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8-01-25 13:50程文娟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交心理大学生

程文娟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手机联入互联网变得十分便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运用手机联入互联网络。互联网与手机的结合改变了大学生以往的生活、娱乐、学习方式,对他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手机媒体的便捷性使得用户不再受限于时间、地点等条件,能排除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方便迅速地获得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海量信息。

手机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为大学生的认知社会能力的培养和信息交流平台的扩大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张扬自我个性等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他们更充分地表露喜怒哀乐和个人观点。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五媒体”,手机是大学生无可替代的通讯工具、娱乐工具甚至是学习工具,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4年12月公布的数据,国内网民规模为6.49亿,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12.9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5.57亿。而其中20-29岁中青年人群达2.77亿人,占手机网民的一半以上,其中高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为最高,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在手机使用方面表现得更是突出。

智能手机集电话、短信、拍照、录像、音乐、游戏、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尤其是近几年APP软件的开发使得手机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使用微信、QQ、微博等通讯软件、社交工具等功能排名是最高的;其次是像看电影、听歌等娱乐功能;另外运用手机查看新闻、获取资讯、通过互联网学习等功能的比重相对较小。不难看出微信、微博、QQ等工具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来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除了日常通话和短信之外的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最主要的途径。

二、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手机媒体的使用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源。相对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手机媒体能够克服时空的因素,带给大学生更丰富、便捷的资讯,这些信息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收集信息的效率,增加了信息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无垠的知识天地,使学生能够在更开阔的视野中汲取更全面的资源。

手机媒体的应用丰富了大学生情绪情感沟通的方式。由于手机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在无形中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其传播技术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界限,改变了以往的交流环境,使得能更加迅速地超越时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手机媒体的使用满足了大学生表达情感的多样化需求,为大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尤其是大量社交软件的产生,使大学生拥有了一个更加自由、便捷的情感交流空间和场所,也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模式。在使用手机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投入其中,使得与人交流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这将为大学生的心理宣泄提供很好的途径,无形中也推动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手机媒体的不适当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手机媒体的应用一方面便捷和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是不适当地使用手机媒体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有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81%的大学生会选择运用手机联网,大学生群体中每天都要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样本总量的69.7%,将近50%的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为2-4个小时,10%左右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

大学生还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自己所接触到的信息影响,手机媒体上的信息传播过于泛滥,如果大学生不加选择地轻易相信,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认知的偏差,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利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媒体,会缩小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有些同学因为不善表达、性格内向等原因在现实世界中与人接触不多,也尽量避免人多的社交场合,为了避免现实的社交所带给自己的压力,他们更愿意把自己沉溺于虚拟的社交网络上,长此以往他们越来越不知道怎么跟现实世界的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加重孤独自闭的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社交困难,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上课或学习的时候总是容易受到手机的

影响,经常分心,精神涣散,电话、消息等会使本来整块的学习时间被“碎片化”,导致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效率明显变低,最终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这些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应用手机媒体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认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理性认识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位置,让手机回归它的工具本质,充分认识到手机依赖症对身心的伤害,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不要将手机变成消磨大学生斗志的“屏幕杀手”,理性地使用手机,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需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养成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业余时间的控制,用心体验真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拒绝做“手机控”或“低头族”,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加强人文关怀,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高校的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让大学生在受挫或情绪不佳的时候在现实中能找到途径帮助自己去排解,为学生提供多种方式的疏导,得到有力的来自现实世界的精神支持,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恰当的处理,避免学生因现实中的不如意而沉溺于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是当前的一个大众潮流和趋势,它在未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媒体传播信息和休闲娱乐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地分辨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做到扬长避短。学校要用加强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大学生自身要形成对手机媒体的科学认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和学生应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手机媒体本身的积极作用,降低手机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程利洪,吴珊珊.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西部皮革,2016(14):214.

[2]赵希.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04):43-47.

[3]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猜你喜欢
社交心理大学生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心理小测试
社交距离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