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拓展阅读
——腊梅不是梅

2018-01-26 09:44董改正
初中生世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枝蜡梅疏影

董改正

小雪前后,江南阳光还不很单薄,常青植物还绿着,花却少了,猛地闻到浓郁的香气,才知道今年的蜡梅开了。于是拍照,题名“绮窗梅”。“友多闻”捂嘴笑,说:“蜡梅不是梅。”查资料才知道,我错了很多年。

蜡梅属蜡梅科蜡梅属,灌木,花开多黄色,亦有白色,色如蜜蜡,质地也似蜡质,故称“蜡梅”。因其花开腊月,久而“蜡”讹传为“腊”;因其香近于梅,故而称之为“梅”。久之,蜡梅就成了“腊梅”了。

梅是蔷薇科杏属,落叶乔木,花开稍迟,一般为早春一二月,它的姐妹是桃、杏、李,近亲是玫瑰、蔷薇、月季等,是以从花瓣花蕊上看,梅花还是有一份妖娆的,只不过因为梅花是最早的春花,带着冷艳,与桃李终究不同。

那么,古人吟咏的梅,究竟是哪一种呢?试以几首诗分析之。

最著名的梅花诗,当属林和靖的《山园小梅》,最有名的句子,当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描写的神韵有二,一是瘦,二是淡,典型的东方审美情趣。蜡梅与梅花都是先花后叶,叶与花不相见面,枝干皆称得上“瘦”,都可以疏影横斜。但在此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写的显然是梅,因为还有“暗香浮动”。梅的香是淡雅的,而蜡梅的香是浓郁的,崇尚“淡”的中国趣味,必然拒绝浓烈。是以,岁寒三友里的梅,是梅花而非蜡梅。

王安石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写到了暗香,便让人产生了疑问。香的浓与淡,除了与其本身的浓淡有关外,还与距离和空间大小有关,仅凭“暗香”不能确然断定。蜡梅凌寒而放,常常枝丫壅雪,是否可以因此而断定此处是蜡梅?还是不行。因为梅花紧随蜡梅,雪里红梅是常见景致,雪里白梅更得虚实难明的趣味。“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处大片的梅绝非蜡梅。那么,怎可武断此为蜡梅?

有名的“一字师”的掌故,来自于齐己的《早梅》,名句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才子传》载,齐己求教于郑谷,郑谷读到原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拜为“一字师”。此处是否可以因为时间上的早来断定为蜡梅呢?还是不能。齐己是否能明辨梅与蜡梅呢?不得而知。所知的是,早梅不是咏物这样简单,一枝与数枝也绝非谁更“早”这样直白。齐己早年热衷功名,屡屡受挫,咏物抒怀之时,以高标孤傲的“一枝”凌寒于深雪,更多精神层面的自许。那么,“素艳”的梅,是否更接近于精神呢?

不仅如此,梅落结子为“梅子”,“梅子黄时雨”的梅子,诗意;而蜡梅结子为“土巴豆”,有毒,但可入药——蜡梅又落了下乘。由此看来,梅在中国语境里,代表的是一种孤高冰洁的精神,与实用性的蜡梅大相径庭。

蜡梅不招待见,便有人写诗笑道:“泾河渭水两分明,偷得梅花半个名。”其实也不必,蜡梅有自己的好,比如说在严冬时,它芬芳了空气,美丽了枝头,给人以春意,还可以做药医人。蜡梅不是梅,蜡梅没有去偷梅的“半个名”,她骄傲地开着,孤独地开着,名既没有,利也缺乏,她只是做着自己。如果说梅是雅,那么蜡梅就是俗,是温暖的俗,而历来的雅,不都是俗的土壤上开出的花吗?就像蜡梅开后梅花开,就像疾病去后诗意来,所以她也得到了热情的歌颂:“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好一个“破”字!

(选自2017年1月26日《西藏法制报》,本刊有改动)

蜡梅不是梅?这真的让人怀疑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在普通人的脑海中,蜡梅不就是“梅”的一种吗?这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看法呀!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蜡梅的确不是“梅”。不仅“科属”不一样,就连“气质”也大相径庭。

作者还用古人吟诵梅的诗句去进一步说明蜡梅不是梅:首先香气迥异,其次色彩存疑,第三精神有别。但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并没有贬低蜡梅。“如果说梅是雅,那么蜡梅就是俗,是温暖的俗,而历来的雅,不都是俗的土壤上开出的花吗?”“温暖”一词不就道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吗?“好一个‘破’字”中的“好”字,更见作者对蜡梅赞赏有加。

1.请分析文章第二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试分析“其实也不必,蜡梅有自己的好,比如说在严冬时,它芬芳了空气,美丽了枝头,给人以春意,还可以做药医人”一句中,“芬芳”“美丽”的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数枝蜡梅疏影
感而有怀
周裕民
风中的舞者——蜡梅
蜡梅飘香
《蜡梅报春》
歌剧绿洲春色满 数枝红杏出墙来
——深切怀念作曲家刘振球
疏影横斜
梅花
皓玥CP 靳东 江疏影
“疏影”横斜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