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基础日语》为例*

2018-01-25 23:02
山西青年 2018年16期
关键词:基础日语日语基础

陈 蓓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日语精读课程,在各个高校的名称有所不同,如《综合日语》、《基础日语》《高级日语》等,它是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一般贯穿三个学年,周课时为6-8课时不等,占日语专业课课时总数的一半左右,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日语水平,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进度和效果。笔者所在桂林理工大学按授课对象分为一二年级的《基础日语》和三年级的《高级日语》。本文着重讨论低年级《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问题。

一、《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现状

《基础日语》的授课对象为大学日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日语零基础。虽然课程的课时数较多,但和英语相比,日语词汇量大、语法也相对复杂、学习起步晚,学习难度可想而知。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只能勉强完成教材知识的传授,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目前《基础日语》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难题:

(一)课时有限,教学内容难以分配

虽然《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所有课程中课时最长、学分最高的课程。但与本课程教学大纲所指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比,课时仍显得十分有限。即使每周6-8个课时也只能勉强讲完一课的单词语法知识,很难有时间结合课后练习开展小组活动以及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不论是学生和老师都还有很多交流的需求无法在课堂上实现。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是信息时代长大的一代,他们不习惯教室里一味的知识灌输,比起看书泡图书馆,他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搜集资料和接受各种信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大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不能专心听课。

(三)学生日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各异,教师难以协调

虽然大多数同学是零基础,但有一部分同学通过动漫、日剧、娱乐节目、网络课程等资源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基础阶段的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对于他们而言过于简单,没有新鲜感。从学习风格来说,有的人倾向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但羞于口头表达;有的学生更热衷于口头表达,课堂表现活跃,但不爱记单词和语法。

二、慕课的优势与实践中的困难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资源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不受学习时间场地的限制。在线课程在时间和场地上的灵活性正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学习,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视频。

第二,加深学习者全通道的感受过程。慕课采用大规模的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视觉形象、音乐互动,能够加深学习者全通道的感受过程,帮助学习者学习和记忆知识。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在慕课课堂,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要求、水平、兴趣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如,笔者在前文提到了学生日语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差异导致教师难以协调教学进度的问题,通过慕课就可以很好地得以化解。

即便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多优势,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不容忽视。

第一,优秀日语精读课程慕课资源较少。笔者以“日语”为关键词,在国内知名慕课平台的课程中进行搜索。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有5门,爱课程有6门,中国大学慕课1门,这些课程大多为国内知名高校的知名日语教师所讲授,权威性无需置疑。但结合日语专业低年级精读课程的内容不多,很多是高年级翻译类或者非日语专业通识类的课程。而且每个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不能生搬硬套。

第二,评价与测试是难点。因为是通过在线学习,老师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无法对学生的参与的真实性及学习效果进行监控。也就很难做出公平公正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第三,慕课资源的建设投入巨大。一门优秀的慕课,不仅需要授课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前期设计,还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进行后期制作和平台的管理。在课程进行阶段,也需要授课者和团队成员对答疑讨论区、测试区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以及反馈。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进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教与学的新方式,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等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建构主义这一理念,笔者所在教研室针对低年级的《基础日语》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每班约30名同学。一位老师教授一个班级,时间为上下两个学期共一年。具体教学实践分为明确学习目标、划分小组、布置任务及任务完成、小组评价等环节组成。

(一)明确学习目标

按照课程大纲,学习目标分语言知识、语言交际、文化理解三个层面。具体到每一课,则是通过本课学习应该掌握哪些单词、句型、语法;二是掌握哪项交际技能;其次是对日本文化的认知程度。学习目标会在每课的第一节课明确告诉学生。

(二)划分小组

小组成员一般为4~5人,全班划分6个小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每个小组以一个日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为核心,采取异质分组的方式分组。每组有一名小组长,轮流担任。

(三)任务的布置及完成

由教师在课前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主要有新课文重点单词及语法的预习、重难点语法的阶段性总结归纳、教材练习题的讨论、课文背景知识介绍等。小组成员在课后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工完成。比如,在一年级学生的期中复习阶段,教师筛选前一阶段学习中的六个难点给学生布置小组讨论及发表的任务,此活动既调动了大家的学习主动性,又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学生普遍反映此活动加深了对学习内容和研究对象的认识。

(四)小组评价

采取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给出评分标准,各小组和教师对每一项小组任务都给出合理的分值,换算成为平时成绩,在终结性评价中予以体现。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会定期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件、预习题、课后测试、背景文化知识介绍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答疑讨论区和其他网络通讯工具进行线上的交流和提问。

四、结论

笔者所在教研室在进行低年级《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发现,混合式教学可以把线上学习和线下评价相结合,既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长的不足,又可及时、客观地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直观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而且混合式教学中的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以人为本。但另一方面,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相关的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数量十分有限,授课教师独立制作完成的难度太大,亟须学校及校外资金及技术力量的支持。

猜你喜欢
基础日语日语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整式”基础巩固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任务教学法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日语教学方法之我见
JF“can—do”评价体系对《基础日语》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
日常日语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