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新解:擢发难数

2018-01-29 08:25欧阳军
养生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范雎魏国秦国

◎欧阳军

战国时,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雎。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但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雎加入随员队伍,以壮声势。

谁知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久慕范雎的大名,就差人向他馈赠厚礼,以示笼络,而对须贾等人却迟迟不予接见。为此,须贾妒而生疑。回国后,就在国相魏齐面前说了范雎的坏话。魏齐信以为真,便以里通外国罪,将范雎打得奄奄一息,弃尸郊野。不料范雎并未死去,被家人救治,伤愈后即改名张禄,逃往秦国。后来得到秦昭王的赏识,给予他很高的官职,并被委以重任。

不久,秦国准备攻魏。魏国听到消息,惶恐不安,就派须贾到秦国去求和。须贾不知今日秦国的国相张禄,就是当年被自己陷害的范雎,及至见面后,惊惧之余,叩头请罪说:“我的罪孽太重了。就是拔下我全部头发来计数,也数不清我的罪行。”这就是成语“擢发难数”的出处。

头发的数量,多不胜数,难以计算,这是事实。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天,有些生理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彻底探讨了“擢发难数”的究竟。他们发现,成年人全身平均约有五百万个毛发毛囊,而头部就有十万个左右。黑发种族约有108000根头发,金发种族约有140000根头发。极端细微的头发,直径仅有0.006~0.007厘米。虽然每根头发每月只长0.4英寸左右,但是,每天的总生长量,加起来竟可达一百英尺。

头发也有新陈代谢,它的生长周期为3~5年,然后在3~4个月内脱落,毛囊休整3个月左右,再萌生新发。因此,人们每天掉落50~100根头发,该算是正常现象。

古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天,纤细的头发,则被科学家视为人体健康标志的“记录丝”。头发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其含量比血清和尿液中还高得多,甚至达到几十倍、几百倍。同时头发的代谢极为缓慢,因此,借助精密度高、灵敏度强的仪器,测定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掌握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验一发而知全身。

医学工作者发现某校有些儿童,虽然供给的营养数量适中,质量良好,可就是不知为什么学生们形体消瘦,同时身高、体重也较之同龄儿童为小,常规检查都找不出原因所在。后来,以头发为标本,作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发现头发中含锌量低得异乎寻常。而正是需要有足量的锌,才能促进骨骼健康生长和各种机能的正常发育。真相大白以后,补充以适量的含锌食物,他们又茁壮地成长起来了。

头发既是体内微量元素的排泄器官,又是体内有毒物质的积蓄之所。测定发中砷、铅、汞等含量,能够客观地分析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历史上一些风云人物,当初死因难寻,病因不明,今天却能从“记录丝”中解开疑团,找到答案。例如拿破仑,虽然早已尸烂肉腐,但头发至今仍存留人世,被科学家视为珍宝。通过“中子活化技术”的测定,发现这些头发中含砷量高于常人几十倍,从而推断他是死于砷中毒。科学家牛顿,50岁时就有些精神异常。以往,人们都归结于其母亡故及家中失火的精神刺激。科学家从牛顿孙子献出的四根头发中,揭开了他精神异常之谜。检查发现,牛顿头发中汞的浓度极高,联想到他中年以后,由于致力于炼金术的研究而经常品尝含有水银的各种重金属。久而久之,就由此导致汞中毒症,出现精神异常。

“擢发难数”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今天,人类不仅能“数”清“擢发”,而且能验发知身,测发断病。那纤细的头发,竟是人体大千世界的缩影呢。

猜你喜欢
范雎魏国秦国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莫做挑拨离间之人
范雎报仇
抱薪救火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