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工程项目管理探究

2018-01-25 23:51张紫桂熊勇权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念建筑工程

张紫桂 梁 弼 熊勇权

(1四川文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四川文理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1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是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发展”[1]。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通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及竣工验收与评价来说明,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项目管理是与可持续发展观相联系的、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管理,不仅包括工程项目本身,更强调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实质是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基础上更注重环保、经济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一种新型工程项目管理理念。目前,可持续发展建筑观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和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下面从设计管理、材料管理和施工管理来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 设计管理

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已逐步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但高周转模式下建筑质量问题增多、建筑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建筑所占比例大等问题亟待解决。绿色建筑提倡建筑设计者应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2]。在可持续发展观影响下,控制对一些宝贵资源、能源的利用,积极研制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使其贯穿于建筑设计之中,合理的设计可将建筑能耗在传统基础上降低70%-80%。在设计上讲究科学,集成绿化配置、通风和采光,强调自然化可以大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1.2 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它用量大而且经济性强,一般直接影响工程的总造价。住宅类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约占到工程总造价的50%以上,明显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等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发展建筑业、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3]。可持续发展观理念下的材料管理更是强调减少使用天然资源,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使用。譬如施工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后,不但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而且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假如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50年提高到了70年,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当于降低了30%的建筑材料消耗,这对降低材料资源的消耗是明显的。

1.3 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是直接影响项目实现预期期望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施工过程绝不能忽略的管理模块,而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严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传统的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工作人员往往法律意识淡薄和工作经验缺乏,以及施工技术也相对落后等问题尤为突出[4]。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下,建筑施工逐渐成为一项精细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施工不仅单纯地依赖绿色施工技术,同时还要全面考虑资源利用、废弃物利用及现场施工环境管理等因素,建筑施工赋予了更丰富深刻的含义,强调施工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目前我国可持续施工管理发展方向主要是绿色施工,在保证建筑质量、进度、成本的条件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建筑施工无论从深度和广度相对传统的建筑施工都有所增加,范围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延伸至社会环境问题。

2 可持续发展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在满足质量、进度、资金的情况下大多集中在项目本身,这使得工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耗能较大、工作效率低、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实施不严等,再加上近些年来建筑业膨胀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无疑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5]。虽然我国绿色施工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筑工程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有所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整体所存在的缺陷已在实践中显现出来,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2.1 可持续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可持续发展管理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点较晚,体制体系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现行的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缺少必要的监督体系。可持续发展不仅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而且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以至于建筑设计、施工单位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作业,导致竣工后无法达到预期标准,而且近来社会上不断曝光出新修房出现质量等问题。

2.2 建筑业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环保意识淡薄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势必会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材料。但建筑各参与方为了追求高利润、高回报而不采取节能环保施工方案、施工设计,从而导致建筑竣工后不符合环保质量要求,实际施工与预期设计期望也相差较大,这阻碍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进。

2.3 建筑材料、机械、施工工艺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目前我国施工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但对建筑材料设备的绿色性能评价标准尚未完善,现阶段使用的大部分器械设备仅能满足生产功能,其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噪音等指标仍比较落后。虽然施工技术相对有非常大的提升,但从实际来看,施工机械、工艺、技术规范缺乏严格的落实,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缺少全面而科学的施工标准,这使得我国一些建筑工程存在一部分质量难以满足实际生活需求,居民的满意度不高。

3 推进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科学、完善的可持续工程管理法规和制度,完善可持续工程发展相关政策,为顺利推行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对建筑监管主要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而政府的工作是以直接监督或委托监督来保证法律的贯彻和实施。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是保证可持续工程发展的依据,全面、科学并且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也使监督管理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具体的施工企业,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施工方案,付出更大的施工成本并落实施工计划,才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健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体系,推进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可持续绿色环保施工政策的引导,才能促使项目各参与方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

2)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应该注重提高企业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操作水平,开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题的知识技能培训,并与当代科技、技术、材料同步。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更要提升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可持续管理意识,进而推进可持续发展下项目管理得以顺利实施。于此同时企业单位应注重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将其安排在建筑作业一线位置,负责作业队伍的监督,方可为建筑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为可持续理念下的建筑行业带来蓬勃生机。

3)加大对新型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扶持力度,并建立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同时要加强建筑材料、设备、器械等管理、监督机制的落实。项目各参与方对施工设备应当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于此同时在选用施工工艺和设备时,尽量优先选择技术成熟、环保的施工方案及能耗较低的施工设备,尽可能使用新型器械、现代化施工工艺替代传统能耗较大的设备和工艺。只有设备正常运转,能源消耗才会不断降低。

4 结语

大力发展可持续工程项目设计、材料、施工管理有助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虽然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一定是不可逆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带给了建筑行业在价值观、发展观上的一些深层次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建设项目从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项目长远效益和对社会贡献、对环境影响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不仅立足于利益相关者,而且能最大程度地协调好项目开发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更有益于社会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理念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