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编辑之路*

2018-01-25 05:30夏国栋口述访谈整理
图书馆建设 2018年4期
关键词:编委刊物黑龙江省

夏国栋 口述 于 琦 访谈、整理

夏国栋,1942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曾任黑龙江省图书馆副馆长。于1987年起,先后担任《图书馆建设》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带领全部人员齐心协力,使该刊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期刊。

问:夏老师,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职业生涯。

答:我这一辈子就只从事了一种职业,即图书馆工作,共42年,经历了3个单位,第一个单位是哈尔滨师范学校图书馆(1960—1970年),第二个单位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1970—1986年),第三个单位就是黑龙江省图书馆(1986—2002年),一直到退休。

问:那您是在什么契机下,进入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的?

答:1970年我从哈尔滨被调干,支援大兴安岭林区建设。1971年春,地区筹建图书馆,我被安排为负责人,后担任副馆长。1979年冬,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恢复函授教育,在黑龙江省考试招收了109名学员,1980年初入学。每学期学员在黑龙江省图书馆集中听北大老师授课,期末严格考试。1982年省图书馆经上级批准增加了编制,省图书馆领导在我们函授学员中物色人选,后来知道我是其中之一。1982年末我们函授毕业,1983年我因腿部疾病做了较大手术,经1年多的调理,能正常工作后,省图书馆又把调人的事提上了议程,并于1986年春经省文管会发出了调令,5月我到省图书馆报到,7月正式上班,任业务辅导部副主任。

问:您是怎样和《图书馆建设》结缘的?没接触前,对它是什么认识?进入编辑部后,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1987年4月,省图书馆内部作机构调整,我被调到《黑龙江图书馆》(1992年更名为《图书馆建设》)编辑部担任主任。当时编辑部的主编是全省图书馆界名望很高的赵世良先生,他年事已经较高,馆领导可能是出于业务的接续考虑,把我调入配合赵先生工作,向他学习办刊经验,我从此结缘了图书馆专业期刊工作。

到编辑部之前,我认为专业期刊是传播图书馆学理论、交流业务经验、促进事业发展的平台,也是业界人员发表专业论文、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学术园地,对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亦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到编辑部工作之后,更进一步体会到,期刊编辑是为人做嫁衣的工作,应该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为作者和读者做贡献。

问:接任编辑部主任一职后,怎样理解刊物的办刊方针呢?采取什么措施来凸显自身特色?

答:我到编辑部之前,《黑龙江图书馆》已经确定有“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办刊方针。我认为这一方针是正确的,是结合省里的情况,刊物既要有理论性的文章,也要有实践类的文章;“普及与提高并重”是着眼于图书馆队伍的人员情况,普及专业知识,以此来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应该在办刊工作中,继续遵循这一方针,贯彻在组稿、选稿、校稿的全过程中,并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努力办出刊物自身的特色。

问:当时编辑部工作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呢?身为常务副主编,您是如何把握录用稿件质量、保证编校稿件质量的?

答:在稿务管理上,首先是缩短审稿周期。在刊物上公开承诺,收到稿件后一个月内给作者回复,用与不用的稿件都予以书面答复。这就是将心比心,充分考虑到作者的投稿心情。这种密切联系作者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来稿数量逐年增多,遴选好稿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第二是建立骨干作者队伍。骨干作者是从投稿数量、发文数量较多的省内外作者中选择出来的,大约60~80名,省内外作者各占一半。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在选用稿件上,依旧坚持以质取稿,一视同仁。第三是开展评选优秀论文活动。在每年刊发的论文中,通过读者投票和编委评定的办法评选出优秀论文,结果在刊物上发表,并给获奖作者寄发书籍等小纪念品以资鼓励。

我在编辑部工作时期,作者都是以信函方式寄来纸质文稿。经部内稿务人员登记后,一部分分给编委和部内编辑初审,返回后再由常务副主编复审,并逐一写出采用、建议修改或不用的回函,对于不予采用的要指出存在的主要原因。采用的文稿经修改加工后组成专栏,按期呈交主编(馆长)终审,经审批(签字)后,交印刷厂排版,这是稿件处理过程的三审制度。

在排版过程中,严格遵守三校一清制度。由编辑人员轮换做一、二遍校对,再由常务副主编做三校清样后,由印刷厂印制出版,以保证印刷质量。1997年,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全省期刊评比检查中,有7种刊物无错字,《图书馆建设》就是其中一种,这是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期刊”的条件之一。

问:在编辑部近15年的工作中,您都采取过什么改革来促进刊物的发展?

答:第一,扩建编委会。黑龙江省图书馆的专业期刊从创刊时的内部刊物《图书馆通讯》到公开发行的《黑龙江图书馆》,李修宇、夏洪川、王科正、赵世良先后负责过刊物的主要编辑工作,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心血。到我接手前,已经有了编委会,我是做了扩大编委委员的工作,增加了省内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和中青年的重点作者,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编委会议,听取他们的建议,也请他们帮助审稿。

