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PICC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2018-01-29 07:48李爱华罗容郭坊张辉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上肢血栓导管

李爱华 罗容 郭坊 张辉连

临床将肿瘤分为两种,即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组织较为相似;恶性肿瘤通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并实施PICC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肿瘤化疗并实施PICC标准。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0~65岁,平均(52.1±10.5)岁,其中直肠癌1例、宫颈癌4例、肺癌8例、食管癌3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6例、淋巴癌3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1~66岁,平均(53.4±11.1)岁,其中直肠癌1例、宫颈癌5例、肺癌8例、食管癌4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6例、淋巴癌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排除标准:标准严重心、肝、肺功能异常者;药物禁忌证者;穿刺部位有损伤者;乳腺癌术后患侧臂静脉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任何防治与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防治与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回顾相关资料,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分析,按化疗药物操作流程及PICC标准,由专业护理人员填写肿瘤化疗患者PICC情况,记录患者的置管情况及资料。每次化疗后,记录好化疗情况及PICC维护情况、PICC相关症状[1-2]。对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定时随访,并记录好PICC随访情况及并发症。

上肢静脉血栓诊断标准:彩色超声可见上肢静脉系统出现实质性回声团块,血管管径扩张,同时还能确定血栓性质。行PICC上肢出现肿胀、肌肉酸痛,侧肢手指活动受限,同时伴有肩部、锁骨上等部位出现浅静脉扩张,在上肢下垂时,以上症状均会加重[3-4]。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分析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以例数(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比较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8例,观察组发生率6.7%,对照组的发生率26.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 形成因素分析

对10例出现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患者分析总结发现,引发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导管类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导管相关性感染。其中2例为导管类型引发;3例为凝血酶原时间引发;3例为纤维蛋白原含量引发;2例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引发。

3 讨论

目前,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再加上工作、学生、生活的压力,增加了肿瘤发病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PICC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肿瘤化疗治疗中,PICC应用最为广泛。

3.1 相关因素

经总结分析发现,引发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有以下几点:与导管类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因素相关:肿瘤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如实施手术治疗,会激发凝血因子活化,从而形成血栓;而PICC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当导管长期处于血管中时,会对血管中的内皮细胞产生机械性刺激,直接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促使其释放凝血因子,引发血栓[5-6]。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肿瘤患者在化疗时,会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增加穿刺部位感染几率[7-8]。

3.2 防治措施

在化疗前,对PICC置管临床指标进行评估,如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PICC置管。本次研究显示,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观察组6.7%、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防治干预,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

[1] 解艳丽,高明杰,赵敏.1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153-155.

[2] 赵立双,王绍美,李丽楠.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2):130-132.

[3] 李燕燕,杨明玉,王媛.骨肿瘤化疗使用三腔瓣膜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3):307-309.

[4] 杨方英,谢淑萍,吴婉英,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8):52-54.

[5] 汪洋,孙英杰.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4):635-637.

[6] 韩爱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1146-1147.

[7] 吕秋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7):36-37.

[8] 张瑜,高阳,董雪.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8):2475-2477.

猜你喜欢
上肢血栓导管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