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中国故事

2018-01-26 00:45韩小凌
综艺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东普世前任

韩小凌

要讲好中国故事,先得塑造好具备普世特征的人物。

2018年新年伊始,电影市场上已经出现了3部因口碑和票房而颇值研究的“现象级”电影——《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以下简称《前任3》)和刚上映的《无问西东》。

《芳华》和《前任3》票房合计超过31亿元,《无问西东》因上映后的好口碑呈现“逆袭”姿态。作为参与过《无问西东》创作的笔者来说,很想由此来探讨一个很口号化的话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让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故事”?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

以这3部影片的题材为例,可以说都是“中国故事”。其中,《前任3》可说更加接今天的地气,尤其从票房数据来看,众多三四线城市的观众支撑了其票房——因为这部片子里的故事、人物以及人物态度,都是他们熟悉、接受并有共鸣的。相比之下,《芳华》和《无问西东》则更像是“过去时的中国故事”。一方面,故事里的情节发生在过去,另一方面,人物的情感和观念是现今的90后、00后观众的父辈甚至爷爷辈的。这种“过去时”故事很有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或者《盗墓笔记》等古装片都要大,因为其与时下观众的距离可能不只是时空的距离,而是三观的差别。

被反复强调的“讲好中国故事”的背后语境又是什么呢?是中国国内的电影市场持续1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足以和北美电影市场匹敌的收入来源。因此,这块宝地越来越成为各国电影的必争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电影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便是影响力——就如观众会因为《情书》去日本小樽,因為《悲情城市》去中国台湾的九份一样,全世界对于美国的了解几乎都首先来自于好莱坞电影。所以,“讲好中国故事”的另外一层意义在于,除却能让世界人民用上Made in China的商品,还能让他们了解这个民族。

让我们再回归到故事的要素来谈。

任何故事的核心都是人物,是这个人物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态度、情感、变化。美国大片里通常有一个特别爱家庭、爱孩子、爱狗,关键时候又特别有牺牲精神的“英雄”。有时候这个英雄是个大兵,有时候是个父亲,有时候是美国总统,有时候还可能是个机器人或者变形金刚……至于这个人物究竟是置身于灾难片、战争片还是剧情片,那只是类型的元素和声画的噱头而已。

中国故事里的人物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否有一种典型人物是公认的可以代表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呢?也许,《无问西东》里的沈光耀、陈鹏就更适合作为“中国故事”的典型人物吧。一个优秀、善良、孝顺,却在家国大事面前违背母命,以生命演绎更大的孝和正义;另一个本分、专情、永远付出,却能在群体无意识的错乱状态中坚持呵护美好和爱。

这样的人物,是在全世界的文化背景里都能看得懂并被尊敬的。或者说,中国故事里的人物价值观应该同样是全世界的,而非只流行于中国却在国外成为难以理解的情感或逻辑。在电影剧本的创作角度,相较于情节,人物往往是更具有共通性的,而情节、历史背景等却可能因为文化差别地域特征而不同。

综上所述,要讲好中国故事,先得塑造好具备普世特征的人物。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东普世前任
《武汉数字化老年大学》学习感怀
江边望天井山
漫话西东
The “Ex” Factor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前任3:再见前任》举办发布会
普世价值论
普世价值论
中国应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