第二,更改刊名。《黑龙江图书馆》于1987年交由邮局公开发行,到1990年,每年发行数量只有1千多册。我就考虑刊名是不是需要更改一下,因为《黑龙江图书馆》在邮局征订目录上,可能会给人带来黑龙江是边远、贫穷地区,其刊物水平有限的错觉。于是召开编委会,我提出此事,请编委议论并提出建议,大家都表示赞成,但因为事情突然,一时无法明确改成什么刊名比较好,建议隔一段时间再开会研究。有一天我在家夜深人静时突然想起来,更改为《图书馆建设》应该比较好,因为图书馆行业里面包括基础理论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馆舍设备建设等,都可以用“建设”来涵盖,也有利于栏目设置和稳定,便于作者投稿,且名称通俗、简短好记。随即召开第二次编委会议,我一提出这个刊名,就顺利地通过了。随后编辑部便向省图书馆、省文管会、省出版局相继打报告,省出版局确认全国甚至国外都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刊物之后,就在1999年顺利批准了。1992年“图书馆建设”就登上了全国报刊征订目录。王世茂馆长又很快通过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找到了启功老先生,他欣然题写了刊名,同时还题写了黑龙江省图书馆馆名。刊物改名后,订数连年增长,最多的一年达到3 800多册。

第三,更换印刷厂。编辑部原来是在黑龙江日报社排版,铅字印刷,比较笨重且效率低。当时已经出现电子排版技术了,于是在1992年,改为在铁路局印刷厂电脑排版,从此刊物就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刊物整体质量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更改封面。刊物原来的封面比较朴素,黄底黑字或红字,于是决定改成彩封。后来有长期稳定的稿源后,就每期刊发一座新建图书馆建筑的图片,引起全国图书馆界广泛关注。

问: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学术刊物若要进入学界排名前列并保持这一地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付出,请问您在此方面有何经验要与我们分享呢?

答:我到编辑部工作后,只是想尽心尽力地编好每期刊物,保证较好的整体质量,不出明显差错,并未想过同类刊物评比的事情。1993年被评上“全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并且排名靠前,我感到是评委会对我们刊物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是各方面给予我们的支持,我们需要的是继续努力前行。

问:您在编辑部任职期间,不仅在刊物上面改革创新,也独树一帜地编制过业界专著,您能介绍一下编制这些专著的出发点和具体过程吗?

答:我在任期间,编辑过2种专著并组织展览等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编辑论文集《千帆竞发——图书馆界名人论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国图书馆学界人士积极探索,学术研究空前繁荣。我们适时约请了全国部分图书馆学界名人,如吴慰慈、黄宗忠、黄俊贵、李修宇、夏洪川、金恩晖、潘寅生、辛希孟等20余人,围绕图书馆事业改革这一主题撰写论文,字数在1万字左右,约定日期汇稿,这些学术大家对此都积极支持。我们又请黑龙江省文管会副主任刘经宇作序,并于1993年8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产生了积极影响。1994年有位作者在其文章中写到,该书被引率已达100多次。

二是编辑《中国图书馆建筑集锦》。199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为迎接1996年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在全国图书馆征集文稿等工作。我就考虑《图书馆建设》可借这个机会编辑一部全国性的图书馆建筑画册,于是就和省图书馆馆长、省文管会相关领导沟通了这个想法,得到了认同。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只凭刊物编辑部和一省之力组稿肯定不能胜任,因此,我到北京向文化部图书馆司领导做了请示,并提出组稿、编辑及经费筹集等工作的初步构想,得到了有力支持。随之,文化部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各省文化厅或省图书馆确定一名编委,组成了《中国图书馆建筑集锦》编辑委员会。与此同时,编辑部在保证不影响刊物正常出版的前提下,进入了《集锦》紧张而有序的组稿工作。1994年夏图书馆司杜克司长带队到哈尔滨做业务评估检查,同时召开《集锦》编委会议,共20多名委员参加。会议汇总交流了组稿等工作进展情况,杜司长还对进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集锦》编辑出版过程中唯一一次编委会,之后都是以《工作简报》形式与编委沟通。至1996年7月,历经编辑部全体人员3年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努力,这部汇集了除港澳台地区外,所有各省230所各类型图书馆新馆舍建筑的大型画册终于编结。该书由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题写书名,杜克司长作序,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深圳一家高水平的彩印厂印制,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的学术成果展台上作了展示宣传。

三是组织刊庆20年纪念活动。1997年8月是《图书馆建设》创刊20年,又逢出刊100期,我们就计划举办一个隆重的纪念活动,因此向馆领导做了请示,省文管会还特批了1万元经费。会议在松花江太阳岛上召开,邀请了全省地市图书馆、部分大学图书馆馆长,地市图书馆学会及高校图工委负责人,还请了部分重点作者共100余人莅临。会议内容除编辑部做工作汇报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举办了小型展览。其中,编辑人员用红笔在作者来稿中做的修改最让人感慨,观者看到了编者在刊物背后付出的辛苦,拉近了与作者间的距离。座谈会上赵世良先生兴致勃勃地说,黑龙江图书馆事业这些年很困难,多方面都退步了,唯有刊物没有倒退并且还在持续发展。

问:您离开编辑部后,是否依然关注《图书馆建设》?认为其有何突破或不足?

答:我离开编辑部以及退休后,依然关注着《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2008年改为月刊,这是刊物发展史上的一个大的进步,是刊物在传播图书馆学理论,推动本省乃至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开拓创新。我祝福年轻的编辑人员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成就。

猜你喜欢
编委刊物黑龙江省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刊物贺词
本刊编委简介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系列刊物介绍
从这期刊物开始,《家庭影院技术》已经迈入第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