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挣脱“信息囚笼”?

2018-01-27 15:52
中学生天地(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囚笼人会机器

宝 树(新锐科幻作家,《时间之墟》作者):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信息海量到需要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筛选、推送,对人类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其中存在的莫大机遇:从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一样让资源获取可以如此便捷。学习资源、教育资源都比以前更加开放和丰富。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需要锻炼的是对事物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对于繁复的或者单一的信息,我们需要掌握它背后真正的意义,学会去伪存真,在无穷无尽的信息里找到有价值的、精确的信息,并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控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控制。

刘 飞:

几十年前,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报刊和广播,在古代甚至只能依靠口口相传,那时候的信息垄断更加严重。但即便在那样的环境下,聪明人依然能够捋清楚很多事情的真相,能够有自我的判断。被人工智能过滤的、个性化的这些信息,的确能够成为一部分偷懒的,对信息真实程度、准确程度不敏感的人的精神食粮。但其实我们要明白一点,所谓的“信息囚笼”并没有上锁,你需要做的只是打开门走出去,主动寻求获取信息的各种渠道,并且具备基本的洞察力、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对每个时代的生存者來说都是最有价值的能力。

吴 飞:

从大数据到知识、决策和行动,是对人工智能发挥能力全过程的概括。目前人工智能很难完全取代人类做决策,在决策过程中仍需要人类的积极参与,即人类需要在AI系统辅助下来做决策,形成“人在回路”的计算模型。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机器对大数据记忆、搜索和分析的能力,同样也需要充分发挥人类自己直觉推断、因果判断等能力,这些思考能力都是机器难以提供的。

刘 飞:

AI擅长的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但事实上存在大量的事情需要的并不是“正确”,而是想象、意外和惊奇,需要各种矛盾和纠结,比如写复杂的小说、创造独特的音乐、制造浪漫、享受探索未知的乐趣等等,这都是AI难以做到的。人有机器所没有的好奇心与自由意志,如同导航仪知道最佳的路线,却总有人不走寻常路。这将帮助我们避免沦为向机器俯首听命的“奴隶”。

郁喆隽:

当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社会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后,很多人确实可能就不需要再工作了。有些人会拿着大把的时间虚掷,好吃懒做,醉生梦死。但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有大量的时间多出来,就去陪家人,陪朋友,参加社团活动,去做很多以前没有好好做的事情。所以失去工作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会丢失上进心,就不努力打拼了,反而有可能找到更多的价值所在。

王礼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我建议同学们首先是认准未来大趋势,然后积极参与到各种有前途的和不可替代的专门知识的学习和创造中去。理工类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研究和发展出更先进和更有效的科技,解决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的问题,处理人工智能本身带来的新问题。人文艺术类的同学可以去研究和发展更加有效、更加理想的社会治理和管理模式,并为人类的社会和精神生活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精神产品,使个体的生存和生活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自我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囚笼人会机器
为什么人会喜欢喝酒
为什么人会抽筋?
机器狗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机器狗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死于车祸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未来机器城
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