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18-01-29 06:4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放射科造影风险管理

介入治疗是指在患者CT、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资料的指引下,通过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工具,对其病灶部位实施局部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方式[1]。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疗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也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式,对于医疗设备、技术因素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预判、鉴别、处理,从而规避护理风险,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临床恢复[2]。为进一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诊治的424例患者为对象进行了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诊治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时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5年8月—2016年7月诊治的2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2016年8月—2017年7月诊治的2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139例,女性73例。患者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71.3±2.5)岁,基本类型:冠状动脉造影74例,脑血管造影69例,外周血管造影51例,其他18例。对照组男性135例,女性77例。患者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70.8±2.9)岁,疾病类型:冠状动脉造影75例,脑血管造影67例,外周血管造影53例,其他17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等信息,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本次护理风险管理主要从护理组织建立、人员培训、风险管理措施实施以及反馈总结4个方面实施。

1.2.1 组织建立 根据我院护理部的要求,并与接介入治疗中心的实际护理情况相结合,于2016年7月份开始组织构建介入治疗中心风险管理制度,并成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为小组组长,护理成员全部为具有护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护理理论与技能水平扎实的护理人员[3]。

1.2.2 措施实施 为了提升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本次共分为术前、术中与术后3个阶段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内容如下:(1)术前风险管理:对患者进行访视,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用药史等,重点记录患者的过敏史与手术禁忌证[4];(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护理风险管理重要的中环节,也是风险最高的环节。要再次核查患者的基本信息与皮试结果,包括植入物名称、型号、消毒日期以及包装完整性;(3)术后风险管理:一方面要对手术器械认真清点,固定好患者的引流管,另一方面记录好患者的手术情况,并与病区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及时对本次手术护理反思总结,发现不足,加以完善[5]。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护理差错率、患者感染率以及纠纷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5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临床护理质量比较[n(%)]

3 讨论

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外科与内科之间的新型学科,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或血管等细小通道,以X线机、CT、MR或B超等为引导,对病灶部位进行微创治疗[6]。与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介入治疗操作更加简捷,具有安全性更高,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等。但该种治疗方式也属于侵入性治疗,若临床治疗中稍有失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7]。因此,对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心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通过深入分析,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管控[8]。我院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心,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于2016年8月开始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在构建过程中,首先针对中心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目标与方案,随后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在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针对性实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P<0.05)。

综上所述,对介入放射科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1]刘志喜,李向东.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409-410.

[2]彭小容.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7): 158-159.

[3]江静.护理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 164-166.

[4]吴玉仪.放射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231-232.

[5]孙超.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 71-73.

[6]张芳,张红.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8): 87-88.

[7]钟旭.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6): 1325.

[8]张久霞.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3,5(4):352-354.

猜你喜欢
放射科造影风险管理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