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的创新探索

2018-01-25 23:02吴奕璇
山西青年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核心

吴奕璇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000)

一、核心素养研究与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1]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国际组织都建立了区域性较完整的核心素养体系框架。2012至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了LMIF“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提出核心素养理论构想与整体框架。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体系”,涵盖了学生终身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新加坡、法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确立了符合该国或地区学生实际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国内学者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愈加关注,2016年9月,中国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发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教学对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现阶段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多采用情景教学、诵读教学、主题教学等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是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据调查,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古典诗词是中国的文化精粹,但是过于艰涩难懂。“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知识来源多元化,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自由拓展,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实践,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拟通过网络搭建的MOOC、雨课堂、听读平台等智能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探索构建真正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古典诗词教学新模式,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古典诗词教学改革新思路。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3]中国古典诗词中饱含着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思想精粹,通过古典诗词教学可以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形式得以继承和发扬,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塑造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人生修养以及社会参与能力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首先,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为依托,在学习中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培养自主学习和健康生活的能力,提高社会参与意识,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古典诗词教学相结合,对学生终身的学习、成长和学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以“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为依托,延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用MOOC、雨课堂、听读平台等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倡导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创建一种以学生终身教育为基点的新型教学方式。

三、“互联网+”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高职院校古典诗词教学模式探索

首先,立足于古典诗词文献,从中选取体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的篇章,确定教学内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使用PBLs(Problem or 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s)教学法,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教学。以“爱国情怀”一课为例:课前,教师查找文献选取典型爱国诗人的代表作品,上网查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资料,确定以电视剧《思美人》为导入点。给学生布置课前准备任务——了解《思美人》并上网查关于屈原的相关资料。

授课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将播放《思美人》中,屈原拯救危国,九死不悔,最终万念俱灰,痛沉汨罗江的选段,引导学生关注屈原的爱国情怀。师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上网查找的资料,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向学生发送屈原、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诗人作品,向学生提出问题:诵读这些诗歌谈谈你的感受,并说说你的爱国情怀。

第二阶段:分组讨论,确定汇报方案,这一环节将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小组划分,由小组长带动组员进行组内诗朗诵,学生可利用喜玛拉雅听读平台进行辅助学习。小组讨论其间学生可利用网络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古典诗歌。交流时,小组成员先谈自己的体会,阅读的收获,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本小组的学习汇报形式和具体内容。

第三阶段: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可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如:诗歌朗诵、小品剧、情景剧等。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课后,学生可借助MOOC或听读平台辅助学习。

最后,以“互联网+”时代智能学习平台为依托开展混合式教学。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查资料。课中,教师以预习内容为导入点,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时可利用听读平台或网络帮助理解古典诗歌。“雨课堂”授课软件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课件将自动存储在云数据中,学生在课下可以根据课件自主复习,课堂上师生通过“雨课堂”互动,“雨课堂”弹幕、投稿、随机点名、课堂测验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课下,“雨课堂”将自动推送“课后小结”到师生的手机端,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使用MOOC进行延展性学习,也可通过微信、直播进行师生交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社会参与、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评价环节也将以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如:人文积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责任、问题解决等作为教学评价的要点。

高职院校立足学生实际需求,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特点,探讨构建职业院校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新模式,有助于丰富与完善核心素养教育实践与职业教育理论,提高高职院校古典诗词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并形成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和认同感。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怎样读古典诗词?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