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校中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8 14:14王艳宝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中厂校企实训

张 萌,王艳宝

(1.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2.沈阳誉百嘉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22)

0 引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将企业引入到学校,校企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将企业的生产设备,运行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到学校,与学校的场地、设备、辅助设施、师资有机结合,办学与生产融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1],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实现知识技能与岗位能力相对接。我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经验,也更加理解“校中厂”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作用。

1 “校中厂”的建立与运行

2011年,经多次考察、交流、研讨,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与沈阳誉百嘉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办学的协议,在学校内共建“校中厂”,在进行生产的同时,面向我院供用电技术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两个专业,承担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与岗位实践等实践教学任务。

1.1 “校中厂”的管理

“校中厂”是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在运行中受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生产管理由企业进行,教学管理由系和教研进行,双方共同遵守协议中规定的义务与职责,并制订有应对遇突发事情的预案,未尽事宜双方共同研究协商解决。

1.2 教学组织与实施

“校中厂”作为供用电技术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是以真实工程项目为实践教学任务。如:某污水处厂的电气控制装置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为机电专业综合实训任务。教学组织与实施由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从资料分析、控制装置设计、设备选择、设备安装布线、调试,完成合格产品,检测出厂。整个过程是在教师与技术人员指导和掌控下,由学生完成。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校中厂”双赢的实现

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就是将企业的设备、资金与技术和学校的资源相结合,在完成人才培养的同时,生产出产品,实现双赢。

2.1 校方获益

与企业共同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直接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参与指导,使教师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尤其是项目的研发,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与研究能力,“校中厂”为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了企业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进行教学,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也补充了教师的不足。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顶岗实习前进行电机控制项目课程,电机控制项目课程主要分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输煤控制系统、水轮机电气控制系统、传送带电气控制系统这四个项目,按照两周理论课,一周实训来完成项目内容。理论课主要完成控制项目的线路设计,设备的选择,实践环节在“校中厂”完成,主要完成线路的安装以及设备调试任务。这个过程完全模拟企业的工作模式,使学生以员工的角度感受到了企业氛围,为顶岗实习创造了条件,避免了校外顶岗实习带来的管理难,安全隐患多,费用高等问题。学生通过实践使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电气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故障分析处理等能力和技能的系统训练,为毕业后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通过“校中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现阶段的实际能力水平,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今后步入社会时找准工作目标,避免了以往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校中厂”的实践环节对老师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可以通过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总结实际工作出现同样问题的分析处理方式,加强老师自身对行业方向及要求的把握,使学生少走弯路,最大程度与企业接轨。在“校中厂”学生可以通过电工技能的培训,经过考核获得电工入网作业许可证。

2.2 企业获益

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也是某些企业的一个追求,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师资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企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为企业后续发展贮备人才,毕业生进入到社会工作后,还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产任务,以及为企业推广产品。企业将生产车间转移到学校,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工作人员也由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学生组成,人力资源成本低,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由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研发小组,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技术力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等,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给予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获利。例如我院与沈阳誉百嘉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中厂”,2016年生产电梯控制装置25台、污水处理控制装置32台、低压控制柜20台,销售产值165万元,节省人力成本约18万元。

3 制约校企合作,“校中厂”建设的因素

3.1 企业因素

(1)政府对校企合作在宏观上鼓励和支持,但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和财政的支持,使多数企业不愿意承担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2)由于学生不具备一名合格员工的素质,对自身要求低,纪律性差,给日常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企业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参加生产实践。

(3)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践水平还不高,在实习中会浪费许多导线等材料,有时会损坏设备,使企业成本增加,这也是企业不愿意接受操作技能差的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重要原因。

(4)学生在实习中的安全问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有时不按操作规程来进行,安全意识也不强,无论是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还是企业都不愿意看到任何事故发生,企业更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2]。

(5)利益分配以及后续发展问题,“校中厂”是校企共同建立起来,必然要产生利润,在利益分配上也会产生矛盾,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会受到部分职工的质疑,收多了又会影响到企业的积极性以及后续的发展问题。另外企业担心的是“校中厂”发展得好,效益高,会被学校吃掉,或者被清出校园独立办厂。

3.2 学校因素

(1)学校对校企合作在宏观上也是鼓励与支持,但落实起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场地、资金、设备、配套设施等会出现很多困难。

(2)学生在“校中厂”中参加生产实践,没有离开校园,大环境没有变化,感觉企业氛围不够,不遵守企业化管理,对早上八点下午四点的时间都不能保证。每换一个班进行实习时,头几天还表现不错,过几天就表现出性趣降低,耐不住寂寞。

(3)企业技术人员对个别学生的表现看不惯,批评教育方法不得当,使技术人员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的同时,还要处理这方面的矛盾,使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大。

(4)学校与企业共同担心的问题,学生安全问题,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必然要通电进行调试,如果学生不注意安全问题,违反了操作规程,教师没有照顾到,出现了事故或者人身伤害,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有些操作就由技术人员执行了,学生得不到充分地锻炼。

4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中厂”建设的进程,有效地发挥“校中厂”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在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的同时,人才培养方案要由校企共同制订,以生产性实训项目为根本性任务,课程实习与实训为生产性实训服务,使学生在进入生产性实训、岗位实践之前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这样会避免很多不良事情的发生,会使“校中厂”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

[2]宋轶玲.校企合作“厂中校”建设利基点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3(4):15-17.

猜你喜欢
校中厂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