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引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展取向研究

2018-01-27 11:39石恩泽
运动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黄冈健康中国师范学院

石恩泽,李 峰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改变,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同时,规划纲要中还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加强对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的重视以及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的要求。“健康中国”的提出不仅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对各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黄冈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承载着为地方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重任,理应密切跟随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1 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运动技术培训等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1.2 专业人才方案中存在的不足

1.2.1 专业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教育部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与教育部要求相一致的,但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没有突出院校的专业特色;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既有社会体育特色,又具有熟练操作技能、良好服务意识和社会适应性的通识人才。

1.2.2 人才培养途径封闭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但在学生课后参与的实践教学方面,重视程度并不高。而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传授技能为主,它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但却容易使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课程中,学生学习教学技能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可在课程后,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课外实践,这也使得学生在真正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造成错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范围较广主要有社会学、体育学以及管理学3大类学科。它的专业业务范围包扩群众健身质询与指导、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体育游戏、户外休闲体育、运动技术培训、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等,这也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属于宽口径专业。但看似专业就业范围很广,可在总学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培养的专业人才全方向精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择业竞争时,没有突出的专业特长优势。1.2.3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 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项课程的选择上和体育教育专业择一样,专业之间差别不明显。且在专项课程技能的选择种类上,主修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球类(排球、篮球、足球)、三小球类(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体育舞蹈、健美操、田径和武术;辅修课程开设了瑜伽、跆拳道、龙狮运动和散打。黄冈师范学院在2016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在必修课程中开设了户外拓展和龙狮运动;在辅修中增加了陀螺与毽球。相对而言新型课程的增加较少,专业特色课程缺位。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3个方向即健身体育指导咨询、运动技术培训,以及体育产业的经营和管理。但在专业课程项目的设置安排上,健身体育指导咨询方面的课程只有运动处方、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只有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公共关系;运动技术培训方面的课程,除了各主修和辅修的专业技能理论课程外,只有运动训练学课程。与培养方向相关的主要课程设置较少,所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

1.2.4 专业实习与社会应用脱轨 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以及毕业设计(或论文)等。专业实习时间共计16周,专业实习的时间不长。但如果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操作应用能力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磨砺,从而才能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基地种类方面,黄冈师范学院目前设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共22个,且大多数为商业健身俱乐部以及篮球、羽毛球等球类专业培训俱乐部,这样使得学生在实习工作单位上的选择很少,一些想去政府机构,如体育局或者社区体育服务中心等机构实习的同学,需要自己去应聘相应的单位,这样学生在实习时的工作情况及表现,院校很难进行采集、评估。通过对2013—2017年5年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近6成的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去学校,选择健身俱乐部及企业工作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信心不足,虽然许多学生也想去政府部门,可由于本专业对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没有优势,真正去政府工作部门参加工作的学生很少。再就是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程度掌握不够,对从事体育工作缺乏自信,这也是导致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并不想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原因之一。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取向

2.1 体育人才社会需求状况

“健康中国”对未来体育发展走向及发展态势起导向作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同时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重视以及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的要求。这反映了当前休闲运动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重点人群的体育活动开展还要加强。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也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源泉,并扩大了社会对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的需求。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以此社会功能等功能,并与社会的各项事业促进和谐发展。

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取向

2.2.1 健康中国引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推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的开展。当前,国家对老年、妇女、青少年以及残疾人群等特殊人群的体育锻炼情况越来越重视,社会市场上,专门的老年人、残疾人群体育指导服务机构相对较少,在重点人群体育指导这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可以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朝此方面开展,培养一批从事特殊人群体育指导的专业人才,开设相关课程,加强特殊人群的专业指导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还对健身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要积极培养山地、水上、极限、户外等时尚休闲运动项目。目前黄冈师范学院已将培养健身、休闲娱乐人才列入专业培养目标中,但相应的专业课程安排较少,很难形成本校的特色;另外,在一些时尚休闲运动上面,如攀岩、定向越野、户外拓展等项目,市场对户外休闲运动的相关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将户外休闲运动人才的培养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2.2.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在校内选拔优秀的学生,与高校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此外,还可以聘请社会体育专业方面的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同时,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课后进入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小实习”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有所提升。(2)精化专业口径,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细化方向应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体育市场出现的新需求来制定。可以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下设健身运动指导、运动技术培训、休闲户外运动以及特殊人群体育指导这4个方向。这样可以使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学而专,专而精”,进而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优势。组织技能培训,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认证。

2.2.3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黄冈师范学院实际情况,建议开展一些特色课程并增加专业课程的数量,如可以开设特殊人群体育指导、户外运动、自由搏击、团体操课(有氧操、普拉提等)、器械训练、体适能训练(有氧、拉伸、抗阻)等专项课程。同时,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增加体育赛事创意与策划、体育赛事管理与运作、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以及体育赛事宣传与推广等相关课程。

2.2.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可以增加专业实习的时间。建议由目前的16周逐渐增加到24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培养,去磨炼。其次,可以开展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入职前的培训工作,如本次实习的目的、达到效果以及了解实习工作期间的注意事项、安全准则;同时还要针对自己所要前往的实习部门,进行相关技能的加强培训。最后,可以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和种类,如体育赛事运营、策划,运动康复医疗等实习单位,这样就使学生有了更充分的入职准备,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向往的实习单位。关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对自己所学专业技能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体育的相关工作,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

3 结 语

通过对黄冈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调查研究来看,目前,该专业还存在专业培养目标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的途径传统单一且专业口径过宽的问题。在课程的安排与设置上,专项课程特色不突出以及课程种类设置不足。最后,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工作时间较少,实习基地种类单一以及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人数较少等方面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未来的发展取向应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个新背景下结合市场需求情况,来确定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多种优化途径来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校企、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通过特色课程的设立完善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增加实习基地种类,加强学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质量。

猜你喜欢
黄冈健康中国师范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洛阳师范学院
“黄冈密卷”:教辅材料“造神”的不良示范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Study of difficulty of Mandarin Chinese speakers in producing English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能文能武,必须骄傲 好斗的黄冈人
黄冈电信中兴固网软交换SS设备1:0容灾机制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