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8-01-28 11:39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
天津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本道德与法治价值观

■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 李 禾

部编《道德与法治》课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力图处理好知识、生活、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是课程本身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将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捕捉课堂切入点,重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体验,创造情感升华点,走进学生心灵,进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找准结合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课本内容水乳交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挖掘课本中的社会因素,也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既依托课本,又拓展素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课本内容水乳交融。把一切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行修养提升的内容都纳入资源,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课本里,在“少年有梦”中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课本中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二、捕捉课堂切入点,重视课堂活动体验,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体验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讨的过程。教师要在这一探讨和体验的过程中捕捉切入点,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体验,进而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集体的力量”相关知识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竞赛,每小组领取数块拼图,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完成拼图的小组获得胜利。其中,我增加游戏难度,每小组获得的数块拼图并不能拼出完整的图案,学生需首先选定拼图,然后到其他小组寻找相关拼图,这就需要本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在此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并亲身体验到协作与团结的重要性。这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实践性要求,即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创造情感升华点,走进学生心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课本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情感升华点,走进学生心灵。

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亦师亦友”的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处理好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发自内心地对教师表达爱,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因为在学生眼里,与教师之间总会有矛盾,如果一味靠教师说教或举一些例子,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不够的,触及不到他们的心灵。这时我从网上下载了“道德的力量颁奖晚会”的一段视频“殷雪梅老师的故事”,播放结束后,我看到许多学生眼中泛着泪花,都被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打动,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启发,震撼了灵魂,激发了道德感和尊师之情。

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到情感升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法治水平提高、行为习惯培养都会起到引领作用,这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面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本,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用德浸润学生心灵,用法呵护学生成长。

猜你喜欢
课本道德与法治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