思政课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探微

2018-01-24 19:08王丽娜
山西青年 2018年18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王丽娜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

党的十八大首次用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在价值共识上作出的重要判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崇高职责,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价值观的新较量和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思想意识形态的新特点,为思政课教师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教师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科研能力、教书育人能力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思政课教师要从内心坚信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一定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政课教师要从理论上、政治上、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身的思想指引、价值追求、行动指南,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

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相互关系、理论体系、现实意义等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真正学会学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敢于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中,分析和批评错误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要善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文化传承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二、坚持知行合一,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曾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于践行。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示范,引导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增强自身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典型和示范的作用。教师要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优点特长,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出发,培养专业的职业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不回避不隐晦,透彻分析,正面回答,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彰显思政课教师所具备的政治敏锐性和理论的专业性。除了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之外,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鲜明,在为人处世方面坚守人格底线,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用自身的表率、个人的感召力潜移默化地鼓舞和带动大学生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动上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系统性。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价值需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所处的人类社会作出理性的分析判断,实现学生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生产劳动、暑期社会调查等形式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内心需要和未来期许,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

三、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要一改过去传统刻板老套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上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目前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思政课教学未能真正得到学生的重视,说明思政课没有适应大学生的当前实际,这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取不无关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思政课教师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出发,根据思政课的特点和要求,结合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创建若干主题突出,内容新颖的教学模块,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大学生的成长需要,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贴近实际,更接地气,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

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讲透、讲深、讲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之沃土,有着深厚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教师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突出中国特色。教师可以从大学生善于感性思维的特点出发,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专题讲座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大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特点出发,围绕他们关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喜欢的网上互动,在这个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时代,教师尤其要紧跟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和新动向,运用慕课、微课、微信、QQ、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开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阵地,把实体课堂延伸到网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

思政课教师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就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从继承传统,增强文化自信这一角度出发,通过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汲取爱国、文明、和谐、诚信、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走进现实,体察民情这一角度出发,让大学生走出网络,走向现实,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社区、到企业,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富强、民主、公正、法治、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从融入生活,增强行为认同这一角度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专业学习、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等学生的实际,让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突出和落实到“真”上,要用真理说服学生,用真实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突出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感召力、教育引导力和文化熏陶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