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2018-01-25 07:36海卫荣
绿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

海卫荣

摘要:指出了近几年随着红塔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森林资源现状时管理属性等较上一次调查以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为科学有效地对该地区进行资源管理,通过多种调查形式对红塔区各类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情况以及林地生产力等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并依据数据结果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红塔区;发展意见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176-02

1 红塔区概况分析

红塔区地处滇中红色高原亚区与电动岩溶高原盆亚区交界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依次倾斜,境内最高处与最低处海拔落差达112m,常年平均气温达16.5℃,全年2394.7h的日照时间加上年均886.5mm的降水量使得该地区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为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生产的高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红塔区丰富的林业资源承担了整个玉溪市美化生态环境、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是玉溪市不可取代的生态绿色保护屏障。

2 調查方法

2.1 区域小班调查法

借助平板电脑依据相关操作章程,对该区域卫星图像进行实地对坡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小班分配。采用角规辅助目测等技术方法对小班测树因子等进行矢量化统计并录入。规定小班区划最小面积不低于0.25h㎡且最大面积一般不超过50h㎡小班进行统一编号,做到矢量与属性相一致。

2.2 总体蓄积抽样控制法

以红塔区为总体,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将该地区总体划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乔木林幼龄层、乔木林中龄层、乔木林近成过熟林以及其他地类层。依据分层抽样公式计算得出,此次抽样数量为283个,加12%的安全系数,其样地数量为321个。

2.3 消耗量调查法

农民自用柴与农民烧柴消耗量采用抽样调查法,按照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划分为多林型、人均中林型以及人均少林型3种类型。依据类型总计抽样3个乡,并对3个乡中具有嗲表现的3个村的10户家庭进行调查;包括城镇生活用材、工副业烧材以及外运用材等在内的非农民烧柴的其他烧柴调查则为采用抽样调查,依据不同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单位进行抽取。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地资源现状

红塔区土地总面积94924.0h㎡,其中:林地面积62647.3h㎡,占全区总面积的66.00%;非林地面积32276.7h㎡,占全区总面积的34.00%。

3.2 林地各地类面积

全区林地面积为62647.3 h㎡,有林地面积56807.5h㎡,占林地面积的90.68%;疏林地面积77.0h㎡,占林地面积的0.12%;灌木林地面积3119.1h㎡,占林地面积的4.9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32.5h㎡,占林地面积的0.69%;无立木林地面积1682.7h㎡,占林地面积的2.68%;宜林地面积510.9hmz,占林地面积的0.8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7.6h㎡,占林地面积的0.03%(图1)。

3.3 森林覆盖率及林木绿化率

全区林地面积62647.3h㎡,森林覆盖率60.49%,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9.84%,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覆盖率0.65%。全区林木绿化率为64.26%,其中:有林地绿化率59.84%,灌木林地绿化率3.29%,四旁树面积折算绿化率1.13%。

3.4 各类森林面积蓄积

全区森林面积57422.3h㎡,森林蓄积3786040m3。其中:有林地面积56807.5h㎡,蓄积3786040 m3;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614.8hm2。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中,灌木经济林面积245.9h㎡,其他特别灌木林面积368.9h㎡。

4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4.1 两期(上期2007年;本期2016年)调查森林资源的变动情况

4.1.1 各地类变化情况

上期(2007年)土地面积由95004.0h㎡(其中林地面积64875.4 h㎡,非林地面积为30128.6h㎡);本期(2016年)土地面积94924.0h㎡(其中林地面积62647.3h㎡,非林地面积为32276.7h㎡)。两期对比:林地面积减少2228.1h㎡,非林地面积增加2148.1h㎡。

4.1.2 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变动情况

上期森林覆盖率由62.55%(其中有林地覆盖率62.47%,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覆盖率0.08%);本期森林覆盖率60.49%(其中有林地覆盖率59.84%,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覆盖率0.65%)。两期对比:森林覆盖率比上期降低2.06%,其中有林地降低2.63%,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覆盖率增加0.57%。

