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

2018-01-24 06:37广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竖式正确率乘法

牛 广 华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 100875)

运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1]。但是运算是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出错。因为这里面既有运算方法问题,又有运算技巧以及运算态度问题,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很多教师感到很无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总结出在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以供探讨。

一、抓好运算教学,深入理解算理,牢固掌握运算方法

数学中的算法知识,是人们经过上千年的实践探索逐渐优化形成的,它们表现为有严格步骤的操作性程序,是一种程序性运算。学生如果不了解它的内在意义,学习之后很容易遗忘,或者在执行运算程序时容易出错。鉴于此,要做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首先要理解这些内容的发展历史和蕴含的思想方法,并在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再现这些数学内容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才能形成有意义的理解[2]。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退位减法244-128”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果学生能够说清楚利用方格图(如图1所示)的运算过程,进一步建立起竖式运算与方格图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加强对算理的理解。画方块(含摆方块)的方法很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对抽想的数字产生形象的感知,是帮助学生感知数学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

图1 “244-128”运算过程示意

中年级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很容易认同和理解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算理,并体会到竖式的简便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运算算理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创设生动直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掌握算理和算法;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的正迁移理解算理和算法;讲解算理与巩固练习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在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算中,学生往往顾前顾不了后,在和学生共同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后可以进行以下判断,进行针对性练习:

126÷25=126×8÷25×8 126÷25=(126÷8)÷(25×8) 126÷25=(126×4)÷(25×8)

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练习增强学生对算法的掌握。

二、加强基础训练,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运算能力

1.口算和估算是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基础

口算能够提高学生运算的敏捷性,有些简单的笔算题,口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说出答案,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正确率。而复杂的笔算也是依托一个个简单的口算来完成的,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牢记一些常用的口算结果,如二十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1到10的平方、1π到10π的值(π取3.14的近似值)、分小互化的典型结果等,这对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教师也可以抓好每堂课前五分钟口算,坚持不懈地练习,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估算在新课标中被提升到较重要的地位,在笔算时,它有时能够有效地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如在运算36×9.8中学生得出362.8的结果,利用估算的结果检查,36×10才得360,从而能够判断362.8肯定是错误的。

2.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以提高运算效率和正确率

简算是指通过运算定律或性质,把一些比较复杂的运算转化成比较简单、容易的运算。简算能考查一个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的灵活性,有些小学生往往看到题目要求简算的才简算,使简算失去了意义。正确地选择合理的方法简算,不但能提高运算效率,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要特别关注在运算过程中的简算。如:3.6÷(2.5×1.8+2.5×2.2),(10.9-2.9)÷20×12.5,56.7-[15.5+(50.2-28.5)]。这些题目,有的是一部分能简算,有的是做完一步以后能简算,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简算意识,对学生来说十分有意义;同时有些孩子又过分依赖简算,甚至有些不能简算的题目,也盲目地简算,所以也必须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不能简算的绝对不能强行简算。如:2.5×5-1和6.5×2-2×0.5等题目,只能按照运算顺序来运算。

3.掌握一些重要的运算技巧,可以有效避免运算错误

在运算分数乘除法时,遇到能约分的题目,学生往往因随意书写而造成错误。如在圆的有关运算中,接触最多的是有关π的运算,因为小数位数多,学生出错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利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高运算正确率。比如算28×3.14,怎么算不容易出错呢?如果列竖式时将28写在下面,只需要算8×3.14 和2×3.14,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点小数点。又如在运算小数除法时,划去小数点时不向右下方划,而向左下方划,划痕就不容易和小数点混淆。还有很多的运算技巧,能够很有效地提高运算正确率,教师要善于探究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及时发现总结并教授有效运算技巧给学生。

三、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坚持少而持续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算正确率

1.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包括书写的习惯、列竖式的习惯、检查的习惯

运算时需要心平气和,慌张马虎只能增加运算的错误。因为书写潦草、看错数抄错数、简单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算错等现象造成的错误十分严重,达到90%以上,而真正没有掌握运算方法的错题数量微乎其微。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运算态度,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运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力,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应付老师、应付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笔者借鉴了一些老教师的方法——一步一回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运算的正确率。所谓一步一回头,是指学生在做四则运算题目时,每一步要先在脱式题目中画线,标上运算顺序的序号,再在草稿纸上把每一步竖式写清楚,然后马上进行验算,当验算确保正确后再将答案写在脱式上,以此往复,直到完成。这种方法学生感到很麻烦,但在做题过程中学生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运算,否则每一步都可能在验算中通不过,越着急错误越多,因而能够提高运算正确率。把这样做的作业和不这样做的作业进行对比,学生就会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从而接受这个做法。

2.对于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养成良好运算心态,保证运算正确

例如:

这道题错在何处,我们会不会轻易地下结论:运算不认真?如果我们更加仔细分析具体错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第一位学生在算2×8=16后,头脑中一直想着的是6,产生了短时的兴奋,导致瞬间的记忆混乱,所以2×8就算成了2×6=12,因此出现了错误。第二位学生在运算多位数乘法最后一步时,把加法算成了乘法,因此出现2+3=6,这是受到在前面运算过程中多次使用乘法口诀的影响。如果只是一味地提醒学生要认真运算,不要马虎,实际上失去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要放慢对学生运算速度的要求,每一步都想清楚再算,养成良好的运算心态,会有很好的效果。

3.少而持续地进行运算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运算能力

根据运算技能形成的各阶段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分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并非练习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练习的效果就越好。“我们提出了交错训练,也就是说把计算的练习量,安排在了平时的每一天”[3]。对比大量的集中练习和少而持续的坚持练习,发现后者的效果比前者好很多。实践说明,四年级某班多位数乘法竖式运算练习,每天二三道题目,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练习,把情况进行对比:一个月前运算的正确率约为20%~30%,一个月后同一个班级,正确率已达到80%~90%,可以看到运算正确率提高明显。少量而持续的运算有以下优点:从学生角度看,练习量小,学生的负担较轻,他们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因此做题的态度会更加认真;教师出题更加灵活,批改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不会加重教学工作的负担;方便教师和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中出现的问题,对集中的问题重点训练,在后续的练习中尽可能地避免相同的问题发生。

只要教师们坚守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算理,加强口算估算练习,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养成良好运算习惯,扎实而持续地进行运算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运算能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曾小平.多位数乘法的算法:算理与教学[J].小学数学:教学版,2011(10):49.

[3] 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竖式正确率乘法
算乘法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竖式填数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