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导入大学数学课堂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2018-01-25 11:26吕堂红周林华高艳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0期

吕堂红 周林华 高艳超

【摘要】本文分析了层级互动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基本特征、理论基础、现实依据,验证了大学数学层级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可行性,为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全新理论探索。

【关键词】层级互动教学 理论可行性 现实依据

【课题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批号: GH18012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128-01

一、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导入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不仅是牵动民族兴旺与国家进步的灵魂所在,而且创新能力的优劣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必修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隐患,使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数学学科常沦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1)教师教学观念一成不变,老师一味讲受,学生一味被迫接受。(2)教学模式死板、单调。习题课讲授,新课讲授,学生没有主动探究和自主动手的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3)备课轻学生重教材。教师备课不能事先向备学生转移,仍把备课重点放在备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上。(4)多媒体等同“电子黑板”。教师大都摈弃板书,资源库、教学软件等远远没有利用起来。(5)片面的课堂互动。课堂被几个拔尖生掌控,多数学生是配角无法真正融入课堂互动。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个性特点, 无创造激情,更无法完成国家赋予的重任。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创新教育滞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贫乏、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现状,在我国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层级互动教学模式是这样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校根据不同层次教师任教的班级、学科与教师进行层级互动;教师回应学校,依据课程、班级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层级互动;学生回应教师的相应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层级互动;以三级互动作为课堂载体,将原本单一的课堂结构彻底予以打破,既要发展学生,又要依靠、相信和解放学生,建立一种基于解决问题模式的生物链式的崭新课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质量给予最大关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给予充分地培养,真正实现教与学的高效融合。

二、层级互动教学导入大学数学课堂的理论可行性

目前,我国大学课堂衍生出多种教学模式,都从各自视角传达了对创新理念与创新教育的不同解读,但是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是桎梏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最大枷锁。只有以正确理论作基石,才能最终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具有生命力的崭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我们从层级互动教学的逻辑起点、基本特征、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四个方面,阐述该教学模式导入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可行性。

首先,层级互动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为强调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解放所有学生,改变其自身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建立起师生和谐互动的良好交流渠道,这正是实现互动教学的基础和逻辑起点。

其次,层级互动教学模式以整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1)整体性特征是指该教学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套用,而采用整体把握、全局思维。深刻理解“互动”和“层级”的内涵与外延,即为该教学模式精髓。(2)主动性特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师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的任务在主动“精讲”,着眼于点拨学生“学”。通过将学生自身实际需求与教材特点相结合,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3)创造性特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因材施教,注重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层级互动,三方进行合理评价,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动性与所有创造性。

再次,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gagne的层级模式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这四种现代教学理论为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明确了其全空间、多维度、个性化的教学特性,为高校创新理念和创新教育的探索奠定理论依据。

最后,层级互动教学模式的現实依据为:(1)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被大数据时代所召唤。(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3)国家鼓励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大胆求变,为大学生提质减负,真正达到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我国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层级互动教学模式具备理论可行性。本文是对大学数学层级互动教学的首次探索,因此在理论和践行方面会遇到重重困难,直面困难、披荆斩棘是我们在教学拓新道路上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动力。

参考文献:

[1]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06):75-78

作者简介:

吕堂红(1979.11- )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