4.1.3 活立木蓄积变化情况

上期活立木蓄积3289770m3(其中:有林地蓄积3243430m3,疏林地蓄积2250m3,散生木蓄积7150m3,四旁树蓄积36940m3);本期活立木蓄积3898460m3(其中:有林地蓄积3786040 m3,疏林地蓄积790m3,散生木蓄积20720m3,四旁树蓄积90910m3)。两期数据对比:活立木蓄积增加了608690m3,其中:有林地蓄积增加542610 m3,疏林地蓄积减少1460m3,散生木蓄积增加13570m3,四旁树蓄积增加53970m3。

4.1.4 两期森林起源面积变化情况

上期森林面积为59427.6 h㎡。其中:天然林面积47614.8 h㎡,占比80.12%;人工林面积11812.8 h㎡,占比19.88%。本期森林面积为57422.3 h㎡。其中:天然林面积45893.4h㎡,占比79.92%;人工林面积11518.6h㎡,占比20.06%;人工促进林10.3 h㎡,占比0.02%。

两期比较:森林面积减少2005.3 h㎡,其中:天然林减少1721.4 h㎡,占比降低0.20%;人工林减少294.2 h㎡,占比增加0.18%;人工促进林面积增加10.3h㎡,占比增加0.02%。

4.2 经营活动对森林资源变动的影响分析

4.2.1 各地类面积变动情况分析

(1)林地面积减少2228.1 h㎡,主要原因是征占用林地面积529.4 h㎡、种植结构调整导致乔木经济林减少1204.2 h㎡。

(2)红塔区有林地以云南松、华山松针叶树种为主,极易引发火灾,火灾使有林地减少了1237.9 h㎡,另外红塔区属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工业园区、晋红高速、输气管线、输油管线、昆玉铁路改扩建、中小型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占用林地,使有林地减少。

(3)疏林地面积减少144.2 h㎡,近年来,一些石漠化重点工程、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对疏林地采取了封山育林、补植补造措施,使原疏林地逐渐转化为有林地。

(4)灌木林地面积减少992.6 h㎡,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由于地方加强森林管护或封山育林后,许多原来的灌木林地通过自然更新或幼树萌蘖后乔木化使地類演变为有林地。

(5)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1510.5 h㎡,火灾面积1237.9 h㎡,火灾后三年未更新,导致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

4.2.2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降低

本期森林覆盖率比上期降低2.06%,林木绿化率比上期降低2.87%。森林覆盖率降低的主要是由于纯林、混交林、乔木经济林面积下降,其中纯林和混交林面积下降13 36.1h㎡,乔木经济林面积下降1204.2h㎡。

4.2.3 活立木蓄积稳定增长

两期数据对比:活立木蓄积增加608680 m3,增幅为18.50%,有林地蓄积、四旁树蓄积增加最大。虽然本期调查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双降,但活立木蓄积得到稳定增长。

5 林业发展建议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森林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视林业生态治理工作,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措施,划定林业生态红线,转变森林利用方式,发展绿色林业产业,积极开展非公有制林业,加速农村替代能源建设,推进林也信息化建设,编制详细森林经营方案,彻底了解森林资源情况,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观,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通过此次对红塔区的森林资源调查,了解了其目前森林资源现状,依据其当前森林资源特点,提出了相关林业发展建议,为今后开展相关森林治理与经营工作提供了详细的基础数据,为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罗颖,田金萍,李建华.河南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7,31(2):32~36.

[2]袁立政.肥东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6):181+184.

[3]刘代亿,曾琳,任仕伟.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1):80—84.

[4]林宏.依安县国家重点生态林森林资源现状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6(4):15~16.

[5]郭靖,齐成,张东亚,新疆森林资源现状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5(12):69~70.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
鼎城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培育发展建议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深入研究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