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问题

2018-01-25 17:26王雅颖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公倍数正方形探究

王雅颖

(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北陶小学,河北 文安 065800)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

(一)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二)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三)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二、探究有效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疑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探究学习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具备一定能力基础再进行探究学习。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拓宽学习领域,开掘学习内容,运用学习收获。从 “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例如:在教《概率的意义》时,提问:“你们作过抛硬币的游戏吗?”课堂立刻被激活,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了与概率有关的知识,问题解决的同时,新的问题又不断地生成:“不断的抛硬币,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情况如何?又有什么规律?”问题在动态中不断生成,在动态中不断解答,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生成性。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新的课程强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应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精于思考、计划和组织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在师生互动中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一)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二)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例如:教学《最小公倍数》之前,虽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通过课外学习,了解了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探究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中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②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理解并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短除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整节课都是围绕着这两个目标组织探究活动的。出示探究问题:用多少个长8厘米,宽6厘米,能够拼成一个最小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多数学生迫不及待地利用手中的长方形学具拼摆,得出用12张这样的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的边长是24厘米。虽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思维的含金量太低,要诱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结合拼摆的图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与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小长方形长与宽的公倍数。启发思考:“如果我们再拼一个比这个正方形稍大的正方形,那么它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再大一些呢?”学生很快回答“24、48、72……”。这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应用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在本节课上他们能够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扩倍法、短除法等多种方法求解最小公倍数,并且找到了各方法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中优化。

(三)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具体学习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一位教师在新课程第一册数学的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中,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校园情系”教学上,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内容。“看一看”,先让学生观察校园,校园内有什么?再让学生“画一画”,画出教学楼、树、花等,然后根据看到的或画的说说“我们的校园”。

学生在看、画、说的活动表现十分突出,这节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情境中,少了许许多多条条框框,多了一些自由与宽容,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与勇气。正是这种不拘一格、和谐融洽的氛围,学生的手指变得灵活了,思维的闸门被开启了,有了“想像”,有了“创造”。

当然,教学活动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只要活动就好。比如说,有的数学课,教师让几组学生分别别扮演可爱的小动物,戴上漂亮的头饰跑来跑去,只不过做几道简单的口算题,造成大量有效时间的浪费。数学活动的实质是学生发现知识的活动;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活动;是学生发现问题、提问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数学思维的活动。只有真正尊重“数学活动”的实质,才能使课堂有效。

猜你喜欢
公倍数正方形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剪正方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公倍数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