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2018-01-24 04:42本刊编辑部
金融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黄大年焦裕禄维和

本刊编辑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从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群体“狼牙山五壮士”,到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从科技报国、死而后已的海归赤子黄大年,到心存大爱、献身和平的维和女警和志虹,他们,都是英雄!

一代代英雄儿女以身许国,精忠报国,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英雄,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逾千钧。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铭记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血战到底,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这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摘自沈重著《狼牙山五壮士》)

六班当时只剩5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

面对疯狂的敌人,六班临危不惧,利用险要地形,顽强抗敌,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5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开始撤退。刚走不远,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另一条是通向三面悬崖的棋盘陀顶峰。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5位战士一条心,边打边撤,不惧自身陷入绝境,把敌人引上了棋盘陀顶峰。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连能搬动的石头也用光了。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后,21岁的班长马宝玉纵身一跃,跳下深谷,4名战士也义无反顾地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脱险后返回部队。

5位战士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59年3月,聂荣臻元帅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狼牙山五壮士”那纵身一跃,书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近代以后,面对强敌的一次次入侵,中华民族没有屈服,而是不断集结起队伍,前仆后继,顽强抗争,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奏响了无数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02-3-l1990年7月15日,“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习近平同志有感而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这是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开篇第一段。文章这样介绍焦裕禄的感人事迹——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踏上兰考土地的第二天,他就下乡了,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深入基层调研后,焦裕禄从困难中看到了希望,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焦裕禄认为,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眼前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要對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参加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雨最大的时候,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他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县委终于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制服“三害”打下了坚实基础。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大雪封门的日子,他带着党的温暖走进了贫农的柴门;在洪水暴发的日子,他拄着棍子带病到各个村庄察看水情……

他心里装着兰考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的肝病越来越重,肝痛常常发作,经常痛得直不起腰,有时痛得厉害就用硬物顶着肝部,办公坐的藤椅右边都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工作、下乡,直到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年仅42岁。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一位普通的领导干部,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焦裕禄同志走完了他那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灿烂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大年:海归赤子,科技报国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是对海外归来科学家黄大年一生事迹的高度概括。

1958年,黄大年出生在广西南宁。国家恢复高考后,他考取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朝阳校区),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当年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他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991年,黄大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第二年,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启程前往英伦时,他对送行的师友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1996年,黄大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不久的黄大年经批准,再赴英国科研机构工作。

2009年,获悉国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黄大年听从祖国召唤,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归国,回到母校,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其时,51岁的他,在英国带领着一支30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妻子成功经营着两家中医诊所,女儿正在上学。

黄大年的偶像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曾说:“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会的!黄大年就是这么做的。正如他所言:“对我来说很简单,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

而据新华社转外媒报道,正是他的回国,让当时正在太平洋演习的某国航母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

航母舰队为何要后退?因为黄大年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世界顶级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回国前,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这是一种尖端而敏感的技术。

回到母校,黄大年组建并担任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扛起了国家863计划多个领域的大旗,并出任了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地球深部探测专项”第九分项首席专家。

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带着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我国“巡天探地潜海”领域多项技术空白。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积劳成疾,2017年1月8日,黄大年不幸因病逝世,时年58岁。

“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的薪传,永不熄灭。”——“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是对黄大年终其一生奉献祖国的真实写照。

1988年,30岁的黄大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一个30年过去了,他不忘初心,坚定信仰信念,对党忠诚、心系祖国,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习近平同志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和志虹:一根羽毛承载和平的心愿

5年前,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不幸殉职,留下年仅4岁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她曾经写道:“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是她生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发表演讲。

习近平主席讲述的这个动人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发言结束时,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地起身,和习主席长时间握手致意;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在随后演讲中,特别对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贡献表示感谢。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凌晨,海地共和国首都太子港发生了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在这次巨大的灾难中,8名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遇难,年仅35岁的和志虹就在其中。

和志虹,出生在云南丽江,纳西族人。1998年,即将从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她,从云南边防武警总队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于当年7月入伍,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边防女警官。

2007年10月,和志虹顺利通过联合国甄选评估,成为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队员。当时,孩子才l岁多,可她说服了亲人,毅然踏上了维和征程。

海地,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这个加勒比岛国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平均温度高达40℃,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流行;由于长年战乱,绑架、枪杀、强奸、抢劫等恶性刑事案件也高发不断。而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区驻扎在联合国对海地安全评估报告中危险程度最高的区域——红色警戒区域内,营区周围经常有激烈的枪声,流弹时常打到营区的房顶上。

作为防暴队女兵小队队长、党总支委员,“炎炎烈日下,她带领全体女队员身着防弹衣、头盔等25公斤重的相关装具,与男队员一道摸爬滚打,汗水一遍遍打湿了衣裳,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也毫无怨言。”(摘自解放军报报道《和志虹:不让须眉的“纳西警花》)

她发挥英语特长,当好联络官、翻译和“形象大使”,与任务区其它国家维和人员进行互访交流,在外事活动中充分展示了中国维和警察的专业素质,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和同行们建立了深厚的战地友谊。

2008年8月,和志虹出色完成维和任务,回到了丈夫和儿子身边。她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这段经历,真的不知道重逢的美丽。”

然而,相聚太短,10个月之后,和志虹又接到维和任务。2009年6月,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出征,她再次担任防暴队联络官这一重要职务。

第二次来到海地,和志虹又当起了“和平大使”。她在营区办起了中文学习班,教当地孩子学中文,唱中国儿歌。每到周日,营地里总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

就在和志虹即将网满完成第二次维和任务之际,意外却发生了。地震突如其来,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瞬间坍塌,和志虹当时正在大楼内,她被埋在了废墟之下。

4岁的孩子,再也見不到慈爱的母亲;忠厚的丈夫,再也见不到挚爱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再也见不到孝顺的女儿。和志虹,牺牲在了异国他乡。她将生命奉献给了和平!

“于历史长河,我也许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执着,追寻生命的浪花;于苍穹社会,我也许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现生命的绿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和志虹日记中的这段话,如此难忘。

无数的英雄让我们骄傲,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心潮澎湃。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英雄精神永不过时,永远都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敬英雄,爱英雄,学英雄,让英雄成为我们不老的“精神偶像”,让英雄精神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黄大年焦裕禄维和
科学家公益宣传
——黄大年
维和亲历记
电影《黄大年》海报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维和女兵
海外维和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人民呼唤焦裕禄
黄大年——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