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古中正 意象立础
——作品《执础提梁壶》的创作基础

2018-01-26 07:3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原型紫砂壶紫砂

孙 超

紫砂壶的造型变化多端,形式多样,除去限制更少的花货作品不谈,很多传统经典的紫砂光素器造型都有着现实存在的原型,如《石瓢壶》的原型是古代盛水的器物,《秦权壶》的原型是原始的秤砣,《僧帽壶》的造型是僧侣的帽子等等。这一类作品取原型事物形态轮廓的精华,将之与紫砂壶的结构相结合,使其既保留了传统紫砂作为茶壶的实用性,又融入了不同事物所带来的趣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类似的创作越来越多,但只要能够流传下来,无不是遵循上述特点所诞生的经典。眼前的这件作品《执础提梁壶》便也是由此而来的。

作品《执础提梁壶》的形态源自传统紫砂壶形的“柱础提梁”,而“柱础提梁”往前追溯源头,则不得不说清代陈鸿寿所创“曼生十八式”中的《柱础壶》。所谓的柱础既中国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房屋立柱的基石,其特点是稳中大方,含蓄内敛。其本身是一种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所以非常符合古代文人对于审美的追求。梅调鼎和王东石合作的柱础壶上的铭文就写道:“……请君一杯茶,柱础看君家”,可见敦厚,沉重的柱础在很多文人眼里,几能作为“家”的代称。而在古代“家国天下”思维大行其道,能让文人与自家家门联系起来,足见其影响之深刻了。

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在木头柱子下面放承重的柱础石,多见于江南一带,而在北方则非常少见。这是由于江南气候潮湿,作为建筑主材料的木柱倘若直接与地面接触,会很快腐烂,而柱础石的作用便是将木柱与地面隔离,起到防潮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立柱的承受力及稳定性。可谓是充满智慧的创造发明。原始的柱础样式普通,没有任何额外装饰,直到宋代才出现了较为精细的雕刻。就如宋代饮茶之风一样,向繁复奢华方向发展,但元代社会动荡,少数民族崇尚简洁实用,所以柱础又回到不加雕饰的时期。而明代建筑受明式家具风格的影响,柱础上的装饰亦走简洁明快之风。清早期亦延续了这种风格。直至中期之后,才开始出现更多复杂的雕琢装饰,如莲花瓣纹、回纹等。从中可以看出有受到很深的佛教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没有在同时期的紫砂柱础壶上出现。不过只要稍稍分析就可以明白,儒释道虽然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但在古代这三者可谓泾渭分明。崇尚儒家的读书人显然更偏爱明代简约的风格。所以《柱础壶》的形态装饰,亦走的简约厚重之风,并没有出现浓重的佛教痕迹。

作品《执础提梁壶》的身筒直接继承了传统《柱础壶》的造型设计风格,同样选择了一种更为朴实厚重的造型作为整体造型的基础,这并非是因循守旧,而是这样的形态经过数百年的优化,在同类题材及形体演绎之中几乎已经达到了最优解,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去改变它。不过也并不意味着作品《执础提梁壶》就是一件仿古临摹的作品。在表现自身特性上,这把壶亦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首先其提梁的造型并非传统的直上直下的方提梁形式,而是如同韩美林顾景舟两位大师所合作的那件《此乐提梁壶》一般,将提梁塑造成了上宽下窄的样式。只不过由于壶身筒本身并不如《此乐提梁壶》一般矮小扁圆,这件作品的提梁也适当的缩短,上下的空间与壶口平面作为分割,体现出一种下实上虚的空间感,非常契合“柱础”本身所代表的韵味。

作品《执础提梁壶》的壶盖采用了此类提梁造型普遍选用的嵌入式壶盖,这一方面可以使身筒“柱础”的轮廓较为完整,另一方面前面也说道了,可使壶面水平作为上下空间线面的分割,并且由于壶口面微微鼓起,正好可以对应上方的宽提梁。壶钮则顺势塑造成壶身的等比例缩小,虚实对应,大小相对。

最后就是这把壶最关键的地方,是壶流的处理。由于提梁上宽下窄,而壶底内收,这使得壶流的重心不能过高。过高则壶不稳,与壶整体所要表达的“础”相冲突。所以壶流下丰上敛,逐渐缩小,既保障了壶身重心的稳固,还适当的加强了此壶的出水。后者对于这件作品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其消除了宽提梁所带来的执壶难点,加强了壶身出水的能力。。在用这把壶倒水的时候,可以用较小的倾斜角度换来较大的出水力度,完成了实用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平衡,将执础的主题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猜你喜欢
原型紫砂壶紫砂
包裹的一切
刘少白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