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研究述评

2018-01-30 01:44范光民王晶雄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

□范光民,王晶雄

(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 200433)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何处,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其在每一个时代的出场,都伴随着思想的争鸣与论战。2010年以来学界关于新唯物主义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成果,主要集中在(1)新唯物主义是不是唯物主义?(2)新唯物主义是不是哲学?(3)新唯物主义的“名”与“实”;(4)新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等四个方面。总结评析近年学界关于新唯物主义的研究现状,一方面能够展现该论题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走向,推动其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掘新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探寻应对当下各种思潮冲击的基本原则。

一、“唯物主义”之争

虽说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如何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上,近年来学界讨论不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传统教条式唯物主义的自觉反思。

对新唯物主义中“唯物主义”的反思主要集中在“物质优先性”上。如有的学者[1]认为“新唯物主义”之“新”关键就在于它既是承认自然的先在性的“唯物主义”,同时又强调在实践中生产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东西,因此应坚决捍卫马克思的这种唯物主义立场。而美国学者汤姆·洛克莫尔[2]认为:如果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一般性地理解为物质的优先性思想,把物质当做唯一的解释原则,那么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仅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神话”。他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在“非标准的意义上意指”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立足“社会现实的新型理论”。

王晶雄( 1960— ),男,浙江宁波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白刚[3]从哲学史上分析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的唯物主义已经完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本原”上的区分,因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目标和任务不再是从本原上区分唯物——唯心、自然——精神,马克思的任务是如何理解和把握“对象”,所以新唯物主义是“唯物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解和把握“物本身”的方式——即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把握“物”。因而新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是人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把握到的、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的“为我之物”。

在研究中,不少学者不约而同地返回到了马克思的思想和西方的哲学发展史,探求“唯物主义”的起源和“唯物主义”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发源。如崔唯航[4]通过分析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理论史,认为当时理论上与“唯物主义”对立的是“唯灵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相伴而生的平行思潮”,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溢出了这两个概念”。马克思选择“唯物主义”,是因为马克思更重视人“活动的客观条件”,因而“这种唯物主义是极为特殊的”。2016年其再次[5]撰文指出“唯物主义乃是近代社会及其思想的产物”,马克思在超越唯物主义与唯灵主义的对立后,继续沿用“唯物主义”的称谓,是因为新唯物主义“分享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传统”,即“把现实的存在放在优先位置上,自觉从现实来把握世界”。杨洪源[6]也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与传统的强调物质理念作为唯一实在的实在论有根本的不同。马克思通过实践在解决与唯灵主义对立中,吸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合理的因素,建构了“新唯物主义”的基础。

鲁品越[7]则通过对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产生路径分析,认为马克思走的是社会关系为哲学起点的路径,从这条路上得到的“新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因而既不同于通过理性“祛魅”得到的英国唯物主义和法国机械唯物主义,也不同于费尔巴哈“把人归结为自然存在物的旧唯物主义”。而章新若[8]从马克思的思想之源——德国古典哲学——出发,认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物质去代替概念”的颠倒,而是承继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并将其引向“物质实践生活”,进而建构了理论与现实合一的实践的“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打破了旧有的“直观的、单一的、静止的物的形态”,“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关系”。

总体上讲,关于“新唯物主义”之“唯物主义”的反思,争论依然存在,但通过争论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诠释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二、哲学与实证科学之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实证科学”?这一问题的争论已久,但近年来这种争论的特点是:返回《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原典,重思马克思哲学革命性质。

周世兴[9][10]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新世界观”、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不是基于某种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如果仍然把新唯物主义理解为“哲学”,那么就“消解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伟大意义”——即消灭哲学、否定哲学的革命意义。且“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新”与“旧”之别并不是“哲学”范围内的区别,而是发生在“‘新世界观’与‘哲学’之间的‘总问题’、‘总立场’、‘总原则’等方面的根本对立”,新唯物主义与哲学是绝缘的,它是表达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科学世界观的“科学术语”而非“哲学术语”。还有学者[11][12]从思想史入手,指认马克思的思想在《提纲》前后有一个明显转向——即从立足哲学研究现实问题转向了立足“实证科学”研究“事实”。

与以上观点相反,牟成文[13]鲜明指出“‘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自身哲学或者未来哲学的概括。”而白刚[14]通过文本分析认为马克思是“‘反哲学’的哲学家”,他在《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是反对“思辨哲学”的,但反对“思辨哲学”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非批判的实证主义”的实证科学。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这种批判性的革命性根本上区别于思辨哲学,也根本上不同于“实证科学”。崔唯航[15]在明确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以“感性活动为核心的新哲学”的同时,指出在这种哲学里,传统意义上的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观念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打破了传统的同一性哲学的壁垒,成为一种“现实实践的哲学”。

