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修装饰工程实施的技术手段(下)

2018-01-25 20:10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总经济师王本明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筑装修工法技术手段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总经济师 王本明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技术手段的创新

在我国由大国转向强国的进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实施中的各种要素都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使得工程的生产作业方式、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各种物质资源的基本形态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新业态、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产生和应用,必然引发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手段的强烈变化,形成新的生产作业方式、方法,从而推动装修装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转型升级、提质增放,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苦练“内功”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技术手段,形成新的、更科学的工法、工艺、工艺纪律体系,使建筑装修装饰工程项目真正达到外观优美、节能减排、安全舒适、造价合理的要求,实现向中高端供给的转变,是今后相当于长时期对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的重要任务。以技术手段创新推动企业动能转换升级,是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转变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

人类的创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的创新,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新发现、新认识,从而引发出新思路、新业态的创新,属于管理创新的范畴。一类是技术创新,是对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新实践、新经验,从而引发技术创新,产生新的技术、产品、工艺和材料,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其中技术的创新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物质来源。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就是工法、工艺的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表现形成,这是技术创新的根本。

在行业内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同样的材料,不同企业,施工后的质量差异极大。甚至企业内不同班组施工的内在质量与观感质量有极大的区别。这同企业的技术管理紧密相关。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投入的技术手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即工法、工艺的水平与执行贯彻的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把建设美丽中国做为历史担当,把低成本条件下创建优质工程作为目标,加大工法、工艺的创新与完善力度,提高技术法规在工程中的执行力度,就是企业技术手段创新的重要内容。

1.以工法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手段

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和巩固及大量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中,分项工程的实施过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成品化、半成品化部品、部件在工程中的应用比例在不断提高,施工中的技术措施不断升级,从而对工法的创新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工法必须通过创新才能适应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手段的要求。

从行业发展趋势上分析,由于市场的细分化和专项建设标准的提高,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在企业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专业经验的积累,专业质量要求较高的成品化材料、部品、配件、部件的应用日益增加,改变了传统专业工程的生产作业方式,组合、装配、部品安装等施工方法不断普及。随着行业产业化发展和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成品化加工制造、装配式施工正在逐步成为行业的主导施工方式。

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只要是成品化、装配式施工的质量就一定好。这种错误认识就是忽视了工法在工程质量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成品化、装配式施工中,施工过程的安装顺序、操作的流程等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室内门安装工程,由过门石和门套两种半成品构件的安装构成,如果先安装门套,则过门石与门套之间就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朝天缝,将大大降低工程的观感质量及内在质量。所以在工法中要明确,必须是先安装固定过门石,门套应压在过门石上,才能使分项工程形成规范、美观的收口,保证子项工程质量。

工法的创新就是要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在不断发展的材料、部品、配件专业化的条件下,对施工过程的各种工艺、技术进行深化、细化和优化,以确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指导工程现场规范化、标准化施工作业。例如材料的干挂技术,干挂的材料种类就很多,有石材、玻璃、陶瓷、金属等,干挂的连接、固定的形式也很多,如开槽的形式、固定件挂钩、挂件、锚栓等,都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其施工过程的技术细节进行深入研究,逐工序、逐部件、逐动作的进行分析,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才能形成真正的技术手段创新。

工法创新要重点关注现场施工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人力资源质量要求高的分项工程,通过研发新的构件、组件、配件,在提高成品化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工法、提高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装修装饰工程中,异形石膏板吊顶就是一项费工耗时、质量极难把握的一项分项工程。现已有全部预制化,现场装配式的新工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工程的观感质量和内部品质,同时大幅度减少了现场用工量,极好的控制了成本。该工法把异形石膏板吊顶的异形面全部创新成在场外加工的各种预制件,并通过创新系统的配件,连接件等,实现了施工现场的装配式操作,是一个工法创新的成功案例。

企业要把工法创新做为企业技术发展的平台,推动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不断提高。由于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的个性化要求较高,材料的变化快,施工中的技术特点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都会引起技术手段的变化。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绝不能把工法做为一个僵死的框框,一成不变的加以套用,而是要把其看成一个创新的平台,根据不同项目、不同设计的要求,把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在这一平台上加以展示和应用,取得新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

