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损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

2018-01-29 06:4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肩袖肱骨肌腱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运动较灵活的关节之一,以往对肩关节损伤仅经X射线检查,主要评估骨折或是脱臼损伤情况,但X射线很难准确评估肩关节肌肉、肌腱等软组织[1]。而MRI检查可清晰的显示肩关节复杂解剖学结构,若肩关节伴发脱位或脱位,又或是肩关节肌肉损伤,均可准确诊断。因此,本次选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2010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的3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磁共振检查,年龄25~75岁,年龄均值(51.5±1.15)岁;男17例,女18例;实验组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年龄25~75岁,年龄均值(51.5±1.15)岁;男17例,女18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实验组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法为:(1)MRI检查:磁共振检查仪器选联影1.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配套射频、接收线圈选表现线圈,合理调整参数扫描范围,确保其包含整个肩关节,之后对横断面、斜冠状面、斜矢状面脂肪饱;(2)选本次扫描条件:TR Minfull、TE 450 ms、FOV 160 mm2、层距0.5 mm、层厚4 mm、矩阵288×192,脂肪饱的描条件为:TR 24 ms、TE 2 000 InS、FOV 160 mm2、层距0.5 mm、层厚4 mm。扫描时需确保斜矢状面垂直在冈上肌腱,同时使斜冠状面、冈上肌腱保持平行。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处理选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35例患者均伴发不同程度的肌腱炎、肩袖撕裂等症状;MRI磁共振检查显示35例均伴发关节积液、肱骨头后上部损伤;其中,关节盂唇撕裂检查结果显示:MRI磁共振检查敏感性为82.86%(29/35),常规磁共振检查为77.14%(27/35);肩袖完全撕裂检查结果显示:MRI磁共振检查敏感性为71.43%(25/35),常规磁共振检查为68.57%(68.57);肩袖部分撕裂检查结果显示:MRI为5.71%(2/35),常规磁共振检查为48.57%(17/35)(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此次研究结果发现,肩关节损伤涉及关节积液、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袖断裂、肩关节盂唇撕裂、肱骨头后上部损伤。伴发原因较多,如用力过度、创伤等均会损伤肩关节组织,症状表现为肩部疼痛[2]。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中运动量较大、且较复杂的关节,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关节包括肩锁、胸锁、盂肱、肩胛胸壁间等关节[3]。其中,盂肱关节属于肩关节中人体活动范围较大,且骨性约束相对小的关节,重点依靠盂肱韧带、关节盂唇、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腱维持稳定[4]。肩关节损伤原因可能与年龄、创伤及活动过度等因素相关,同时也是造成肩关节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

现阶段,临床对肩关节损伤进行诊断时首选磁共振检查方式,尤其对肿瘤、骨折患者,选磁共振诊断的精准率很高[5]。有研究指出,肩关节损伤主由于手臂过顶投掷造成肱骨头、盂唇、肩轴后上部摩擦力产生剪切力,致使冈上下肌肉伴发退行性改变、撕裂。予以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过程中,T1加权像可能会表现出冈上肌腱后部、冈下肌腱前部肌腱厚度明显加大,且信号也会上升,肩关节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冈下肌、冈上肌肌腱周边[6]。MRI检查属于一种断层检查方法,重点应用磁共振现象由机体获取电磁信号的方式重建信息[7]。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他类型的断层成像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MRI、CT均可清晰显示某个物理量于空间中的分布状况[8]。MRI诊断优势也较明显,它可清晰的显示出断层图像,得到精准的三维立体图像,而且磁共振成像信号直接作用在物体上就可得到清晰影像。本研究发现,实验组于各项肩关节损伤监测敏感性结果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选MRI诊断肩关节损伤患者,诊断效果比常规磁共振诊断更有效,准确性较高。

[1]施付强,朱成良.体线圈替代肩关节线圈行肩关节MRI检查的应用 [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5): 749-750.

[2]陈志林.MRI检查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 149-150.

[3]赵继泉,李佩文,黄秀燕,等.常规MR检查与关节镜在肩关节损伤中的对比研究 [J].中外医疗,2014,33(23): 54-56.

[4]刘彪.肩关节MRI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CT和 MRI杂志,2016,14(12): 124-126.

[5]王筠.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 57-58.

[6]周冰.肩锁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2): 427-429.

[7]石俊岭,崔建岭,孙英彩,等.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特点及MRI、HR关节造影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3): 124-126.

[8]王志斌,于春洋,张乐,等.MRI、MR肩关节造影及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差异性分析[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40(4): 386-390.

猜你喜欢
肩袖肱骨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