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2018-01-29 06:32汤晓航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7期
关键词: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

汤晓航

(东台市人民医院药学科,江苏 盐城 22420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并且效果良好,但是在长时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本类抗生素会产生一定不良反应,轻者会出现皮肤、肠道反应,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对患者造成较大危害。为此,我院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总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6.5±3.2)岁。

1.2 方法

对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给药途径、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不良反应症状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经本次调查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 结 果

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 [n(%)]

2.2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和发生时间

本次参与调查的7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中,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有36例(47.36%),出现全身性反应的有8例(10.53%);出现过敏反应的有1例(1.32%),出现消化系统反应的有6例(7.89%),出现心血管系统反应的有7例(9.21%),出现外周神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有6例(7.89%),出现血液系统反应有5例(6.58%),出现泌尿系统反应有3例(3.95%),发生在呼吸系统反应有2例(2.63%),发生在肝胆系统反应有2例(2.6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在7 s~72小时不等,大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间在25分钟以内。

3 讨 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抗菌谱广,所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所以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必要做详细的了解[1],减少药物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身体的多个系统均会出现不良反应,详情如下:皮肤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红斑以及弥散性潮红;全身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抽搐、发热、双眼上翻以及全身无力,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反应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及食欲不振;心血管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心率下降以及呼吸困难[2];外周神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反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神志不清、三叉神经痛、兴奋多语、锥体外系反应、颅内高压、癫痫以及惊厥;血液系统反应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凝集功能障碍;泌尿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和下肢水肿;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胸闷、哮喘、喉头水肿以及呼吸衰竭;肝胆系统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在7 s~72小时不等,大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间在25 min内。在结果中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头孢菌素类,所以在使用此类药物之前,必须要进行试敏,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用药时要格外重视,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肝肾功能较差,对药物的代谢较差,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在用药后的25分钟之内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持续关注72小时,降低不良反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1] 周全魁.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1):12-14.

[2] 王冬晓,蒙光义,罗雪兰,等.1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6):55-57.

猜你喜欢
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分析的新型荧光检测物》图版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