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2018-01-26 20:07杨思宇
新闻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杨思宇

【摘 要】本文以新媒体技术和泛娱乐化浪潮下粉丝社群内的文化生产实践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原素材创作衍生文本及零盗猎原创两种文本生产形式,以及粉丝基于文本展开的阐释和互动行为。由此说明粉丝群体在大众文化景观中的地位和其庞大的“粉丝效应”,进而呈现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画像。

【关键词】文本生产;阐释性;群体互动;身份认同;社会区隔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批量化的文化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受众消解了大众传媒对传播技术的垄断,开始以多种形式进行文本创造与自我表达。作为积极受众的粉丝,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生产型消费者”中的突出代表。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身怀绝技”的粉丝借助传播技术平台,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原文本综合偶像特质和自身情感进行再创造,赋予原文本以粉丝个体或社群整体的意志和意愿。这些文本一经发出,便得到流通和使用,经过搜集、储存、编辑加工、重组整合、意义阐释与重新赋予等多环节完成意义生产,形成粉丝特有的辨识力与创造力。其生产与消费行为正如费斯克所描述的,粉丝对原始文本积极重构,通过阐释、重读、盗猎、挪用等策略,将媒介上的原始文本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构建一个粉丝自己独有的文化世界。[1]

一、挪用拼贴与原始创作

保罗·威利斯在对比共同文化与通俗文化后提出:共同文化与日常的、每天的实践活动有关。日常文化、日常感知和意义生产,将以划时代的方式,从形形色色的顺从和偏狭,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开放性和世俗的自主性。[2]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作为熟练的媒介使用者,善于将媒介技术为己所用并不断融合创新,通过文本生产、传播、解读与交流等日常性活动,不断构成粉丝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如詹金斯所言: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但与此同时,粉丝也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自身家园的建设者。

费斯克将粉丝生产力分为闲聊、文本创造、对原始文本的建构三种。可见,再生性文本和原创文本大量存在于粉丝社群中。原创文本多为粉丝编辑和拍摄,包括原创歌曲、录像、日志后记、粉丝小说、信件等。其中包含个人经历、经验和叙事习惯,突破了批量生产的同质化。再生性文本则是粉丝以官方提供的图文视频素材为原文本,以群体价值规范和阐释标准为基准进行再创作,为其他粉丝提供可供观赏和使用的衍生文本,作为“礼物经济”在社群内免费分享。拥有修图、剪辑、手绘、手工、词曲制作等技能的粉丝对原始素材进行拼贴和拟像,形成文字、图片、影像、手绘、手工作品在社群内流通。部分粉丝文本还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物,如钥匙扣、台历、玩偶等,通过赠送和售卖实现私人占有和价值最大化。除以上基本生产实践外,规模庞大、机制成熟的粉丝社群还出现了专业化的自媒体工作室。因此,在粉丝的生产实践中,变化的是载体和形式,不变的是忠诚、迷恋和创造力,粉丝正是在各种形式的集体狂欢中不断强化并塑造着爱。

二、文本阐释与群体互动

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以共同爱好和品位为持续话题,以趣缘为核心进行阅读性实践以及意义生产和流通,即对媒体、粉丝提供的文字影像进行接收和浏览,进而对偶像文本作出欣赏解读。粉丝的这种浏览和阐释行为往往是重复的、过度的、熟练的、规模化的、情绪性的,带有强烈的愉悦感和深度满足感,能够增强粉丝的聚类感和归属感。这是由于大众阐释富于流动性,被粉丝群体高度接受的解读经过传播不断被塑造和巩固,形成粉丝社群内占主流地位的解读路径和认知机制,并在粉丝社群内长期使用。因此,粉丝内部形成相似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对偶像图像和故事文本的内核与特征达成统一认知。作为个体的粉丝利用这种意义的生成与建构来自我展演,与群体内其他成员形成互动关系并进一步强化群体认同。[3]其行为正如亨利·詹金斯所言:“迷”与普通受众的区别在于“迷”有明显的阐释性行为、评价标准和在文本中显示出变换的身份认同。

社群关系链表面上由虚拟身份与关系建构,实际上由文本的扩散与展开建构,尤其是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以偶像为中心进行对话,通过参与式行为建立与他人的关联,促进人际链条的稳固及延长,形成无实质互动行为的“关注模式”和有实质互动行为的“信息模式”,并且促成关注模式向互動模式转变。在这些持续而频繁的互动行为中,无数个体借助议题和具体文本实现点对点互动,并与偶像及粉丝社群中的核心人物形成焦点互动。在百度贴吧中,粉丝通过发帖、回帖进行互动,在微博中则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私信等功能实现。与百度贴吧不同的是,微博社群的区隔性相对较弱,路人未被完全隔离在外,因此富有趣味和创意的粉丝文本很可能融入社会流通范围,为偶像圈粉。但应当注意的是,粉丝的交流互动行为缺乏现实关系的约束,仅仅基于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及基于对偶像的一致认可,因此关注与互动关系存在极大的流动性和易变性,粉丝可能因志同道合而迅速成为朋友,但也可能因社群冲突和想法不同而分道扬镳。

