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新闻照片中文字说明的地位和作用

2018-01-28 12:25
治淮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闻照片水利摄影

水利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通过为照片提炼鲜明的主题,选择适当的内容,使报道思想得以更好地体现。它不仅是决定一张水利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作者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水利行业报刊网络早已进入“读图时代”,照片新闻已成为各类媒介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翻阅其中,人们会发现有不少图片、图片说明俱佳的好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图片中人物丰满、构图得当,新闻性、时效性强,而且说明也写得简明扼要、交待清楚、富有文采。

但是,笔者在长期从事新闻照片的编辑实践中也发现:不少作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新闻写作知识,或片面追求新闻价值而忽视新闻照片用形象说话的特性,许多文字说明不是短得连基本的新闻要素都不具备,就是长的令人生畏;不是通过照片去形象地反映,而是依赖于文字去说明一个新闻事实。照片成了文字报道的图解和标签,甚至与照片视觉形象严重脱节,离题甚远。

怎样看待水利新闻照片中文字说明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试从多年从事新闻摄影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文字说明的体现

俗话说:红花虽好,尚需绿叶扶持。一幅成功的水利新闻照片正如一朵红花,但若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标题来映衬,不说是失败之作至少也是不完整的。水利新闻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受时空限制较大,特别是一些突发场景,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没有任何琢磨、选择的余地,你记录的只可能是现场发生的某一精彩或关键性的片段,它必然是局部的、不完整的。而且新闻照片本来就是一种画面相对静止的形象新闻,单靠画面本身难以表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囊括新闻的各种要素。所以,给新闻照片配上精简扼要的文字说明不仅需要,而且必不可少。没有这些说明,读者往往很难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照片反映的新闻内容。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文字说明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事件过程,也就是新闻中的“五个W”,这是图片画面无法描述必须用文字表达的。但与文字新闻不同的是,图片说明必须简炼,突出与图片相关的内容,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舍弃繁杂的主题和无关的枝节。

二是背景说明,这是使图片立起来的关键,有新闻意义的背景,可使图片在相同主题中脱颖而出。背景还可强化图片的故事性、对比性,使其丰满起来。

三是意义阐述,用来深化画面,升华主题,使图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图片也可由平面走向立体,赋予更深的含义,由此也更具感召力。

二、文字说明的作用

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往往只允许在100字左右。要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涵盖照片所难以反映出来的新闻背景、发展过程、因果关系及其他新闻要素。实践证明,水利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写得好,就能进一步充实新闻内容,突出事件主题,使读者可以深刻理解事件的背景、现状、数据、效果,加深对典型的认识,这都是照片无法表现的。总之,文字说明和新闻照片是有机联系的,两者都是为了更准确、更生动、更鲜明地表现主题。

2017年,水利部办公厅、人事司、新闻宣传中心编辑出版了《水利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它不仅是全国水利新闻摄影的第一部指导性教材,也记录了30多年来中国水利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要新闻事件,是一部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集。在这部书中,我们看到所有的作品形象和文字两种手段均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笔者一篇入选作品《四湖丰碑:二级坝水利枢纽》,说明是这样写的:“经过30多年持续不懈的精心管理及除险加固,二级坝水利枢纽岿然屹立、面貌常新,实现了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目标。二级坝水利枢纽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的昭阳湖,全长7360米,它将南四湖截为上下两级湖,在防洪除涝、蓄水灌溉、交通运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被称为‘四湖丰碑’”。有关专家以《和谐共处的榜样》为题写了作品赏析文章。文章中说:“重览图片,不会有人将水与洪涝、干旱、污染、水土流失等词或画面联系到一起。图片不仅拍出了大坝的真实环境和面貌,还拍出了一种境界,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既视感。毋庸置疑,这是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共处的榜样。”由此可见,评价虽然是对照片的画面而言,但仔细琢磨,笔者经过提炼的文字说明,却为专家写赏析文章提供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如何写文字说明

用标题的形式做照片的说明文字,可以把照片要表达的意思鲜明地展现给读者,成为时代的生活写照,历史的真实记录和见证,长长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中国老一辈摄影艺术家吴印咸当年拍摄的《白求恩大夫》,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看到白求恩大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形象。多年来,笔者也常运用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作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2005年作者拍摄的一张反映淮河汛情的照片,标题是《洪水通过王家坝》。画面中人们看到一位老人端着饭碗悠闲地站在王家坝闸前吃着早饭,目光注视着脚下的洪水。再看标题,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2003年大水后,淮河掀起了大规模治理高潮,新建工程大大提高了行蓄洪区抗御洪水的能力,从而不仅增强了这幅照片的吸引力,也使关于那个夏天淮河洪水的记忆鲜活起来。

当然,这种形式只是增强新闻照片宣传效果常用表达方法之一。如何巧妙运用多种形式写好文字说明,作者觉得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展现画面,开拓意境。如:《水到农家乐》中的描写:“山东省沂水县马站镇沙家庄村农民围在自来水龙头周围,等待自来水工程正式运行后第一股水的到来。图为当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淌时,村民一片欢呼。”这样用一两句话把现场气氛写进文字说明,给读者以生动的现场感。

二是背景说明,引人深思。如:《长江源生态保护刻不容缓》中的描写:“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以及黑河的发源地,然而,就是这个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三江源’,也面临着干渴的威胁。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青海高原出现了冰川退缩、河道断流、湖泊缩小、植被退化的现象。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因素,使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这样的文字说明,通过适当的背景说明,引起大家深深的思考。

三是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如《水情教育进校园》的场景是三位小学生围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在看水情教育报刊,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是什么内容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噢,原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了。”

四是略添文采,情深意浓。如:“《推行节水灌溉焦作旱年不见旱》中的描写:“2003年春,正当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再次遭受旱魔困扰时,记者日前在河南省焦作市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麦田遍布焦作大地,万亩花果处处飘香。这是焦作人持续多年大搞节水工程带来的结果。”这样略添文采的文字说明,情深意浓,具有吸引力。

四、结语

在水利新闻宣传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图片新闻几乎成了最直观、最快捷、最吸引受众眼球的报道形式。新闻照片文字说明较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准确地表述,是一门艺术。文字说明写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得不好便是画蛇添足。从事新闻宣传摄影工作的同志只要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好的文字说明一定会伴随你的“精神一瞬间”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猜你喜欢
新闻照片水利摄影
读图时代报纸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报社新闻照片档案管理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宽画幅新闻照片的拍摄探索和尝试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