工法创新要同分项工程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起来,增强分项工程的牢固性、稳定性,提高工程的内在品质。要特别注重部件、构件、饰件的物理连接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分项工程整体的安全水平。除极薄材料,如壁纸、壁布、木皮、金银箔等在基层坚固、平整的条件下,可以仅用粘贴、裱糊等化学连接外,构件、部件、组件、饰件等的连接,必须以物理连接为主。要从外形构造和连接方式两方面入手,提高构件等连接的牢固性、稳定性,重点是物理连接方式方法的创新。要大胆尝试指接、榫接、链接等新型连接形式在装修装饰工程中的应用、创新工法,减少装修装饰工程中的用胶量,提高工程的观感质量和内在品质。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要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善于及时捕捉最新的科技信息,并把新的产品与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实验过程中。只要工程中施工对象、手段等的物质形态发生变化,企业就应该对工法进行相应的研究、实验、论证和修订,推动新的、适应当前技术要求的新工法,这就是工法的不断创新。例如当前办公空间大量使用的铝板材料,包括铝扣板、铝单板、蜂窝板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其龙骨系统、安装器具、固定方法等都有探索、研究、试验、创新的空间,都可以进行技术手段的创新。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进行的工法创新,要积极发挥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的作用,有条件的企业,应该成立以专业技术工人为主体的工作室,在资深设计师、企业质检专业人员的配合下,专业开展工法、工艺的研究。要充分发挥以往施工经验在工法编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同现在在施的工程项目相结合,进行测试、检验、分析、研究,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在形成新工法的过程中,培养并形成企业的工匠队伍,优化企业的施工力量。要大力支持专业技术工人的工作室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证其工法、工艺研发活动的正常运行。

企业进行工法创新的成果,要形成系列的文字、图纸资料,同时,应上报到当地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成为在行业内更具权威性的新技术手段。以工法创新为基本内容,可以申报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形成企业的知识产权,在产业化进程方面取得技术领先优势。只有在产业化基础上加强专业化技术创新,提高工法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手段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2.以工艺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手段

随着社会对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项目中子项工程的工艺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这也提出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中工艺创新的要求。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当前的施工工艺已经成熟,没有创新、升级的空间了。从我国当前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上分析,从测量放线、隐蔽施工到饰面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都还有很大的创新、升级的空间。以新的发展理念去观察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分析子项工程施工的质量形成过程,就会发现可以调整、改变、优化的技术环节还很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纵深空间。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基础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建筑装修装饰市场提供迈向中高端。建筑装饰行业的落后产能,表现于工程质量的低下、粗制滥造、浪费资源,实质上是施工技术落后、不科学,集中体现在施工工艺的不合理、不先进、不适用。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的社会供给要迈向中高端,除要加强工程设计的原创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外,就是要大力开展工艺创新,形成新的施工工艺技术。

很多人对一般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如何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没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无从开展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内部拥有的人才、技术装备、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进行大课题的技术创新确实不切实际,但进行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的实力是完全具备的。要从追求高品质、解决小难题、化解小风险入手,加大对施工工艺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施工工艺的创新,带动施工作业中技术装备的升级、生产作业方式的转变和工程质量品质的提高,形成企业的全方面技术进步,这是绝大多数建筑装修装饰企业应走的创新之路。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历史背景下,以提高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为导向,紧紧抓住工艺创新这个“牛鼻子”,进行工业化、优质化、绿色发展等实用技术的创新,是最终形成企业市场竞争活力与优势的最基本方法。

在不增加资源投入的前提下,以更高的观感质量和内在品质要求,深入研究子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中找出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的关键环节,探索出解决质量问题的技术措施,形成新的施工工艺,这就是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即工艺创新。例如为提高饰面的平整度,有些企业在基层批腻子子项工程中,加入了设置标准筋的工序,在同等用材的前提下,达到了大幅度提高基层平整度的目标,为后续的乳胶漆、布、纸墙面等饰面施工提高质量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此项子项工程新的施工工艺。

工艺的创新要同效率的提升紧密结合,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这里主要包括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要以节材的原则进行工艺创新,深入分析材料使用过程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优化材料的使用过程,形成在节材条件下新的技术措施,这是工艺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入研究各类材料的特征、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在优化材料使用中的技术动作、技术规程、技术装备中,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也是工艺创新的一项重要目标。

