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2018-01-25 01:22周杰陈姣沈康华
中外医疗 2017年32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周杰+陈姣+沈康华

[摘要]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50例)和对照组(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50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显效率(56.0%)和总有效(94.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与对照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可促进神经元恢复,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腺苷钴胺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b)-01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α-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adenosine cobalt 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uly 2017, 10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rve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adenosine cobalt amine, 5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Ipsa combined with cinepazide maleate, 50 case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56.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0%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0%, witho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α-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adenosine cobalt amine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ns,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remarkable effect and safety, therefore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α-lipoic acid; Adenosine cobalt amine

糖尿病周圍神经病变(DPN)指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属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以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下肢远端,重者可引起下肢关节病及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α-硫辛酸属B族维生素类化合物,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控制血糖并防止相关神经病变。腺苷钴胺为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是维持神经系统髓鞘完整所必需的物质,具有营养神经的功效。该院近年以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DPN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现以2015年1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为例,对联合用药的临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DPN患者中随机择取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两组。实验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3~75岁,平均(59.2±7.7)岁;糖尿病病程5~29年,平均(11.4±3.7)年;空腹血糖(FPG)9.8~13.7 mmol/L,平均(12.1±2.0)mmol/L。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3~74岁,平均(58.9±7.5)岁;糖尿病病程5~28年,平均(11.6±3.3)年; FPG 9.6~13.8 mmol/L,平均(12.0±2.2)mmol/L。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以5项简单筛查法检查,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温度觉5个项目中至少有3项及以上为阳性,明确DPN诊断;③依从性良好,能自主配合该研究;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①合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其他疾病因素;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DPN近期药物治疗史;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糖尿病并发症;⑥研究用药及成分过敏;⑦合并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该研究者。endprint

1.3 方法

实验组以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进行治疗。硫辛酸注射液:150 mg/支,(国药准字H20044676。用法用量:硫辛酸600 mg(4支)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疗程15 d。注射用腺苷钴胺(米乐卡):0.5 mg/支,国药准字H20066456)。用法用量:肌内注射,1.0 mg/次,1次/d,疗程15 d。对照组以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依帕司他片:50 mg/片,国药准字H20040012)。用法用量50 mg(1片)/次,3次/d,饭前口服,疗程15 d。前列地尔注射液:5 μg: 1 mL,国药准字H20093174。用法用量:前列地尔10 μg(2支)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5 d。两组治疗期间均常规进行降糖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同时,积极予以患者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以平稳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疗程结束后,采用5项简单筛查法评估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疗效及患者用药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该研究采用五项简单筛查法评价DPN临床疗效。踝反射:以双侧踝反射同时减弱或消失为阳性;以踝反射正常或单侧减弱、消失、亢进为阴性。振动觉:以一侧3次询问振动觉2次及以上回答错误判定为该侧振动觉缺失,双侧中任意一侧振动觉缺失即为阳性,双侧振动觉同时存在为阴性。压力觉:以一侧3个检查部位中1个部位无压力觉判定为该侧压力觉缺失,双侧中任意一侧压力觉缺失为阳性,双侧压力觉同时存在为阴性。针刺痛觉:任意一侧针刺痛觉缺失为阳性,双侧针刺痛觉同时存在为阴性;温度觉:任意一侧温度觉异常为阳性,双侧温度觉正常为阴性。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治疗后,5项筛查中有3个及以上项目由阳性转阴性;②有效:治疗后,5项筛查中有1~2项由阳性转阴性;③无效:治疗后,5项筛查中无项目由阳性转阴性或原阴性项目转为阳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结果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结果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实验组1例皮疹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1例腹痛、腹泻,1例皮疹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轻,未经对症干预,病症均逐渐消失,不影响DPN后续治疗。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多种因素所致局灶性神经病变引起的以感觉丧失、腱反射消退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是现阶段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最主要病因,文献报道构成比占60%以上[3]。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病因,研究认为与代谢紊乱、血管损伤、氧化应激、葡萄糖反应性氧化产物形成、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4]。

α-硫辛酸是一种类维他命的强代谢性抗氧化物,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多且活性最强的抗氧化剂,被西方研究者称为“超级抗氧化剂”。研究发现,本品可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和蛋白质糖基化作用来阻止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能较好的维持血糖平衡,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帮助减少对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依赖[5]。此外,研究发现,本品能清除机体活性氧和自由基,降低高血糖引起的一氧化氮合酶高表达,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改善神经阻滞缺血、缺氧症状,增加神经细胞酶活性及传导速度,具有良好的保护神经细胞的功效,亦能帮助治疗神经细胞相关性炎症[6]。

腺苷钴胺是临床常用神经营养药物,研究发现本品比维生素B12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利用度,其改善DPN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点[7]:①腺苷钴胺能够通过参与机体甲基转换来促进神经内核酸和蛋白的代谢,具有促进雪旺细胞代谢及神经元重生的功效;②腺苷钴胺参与卵磷脂合成,能重建包裹在神經细胞轴突外的髓鞘,促进神经细胞修复;③腺苷钴胺能刺激轴浆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突受损区域再生,从而帮助周围神经恢复神经传导。

目前,临床关于腺苷钴胺治疗DPN的报道较多,有研究分别以腺苷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和红花黄色素治疗DPN均取得良好效果[8]。该次临床研究以腺苷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DPN,采用5项简单筛查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治疗显效率(56.0%)和总有效(94.0%)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守亮报道[9]的治疗有效率(92.5%)相近,表明联合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感觉缺失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效果显著。此外,患者用药期间,1例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与乔赛花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相符[10],表明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具备临床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可促进神经元恢复,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萍,姜国良.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16):50-51.

[2] 宋春宇,王中京,赵湜,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11):1754-1757.

[3] 姚璐,刘辉,田国祥,等.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8):977-978,982.

[4] 郭其龙.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112-113.

[5] 杨静,田应芳,王隽书,等.硫辛酸与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36-37.

[6] 刘艳萍.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8):358-359.

[7] 钱云龙.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4):447-448.

[8] 孙连增,梁丽芳.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4):81-82.

[9] 陈守亮.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z2):269.

[10] 乔赛花,王海虹.腺苷钴胺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山西医药杂志,2013(23):1402-1403.

(收稿日期:2017-08-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
硫辛酸对内毒素诱导的SIRS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