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分析

2018-01-28 17:41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唐小焱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草读写结合文本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唐小焱

“读写结合”是一种指导策略,需要师生的协同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读写结合”也是一种新型理念,有利于增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动态色彩。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优秀作品,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解读,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学会遣词造句、布局谋划。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在阅读中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得以强化提升的关键所在。笔者将凭借自身多年的育人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读写结合”策略的有效应用发表几点新的看法。

一、文本模仿,情境感悟

小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引导学生探索到文章精髓,在作品语言魅力的感染下进行仿写训练。例如,教学《草原》时,这是一篇描写西部自然风光、蒙汉两族人民深厚情谊的民族风情类文章,教师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且思考“课文中描写草原的哪些方面”“老舍先生是如何将草原风光细致展现出来的呢”,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在思考中理解课文,并且衍生出强烈的写作欲望。小学生的阅历不够丰富,有的没有真正见过草原,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草原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例子仿照文章进行写作。学生们仿佛真正投身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情境中,写作思路更加开阔,写作效率明显提升。

二、语句积累,强化认知

小学生认为写作是枯燥的、乏味的,他们很难从中找到乐趣,写作水平自然无法提升。教师布置下训练任务后,学生们常常无从下手,完成的作品也大多缺乏新意。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认知面较窄,词汇量匮乏。鉴于此,教师要将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进行重新规划,将学生的语言积累、词汇运用作为重心,在阅读教学中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配合读写结合指导策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从而达到学生表达功底的强化目的。例如,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文本所述内容,同时感悟作品意蕴,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总结收获,分享阅读体验,组织“猜一猜”小游戏,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了解作品。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认识了这个“漂流”故事,逐字品位、交流体会。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语句积累意识,拓宽了学生的语言认知面。读写结合指导初见成效,小学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生机。

三、自主阅读,写作训练

阅读的本质是回归于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文章,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特点。阅读实践教学,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明显提高的必要前提。例如,教学《詹天佑》时,全文突出“杰出”“爱国”特征,教师可紧抓重点词句和具体事例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熟练掌握“自读自悟”探究方式,善于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再如,教学《小草和大树》时,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适时提问:“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大树”怎么理解?主人公面对生活的不幸,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文章的“强烈”“勤奋”词句刺激着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一棵小草想要长成苍天大树必然历经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这一人生启迪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极大的积极影响。学生们找寻到了写作训练的关键点与切入口,作文的完成对他们来说也就更加轻而易举了。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指导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结构,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势必会得到全面的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异常强烈,新课改成效也会倍加显著。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读写结合策略的正确应用,可以顺利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增添课堂的动态色彩,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们在训练活动中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小草读写结合文本
小草的烦恼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草受伤了
牛小草的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小草也会疼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