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物节能节水中的应用思路分析

2018-01-25 23:51大同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大同037006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水处理工艺水源

贾 旭(大同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 大同 03700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多个省市人均水量在重度缺水线以下,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使我国的节能节水有极大的迫切性。中水回用作为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与节约用水的重要途径,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的紧缺、解决非生活用水问题有很好的作用。在建筑物中采用中水回用技术,能够有效的发挥节能节水的作用。

1 中水的概述

中水是与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相对的一词,是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等水源经一定的技术处理后,作为杂用水的一种技术,这种水质指标在上水与下水之间,因此被称为中水,而利用这种水的技术则称为中水技术。本文中所指中水,是建筑物废水处理后形成的中水,因此,中水水源包含了盥洗排水、厕所排水、沐浴排水、厨房排水与洗衣排水等各种生活污水以及城市污水厂的二沉池出水等。各种工业污水、放射性污水、医院污水、公共食堂污水和餐厅污水等则不能成为本文中的建筑物中水水源。中水回用技术的处理包括了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环节,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方法,适用于Ⅰ类与Ⅱ类污水的处理;二段生化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Ⅱ类与Ⅲ类污水的处理;物化与生化联合处理方法,适用于Ⅱ类与Ⅲ类污水的处理。

2 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物节能节水中的应用思路

2.1 明确中水系统范围

建筑物中水系统主要包括原水存储、处理与供给等环节。在利用中水水源之前,需要明确中水系统范围,该系统包括了建筑物中水系统与小区中水系统,分别对应不同的收集与供应范围,建筑物中水系统主要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中所组建的中水系统,尽量保证整个系统中的所有环节投资少,且见效快。建筑物中水系统从自来水环节开始,生活用水后生成中水水源,进入到中水处理站处理完毕后,再次回用至洗车冲洗、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环节,最后排至城市排水管网。小区中水系统则是指居住小区、商住区、校园或机关办公区等集中式的建筑区中所组建的中水系统,用水量大、中水水源充足、供水范围大。因此,可灵活设计中水系统,从而发挥规模效益,充分利用小区中的污废水,使其资源化,保障小区生态绿化建设。中水系统出水供给至小区建筑物中,部分不可用的污水直接经排水系统排放到城市排水管网中,可用的中水水源与雨水调节池、其它可用的中水水源则经中水处理站后处理为可回用的水质,用于冲洗、景观、绿化、消防等环节,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至城市排水管网中。

2.2 明确中水系统各环节并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建筑物中水系统组建需要分为中水水源收集系统、处理系统与中水供应系统三个主要环节,中水水源收集系统包括分流集水与合流集水系统;处理系统包括了前处理、主处理与后处理;中水供应系统则包括配水管网、贮水池、高位水箱、控制与配水附件与计量设备等装置。前处理系统是清理水表现漂浮的各种悬浊物与其他杂质,主处理则将水中包含的各种有机物与无机物去除,后处理则根据中水供应系统的水质要求进行深度处理。中水供应系统则将处理完成的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中水向各个用水点进行输送,采取了与生活给水方式相似的给水方式与排水方式。

2.3 计算水量与水质

计算水量需要计算中水水源水量与中水供应环节的用水量,可根据建筑物中水系统与小区中水系统范围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水量计算是中水收集、中水处理与中水供应各个部分所经过的管网、需处理的构筑物与所选择的设备的客观依据,必须严格根据实际数据计算。中水水源水量计算的依据主要是最高日给水量与平均日给水量之间的折减系数、建筑物给水量与排水量之间的折减系数、建筑物最高日的生活用水量以及建筑物分项的给水百分率等数据,各数据相乘后即可获得原水量。中水用水量需根据不同项目的日用水量进行计算后,再汇总获得。中水水质是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中水水质因各项用水后产生的污染成分与浓度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实地调查水质并分析后获取真实数据,实测资料缺失时,可从已有数据的估算或同类型建筑实测数据中获得,若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直接选择二级处理后的实际出水水质数据。中水用水水质因用途不同,需满足不同的要求,安全可靠、满足感官要求、避免对设备与管网产生腐蚀或形成结垢是基本要求。当中水需要同时供应多个项目时,水质需要采用最高水质标准,若用于建筑物与城市的杂用水时,水质按《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当供应消防系统时,消防系统管网需采用镀锌钢管,中水的轻度腐蚀性基本不会对该类管道造成腐蚀。

2.4 中水处理工艺的合理选择

根据中水水源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中水处理工艺。水源为优质杂排水时,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较低,处理时主要以去除水表面的悬浊物与少量有机物为主,需在浊度、色度上达到人的感官要求,因此,可选择物化处理工艺,原水进入格栅后,经调节池处理,再经絮凝沉淀后过滤,并采用活性炭处理后再消毒,即成为可回用的中水。水源为生活污水包括厕所污水时,因中水中含有浓度很高的有机物,需要使用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为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需增加调节池容量,以便于应对多种水质水量的变化,确保处理工序能够稳定运行。如,采用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结合的方式,在絮凝沉淀环节前增加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器处理即可,采用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结合的方式时,则可将程序简化,原水经化粪池或者厌氧调节池后进入物化处理环节,再经消毒即可成为可回用的中水。若中水水源为二级处理出水时,去除水表面的残留悬浊物、减少浊度和色度即可,可采用物化处理工艺或物化、生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3 结语

中水回用技术是目前解决我国城市建筑物用水的一个重要节能节水技术,在回收利用污水的同时,降低了排污量,减轻了污水对于环境的污染与城市污水处理的高负荷问题,使节能节水真正落到实际。各城市仍需加大对中水回用技术的提升,为居民提供更为稳定的水质水量,做好中水回用配套设计、运行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解决水质标准的问题,使中水回用技术能够在建筑物节能节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水处理工艺水源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方法及检测
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MBR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工艺研究
中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水?
寻找水源
化学反应中水的多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