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与理论教学衔接效应

2018-01-26 10:20黄丽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教学衔接现状分析

黄丽

【摘要】文章对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开展的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状加以详细分析,从通过率低的问题着手,寻找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职业技能鉴定与教育教学衔接的方法,用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达到改善高职院校教学理论与技能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教学衔接

高职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职业技能鉴定成为引导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如何将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结合的效应研究中,注重教学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这种效应也使得职业技能鉴定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果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本文通过对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近五年来开展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现状的分析,针对学生通过率低的问题,总结出关于如何将职业技能鉴定与教育教学有机衔接起来的合理化建议,教学与技能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一、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近五年来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

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已全面推行“双证制”,在部分专业或全部专业独立设置“双证书”教育的高职院校已经超过90%,这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率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早已通过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审批,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每年可鉴定通用工种和铁路特有工种共计6000人次,极大地推动了我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为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本文以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为例,分析了2013-2017年这5年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铁路工种的平均通过率只有50%左右,离100%的“双证书”目标相差甚远。表中给出的数据是包含补考通过的,一次性考试的通过率还要低一些,甚至有些工种一次性考试的通过率不足10%。根据对部分师生的调查,造成鉴定考试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学生对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目标不明确

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时,学生对报考工种的选择理解不透彻,他们只是按学校或者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但是对职业技能鉴定本身考核的目标认识不足,不知其所以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能顺利毕业而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这导致其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盲目性很大,也就无法做到通过考核鉴定来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二)实训场地不足,设备陈旧

学生操作技能差,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实训场地不足,设备陈旧或数量不够,各环节条件不够完善,从而使得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时间不够。实训台位数少,学生人数多。实训课分组多,每个小组人数多,而实训课时间有限,导致实训课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真正学到技能的学生少。

(三)“订单班”培养模式使教学计划难以正常实施

近年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订单班”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间存在计划匹配问题,使得学校原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计划等会受到实习计划的影响。所以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或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通过率。

二、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衔接的建议

如何把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起来?本文提出了如下三点建议。

(一)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教学,逐步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教育教学的无缝衔接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双证制”(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证书制度)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鉴定规范与教学大纲的内容不相符。这在对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产生影响的同时,也直接导致学生的考证通过率较低。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应监督各个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核内容。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范围相当了解,且获得相应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成为全能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专业课教师应该把与此专业相关的职业工种资格能力考核标准融入教材中,切实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真正接轨。

(二)搞好考评员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全能教师比例

教师是学校的软实力,要想完成高职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真正接轨,就必须打造一支全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鼓励专业教师了解职业技能有关鉴定标准、法律和法规,学习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培训,对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主动创新,从而在教学中把职业技能鉴定相关标准更好地结合起来。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双师型”全能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积极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然后应用到教学与技能鉴定中。还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专业技能过硬的企业人员,以组成高素质的技能考评专家队伍,补充到学校的考评员队伍中,打造一支“德才兼备、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

(三)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以教师面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资料以传统的书本类的纸质资料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提升需求。近年来,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必备品,它们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具备丰富的色彩和互动功能, 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内外应用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参照相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将理论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按部就班地将相关学习资料分享到班级QQ群、微信群、班课平台,使得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顶岗实习,都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及时通信工具平臺进行学习和备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实践课的标准操作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学生班级群中,供学生观看,然后分组练习,这样就解决了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学习效果差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反馈给教师,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集中答疑辅导。这样,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实时的教学和问题解决,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职业技能鉴定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理论与技能鉴定相衔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就业率,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我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已经多年,近几年铁路工种技能鉴定理论部分的通过率都在50%左右。本文对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育教学衔接做了实际调查和研究实践,总结出了实践方法和建议,能够更好地提高我校铁路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合格率。

【参考文献】

[1]郭福臣.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践——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40-42.

[2]赵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8) :10-12.

[3]林珺嫔.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衔接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3(06) :36.

[4]赵卫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09(04):117-118.

[5]蒋学先,李旭光,何贵香.高职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思考[J].广西教育, 2009(03):110-112.

[6]代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2):29-31.

[7]韦余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03): 15-17.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鉴定教学衔接现状分析
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与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