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水电站绿色之路

2018-01-27 16:26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水电水利部水电

2015年7月,水利部发布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标准适用于单站装机容量50MW及以下以发电为主的,已投产运行三年及以上的小型水电站(不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和潮汐电站)。其中对绿色小水电包括环境、社会、管理和经济4个类别的评价内容。

自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绿色小水电”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绿色水电建设,发挥小水电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2016年12月,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的指导意见》(水电〔2016〕441号),明确发展绿色小水电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战略方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新建与改造统筹,建设与管理统一;重点从科学规划设计、规范建设管理、优化调度运行、治理修复生态等方面,落实绿色小水电发展任务;通过严格项目准入、依法监督检查、强化政策引导、增强公众参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举措,切实保障绿色小水电发展。提出到2020年,建立绿色小水电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绿色小水电发展的激励政策,创建一批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到2030年,全行业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2017年5月5日水利部发布《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并于2017年8月5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诠释了绿色小水电的内涵,规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自2012年水利部提出“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等“四个水电”建设以来,首次统一了我国绿色小水电的评判尺度和技术要求,明确了绿色小水电站的创建目标,标志着我国绿色小水电建设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2017年6月,绿色小水电站创建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标准领跑、政策扶持的绿色小水电建设新机制,充分发挥小水电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作用,妥善处理小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的关系,引导小水电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走生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把单站装机容量10MW以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1MW以上、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过的电站创建为绿色小水电站。

日前,水利部发布了首批绿色小水电站名单,44座水电站被推荐为2017年度绿色小水电站。名单如下:

河北省:邯郸市东武仕水电站;

山西省:晋城市东焦河水电站、吕梁市文峪河水电站、太原市汾河二库水电站;

辽宁省:凤城市土门子水库电站、桓仁满族自治县凤鸣电站、桓仁满族自治县双岭电站、宽甸县蒲石河电站;

浙江省:金华市九峰水电站、金华市沙畈水电站、天台县里石门水电站、安吉县老石坎水库电站、松阳县合溪水电站、松阳县裕溪水电站;

福建省:连江县塘坂水力发电站、连江县山仔水力发电站、泉州市龙门滩三级水电站、永春县湖洋水电站;

广东省:封开县白垢水电站、封开县都平水电站、封开县江口水电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格强水电站、龙州县龙州二级水电站;

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河梯级电站、五指山市毛道水电站(一、二级)、琼中县乘坡水电站(二、三级)、乐东县南中河水电站(二、三级)、乐东县响水电站;

重庆市:重庆市大溪河二级电站、重庆市大溪河三级水电站;

贵州省:镇远县红旗水电站、正安县牛都水电站、安顺市龙宫水电站;

陕西省: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水电站、宝鸡市宝鸡峡林家村水电站、石泉县鹅项颈水电站、石泉县胡家湾水电站、石泉县筷子铺水电站、西乡县马营水电站、紫阳县灯芯桥水电站、紫阳县红椿水电站、紫阳县尚坝水电站;

甘肃省:永昌县金川峡水库电站、文县慧达水电站。

小水电是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据统计,全国已建成小水电装机容量近7800万kW,年发电量2682亿kW·h,均占我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1/4。已建成的小水电在解决无电缺电地区人口用电和促进江河治理、生态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一些地区小水电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等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水利部党组的决策部署,绿色小水电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以增效扩容改造为抓手,突出河流生态修复;四是在新一轮中小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工作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3200多条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完成,农村水电布局进一步优化;五是各地探索绿色小水电发展取得成效。

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绿色小水电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指出,新时期绿色小水电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新要求。

当前,老百姓对河流功能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过去小水电工程大多以发电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水电不仅要发电、灌溉、供水,还要满足生态用水和景观用水需求,提供亲水娱乐产品。“针对人民群众对河流功能要求转变的新期盼,我们要重视解决小水电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据河流功能定位的调整,相应调整小水电站的功能,重点拓展和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绿色小水电发展成果。”陆桂华说。

立足于此,水利部加快转变发展理念,提出有限、有序、有偿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推进绿色水电建设,重视发挥小水电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以增效扩容改造为抓手,突出河流生态修复,目前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已拨付近30亿元,部分项目已完成改造发挥作用。在新一轮中小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工作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3200多条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完成,农村水电布局进一步优化。

水利部水电移民司副司长邢援越说,农村水电绿色发展首先要强化规划约束,优化开发布局。新建、改造小水电站必须遵循已批准的区域空间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河流水能资源开发等规划,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开发建设小水电。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布局小水电建设项目,并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要按照河流功能要求,调查评估小水电开发布局、开发规模、开发方式、建设运行等情况,优化调整老旧电站。

“小水电绿色发展的另一方面是改造运行升级,保障生态安全。”陆桂华说,要以河流为单元,改造或增设无节制的泄流设施、生态机组等,保障小水电站厂坝间河道生态需水量;修建亲水性堤坝等,改善引水河段厂坝间河道内水资源条件,保障河道内水生态健康;对枯水期河流水文情势影响大的水电站,改进发电调度方式,推动季节性限制运行;对于无法修复改造的小水电站,要逐步关停或退出。还要逐步建立小水电站生态用水监测网络,通过流域梯级协作机制,全流域协同、持续保障生态需水量,不断改善河流生态。

绿色小水电站创建工作是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要通过创建工作,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标准领跑、政策扶持的绿色小水电建设新机制,引导和带动广大小水电站业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要求,实现小水电站提质增效升级。

猜你喜欢
小水电水利部水电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农村小水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小水电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智能集成式小水电设备的特点及国内外应用
水利部召开加快水利前期工作推进会 进一步部署安排2015年水利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