工艺的创新要把施工技术创新同细部处理的新构件、组件等的研发、应用相结合,提高工艺创新的科技含量。在大面积单项子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装修装饰工程观感质量的往往是工程的细部收口、收边。如金属扶手栏杆与地面砖的交接,虽然面积很小,但施工工艺很难将其无缝对接,极大的破坏了整个工程的观感质量。对于一般工艺很难、甚至无法处理的瑕疵,就应该采取遮挡的方法,用一个工业化的构件或组件,将瑕疵进行遮盖,不仅提高了工程的观感质量,同时扩大了子项工程的材料应用体系,这是工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要来源。

在当前装修装饰工程中应用的成品化部品、部件日益增加,定制化产品比例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工艺的创新就会更加的普遍。目前,建筑装修装饰子项工程向加工制造、成品安装工艺扩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必将新生大量的工艺变革。特别是企业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和施工现场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使得工程设计、加工、施工等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BIM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成品化、专业个性化定制部件、构件,部品比例的提高,也会引发施工工艺的变革。要特别关注在施工工艺变革中专用小工具、小器具、小装备的研发,形成新的工艺创新成果。特别是在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的专用储运、安装机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率先形成新的技术成果,扩大企业技术优势的空间。

所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把工艺研发做为主要的创新手段,不断追求工艺的完美,形成了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主要技术支撑。我们现实的看到,用同样的国产材料、部品,制造业发达国家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的质量水平要优于我国,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工艺更科学、完美。这种以工艺创新为主要手段,实现整体升级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学习与借鉴。在工艺科学化方面,工艺流程的科学化是基础。制定工艺流程是编制工艺的基本内容,也是工艺创新和完善的重要工作任务,要根据施工中质量形成的因果关系,科学的设置工序流程,形成确保工程质量的工序顺序,是工艺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树立起秩序就是质量、工艺就是规矩的意识,把流程秩序的研究做为技术措施创新的重点,形成规范、稳定的工艺流程。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要建立工艺创新的机制,推动企业工艺创新的持续发展。要深入分析、研究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中子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细分环节,依据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要求,从中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细节,开展技术攻关,进行新技术措施的实验,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分析、论证,最终确定提高质量的技术措施。细节创新是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工艺创新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也是体现企业专业化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技术领先优势的主要构成。

在施工工艺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新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新的工艺纪律。特别是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水平的提高,施工安装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形成新的工艺纪律,并成为新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在工艺创新中必须深入研究应用各种材料、产品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的约束条件,制定相应的工艺纪律,提高工艺创新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近几年来,由于行业市场整体增幅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装修装饰档次普遍有所下降,工程造价持续走低,以及不合理最低价中标、甲供甲指材料越来越多等客观现象的作用,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普遍存在着劣质优的趋势。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有所下降和施工工艺的退化造成的。如何在低造价、低档常规性材料与部品大面积应用的常态下创建优质工程,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创新并规范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企业的工法、工艺,完善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技术措施。

工法、工艺的创新,是对固有的、传统的、落后的施工技术的否定,其推广将引发传统施工力量的再教育,再培训,必然会遇到传统施工技术的强力阻击,因此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内容。要尽快建立新工法、工艺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行业社团标准编制、行业质量评定、行业科技成果鉴定等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成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的主导技术。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推动社会资源向施工技术先进、工程质量水平高、工程造价合理的企业聚拢,形成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社会供给质量水平的有利环境。

结束语

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在中国是一个资源永续、业态常青的重要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变革、与时俱进发展中的行业。作为行业、企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建筑装修装饰工程项目的运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决定行业、企业发展品质的最主要基础。以技术手段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装修装饰社会供给的水平,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行业、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转入由大变强的历程之后,推动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手段转型升级,也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尽快形成成果重要技术手段。

为了推动我国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实施技术手段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从行业发展层面制定推动技术手段创新的政策体系,激励企业加强技术手段创新的投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新机制。企业要制定技术手段创新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提高企业技术手段创新的自觉性、能动性,完善企业的技术研发机制。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目标,要制定并实施国家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安排,形成社会的推动体制与机制。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行业从业者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建筑装修工法技术手段
预制内隔墙板板优点及工艺工法
110工法切顶留巷安全技术在张集矿的应用
建筑装修施工对卫生间防水的施工探讨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探析建筑装修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厦门市出台建筑装修垃圾处置管理办法
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