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古创新时尚传承

2018-01-29 18:24刘萍
纺织服装周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市南区北京服装学院时装周

刘萍

9月17日晚,海滨城市青岛荡漾在时尚波涛之中,就在浪漫的栈桥不远处,一场“传承之美——新中装主题服装展演”惊艳亮相。这是2017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届时装周立足青岛时尚产业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市场引领的运营模式,确立聚焦“新锐力量”的差异化发展定位,承载青岛市南区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战略构想,在4大秀场轮番上演了品牌专场和发布秀。

当晚的展演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北京服装学院主办,青岛市经信委、市南区人民政府承办,北京服装学院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执行。青岛时装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项阳青、青岛市南区区委书记华玉松、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等领导出席。

衣以载道传承新中装之美

从设计研发2008年北京奥运相关服饰起,特别是牵头设计2014

年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以来,北京服装学院一直在思考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落地,近年来更是在课程设置、人才梯队培养等方面有意识地加大这一体系建设,并在时装周等系列产业平台上频频亮相,大力推广“新中装”。

作为领军人物积极探索、推进新中装这一服饰体系发展的刘元风认为,新中装可说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下审美背景中,对传统中装的再认识和新表达。北服尝试将新中装在高端定制领域首先开始推广,逐步从正式场合着装、商务定制向“节庆装”、常服延伸,进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穿着场景普及。立足传统、国际视野、服务人群,应是新中装关注的三个要点。

本次展演围绕“传承之美”主题,由刘元风领衔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制作原班团队,匠心创作并集中展示了66套新中装,包括18套女装、48套男装,产品涵盖新中式礼服套装、中华立领套装、开襟连袖外套及长衫等多种款式。

“衣以载道”系列包含13套各个历史时期中山装的代表款式,体现“传统又开放兼容”的理念,弘扬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致敬孙中山先生的创新精神。

“美美与共”系列继承和发扬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的特殊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如:直身,有勇往直前之意;立领,有顶天立地之意;对襟,有敢于面对之意;开襟,有开放包容之意;连肩袖,有天下大同之意;盘扣,有血脉相连之意;万字纹,有万众一心之意。

版型团队以中国人的典型体型特征为基础建立数据库,潜心钻研出适合国人体型的新中装版型体系,秉承优良的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架构出适应当下不同场合的新中装系列。

在2017年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次展演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即通过“习古创新”向“优秀传统”致敬,向“工匠精神”致敬。同时,传承新中装“衣以载道”的时代使命,传播中国传统服饰“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

浪漫青岛时尚之城再出发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服装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多变的历史境遇,造就了青岛开放、包容、勇敢和创新的城市性格;深厚的纺织基础,推动了青岛北方時尚之城的发展脚步。而时装周,则是对现代城市发展、对生活方式发展的一种引领。

近年来,青岛市南区一直致力于发展时尚产业,并于今年7月31日,与积极服务纺织服装产业和文化创意行业的北京服装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市南区雄厚的时尚产业基础,发挥北京服装学院在时尚领域的优势,在时尚推广、文化传承、时尚教育及产业对接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本次展演是双方合作以来的首次亮相。

刘元风表示,双方将创新校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将市南区的时尚资源、政策优势与北京服装学院的行业及人才优势实现互补,以北服创新园的部分成熟模式与青岛产业需求相结合,探索设计培训、品牌孵化等多种项目的落地和推进,加速市南区时尚人才培养和集聚,整合产业资源,传播时尚文化,形成人才、资源、技术的共享与互动,加快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南区北京服装学院时装周
·读迷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年优秀毕业生作品选登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选登
冬天已去,春天还远吗?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10大实穿造型 2016纽约春夏时装周
双培计划—学生培养
中国国际时装周2015春夏
杯中的猫
北京服装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