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8-01-28 14:16
杭州 2018年37期
关键词:萧山文化底蕴陆地

一叶独木舟,一方湘湖水。在湘湖的湖底,深藏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被誉为“中华第一舟” 的独木舟,向人们昭示着比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年的浙江文明史。

如果把钱塘江比作一条龙,湘湖和西湖就是龙的两只眼睛。

和西湖相似,湘湖也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有悠久的灌溉历史,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湘湖自古是风景名胜之地、人文荟萃之乡,钟情于湘湖的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多赞美湘湖的诗词文章。与西湖不同,虽均为水利工程,但西湖最重要的功能不在灌溉,而是她犹如一个窗口,凝聚了杭州的灵气与神韵,展示着杭州的秀美与风流。因此,苏轼曾称西湖,“如人之有目”。而湘湖则是一口源泉,是萧山九乡农田的保障,她关注的是粮食,是身体,是生命。因此,明朝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刘璋曾称萧山有湘湖,“如人之有肠胃”。

与西湖不同,湘湖的征程更富于变化。经历过“陆地—浅海陆地”式的巨变,也经历过废弃的命运,但湘湖依旧顽强而充满生机。那种“敢同世人争第一”的精神在今天同样发挥得淋漓尽致。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萧山经济的飞速发展,湘湖周边的一批重要景点先后恢复。1995年,萧山申报的“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获得批准,拉开了恢复湘湖的序幕。随着三期的完成,湘湖的开放景区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湖面扩大到6.1平方公里,面积与西湖接近,陆地森林覆盖率达95%。此后,随着跨湖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湘湖保护与开发的步伐也迈得更快了。2017年,世界旅游联盟总部(WTA)正式落户湘湖。

属于湘湖的征程远没有结束。聚焦新经济,湘湖“1+4”产业以休闲旅游为核心,湘湖金融小镇、湘湖未来智造小镇等产业平台蓄势待发。8000年后的新传奇将在这里孕育。

让龙头昂起、把龙眼擦亮,在拥江发展战略下,明天的湘湖将进一步向世界展现她秀丽的自然风光,展现她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经济活力。

猜你喜欢
萧山文化底蕴陆地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课例
把萧山花边打造成一张文化金名片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