三、等级身份与象征资本

网络媒介具有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个体之间的身份地位差距、经济实力差异、知识文化水平不同等现实差异隐藏于网络ID背后。因此,个体在信息获取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和技能水平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在粉丝社群中,个人在社会关系、资本力量和知识储存量上的优势转化为社群内资源、信息和技术优势。拥有特殊技能的粉丝具备更高的文本生产水平,因此容易受到群体内其他粉丝的拥护和喜爱,在群体中获得较高的等级身份,并获得相应的内部话语权以及影响力和优越感,进而产生更广泛更高级别的群体社交关系。

粉丝将花费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制作的多媒体数字产品甚至实物成品免费在网络社区和线下活动中发放,目的不在于获得物质收入,而是通过包含偶像符号的文本创作来宣泄对偶像的难以抑制的喜爱,通过与同好分享获得反馈来完成自我表达。“礼物”接受者出于感谢和喜爱转发分享、评论反馈、点赞留言,使得突出偶像特质、形象鲜活可爱、互动性强的作品在粉丝社群内大规模传播,“礼物发放者”在此期间迅速收获大量粉丝,逐步实现由边缘向中心、由中心向更中心的移动,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持续生产作品以巩固中心地位。[4]这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个人在整个粉丝群体中处于较高地位,创造更多的资源也享受更多的资源。如粉丝社群中擅长剪辑视频的粉丝,以个体或团队形式出现,凭借高产或精品在所在群体“打通销路”,成为视频剪辑类创作中的佼佼者,在其他视频网站开设专区进一步为偶像宣传。endprint

四、社会区隔与文本选择

约翰·费斯克认为,与其他受众相比,“迷”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辨识力和生产力。辨识力即指粉丝能对哪些是属于粉都的大众文本,哪些是不属于粉都的大众文本做出严格分辨。[5]布尔迪厄在《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也指出,人的趣味性情和文化能力在他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中体现出来,趣味判断成为社会区隔的标志。这一点也体现在粉丝群体中。从表面来看,为表明粉丝身份迅速找到同好,粉丝通过ID、头像、签名等显性标记形式建构身份,通过“关注模式”保留感兴趣内容,过滤与偶像无关的消息,经营以发布明星信息为主的“追星号”。这种区隔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在社群中积累了共同经历,形成了特殊的语言符号体系和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位置感和区隔感;另一方面是由于群体成员明显感受到了自身与其他媒介使用者的差异,为了群体内“求同”,群体外“存异”,有意划分边界,树立自身形象,进而产生明显的社会差别。毫无疑问,社会区隔的形成与趣缘性是分不开的,群体的语言符号、议题设置、文本内容、交流方式把粉丝群体限制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从而也就限制了外部人员的进入和内外交往,但其实质主要是社群内的文化认同。粉丝之所以“圈地自萌”是因为群体内成员能够理解接纳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这种“家庭”般的社群给予了粉丝归属感。

对于粉丝的文本选择,詹金斯“游牧民”观点认为,粉丝游走于各个媒介文本之间,对所喜爱的文本并非绝对痴情,其行为具有理智的相应的选择性。事实上,粉丝并非对与偶像有关的一切照单全收,而是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接受。在浩如烟海的偶像文本中,粉丝会选择符合自己立场、兴趣和审美的文本;在与社群内其他粉丝交流互动时,粉丝个体会坚持已有的态度和倾向;对于肯定的、赞扬的文本,粉丝积极传播以扩大正面社会影响,对于黑料和造谣,粉丝会坚决反击。粉丝对不同文本的选择确保了他们能从所选择的对象中获得愉悦和共鸣,在乌托邦世界中自我麻痹,但一旦出现与习惯接受文本相冲突的其他文本,粉丝就会在劝服和接受中反复衡量。

结语

随着粉丝规模的扩张和影响力的扩大,粉丝已成为大众及媒体难以忽视的人群,但粉丝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仍不被大众所了解,粉丝被贴上具有消极意义的标签,其多种行为的合理性也遭到质疑,粉丝文化始终被视为与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小众亚文化。事实上,粉丝的实践行为并非都是狂熱、过度、低能、非理性的,粉丝群体内部有一套成熟的文本创造与信息流通机制,群体活跃度与创造力极强。粉丝的信息生产与消费行为,在追求快感、表达自我、强化认同的同时,也推动了娱乐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考察粉丝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类型,多方位、理智客观地解读粉丝群体。

注释:

[1]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3):41.

[2]史密斯.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陶东风 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4.

[3]陈彧.从“看”到“炫”——粉丝再生性文本中的自我展演与认同建构[J].现代传播,2013(11):155-156.

[4]陈彧.共享仪式与互赠游戏——以百度贴吧为例的虚拟粉丝社群研究[J].当代传播,2013(06):28-29.

[5]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54.

(作者: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英语专业定向生交友圈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