当前学界对新唯物主义的反思,虽然没有定论,但也促使更多的学者深入文本,思考新唯物主义的内涵。上述争论可以说是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和思想解读过程中出现的必然。

三、“名”与“实”之争

对新唯物主义的研究,不免要思至其哲学的根基处,对其“新”予以一个“实”的切近诠释。而对新唯物主义是“什么样”的唯物主义的解答,始终是研究马克思哲学其他问题的理论前提。

针对长期以来学界对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真精神”“不是越辩越明,而是越辩越让人困惑”的局面,吴苑华[16]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定义新唯物主义。他通过结合马克思的文本分析指认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定义新唯物主义都不确切,而实践与辩证和历史都是相通的,所以主张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卜祥记[17]等学者也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但是刘福森[18][19]则鲜明指认“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指明实践唯物主义存在的三个理论缺陷的同时,通过文本分析,他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建立上新的哲学基本问题——生活决定意识——基础之上的“新唯物主义”,不是“物质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哲学不仅创立了一种新的历史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新历史观的发现,使哲学的基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转变为以历史的观念为基础的新哲学世界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即新哲学用“历史精神”代替了“科学精神”,用历史逻辑代替了科学逻辑,并将形成了自己理论特质——“历史性思维”、“历史性解释原则”、“历史的价值评价体系”——的新哲学。

四、新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

在对“新唯物主义”进行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同时,部分学者开始思考新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解答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杨志臣,蓝强等[20]用新唯物主义理论中“现实的人”和“实践”原则,去澄明被历史虚无主义遮蔽的历史事实,解蔽被历史虚无主义“虚构”的历史,体现了新唯物主义关注社会现实的“内在之光”。康渝生[21]从人学的角度阐发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现实的个人”是新唯物主义的实际前提,从这里出发,新唯物主义突破了旧哲学的理论弊端——无论是纯粹的物质本体论还是精神因素的本原学说,新唯物主义在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中——从“现实的个人”到“人类社会”再到“真正的共同体”——内蕴着人学致思理路,阐发这个理路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真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而牟成文[22]通过引入马克思的群众观来分析“新唯物主义”之“新”,认为马克思的群众观是支撑“新唯物主义”之“新”、超越以往传统哲学的基石。

针对我国生态问题面临的严峻考验,部分学者[23][24]将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原则应用于自然观的分析,他们认为在新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自然不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等待被人征服的“自在之物”,人与自然不是如同旧唯物主义描述的主客二分的世界,而是在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在人的实践中交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对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元”自然观,尤其是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自然观和的扬弃和超越。

此外,刘临达[25]将权力关系作为理解新唯物主义的重要维度。他认为新唯物主义面向的是“人的感性力量活动”,这种感性力量“直通权力范畴”、“权力关系”,而这种权力的“对抗性”、“整合性”,显示着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指向。

与此同时,部分学者也指出了在新唯物主义研究中关注当代中国现实不够的问题。孙要良[26]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着“学院化、形式化、概念化、西洋化……片面追求学术上的形式化,对社会发展中现实突出问题缺乏热情”的问题。他呼吁学界要多关注“马克思曾经关注过的世界”,而不是关注“马克思关注世界的曾经文本”,要多关注中国的变革,为中国整体转型升级提供智慧支撑和哲学滋养。

五、结语

从总体来看,2010年以来学界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研究不断深入,从以上四个方面分析来看,近8年来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重视从新唯物主义的根基处反思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精神特质,在关于“唯物主义”的争鸣中开辟出了马克思哲学新的研究空间。二是普遍重视返回文本、返回经典,既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深入分析挖掘,又注重文本间的联系,不在拘泥于单一的文本的概念式反复诠释。三是开始突破传统限制,不断向哲学史寻找资源,让马克思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及现代哲学进行对话,把马克思的思想置于哲学史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全面的解读。四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不断激活。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当前运用新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分析当前我国现实问题的研究逐步增多,在解释现实生活中,新唯物主义的生命力得到进一步展现。

当然,关于新唯物主义的争鸣远未结束,新唯物主义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弊而不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思考。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深刻把握新唯物主义的实践特质,在研究中积极切近中国变革的社会现实,坚决防止将新唯物主义的研究引向学院化、思辨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在何处——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170周年(哲学对话)[J].哲学动态,2016(1):20-36.

[2]汤姆·洛克莫尔.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思想嬗变[J].崔晨译,夏莹译校.社会科学辑刊,2017(5):30-37.

[3]白刚.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1):10-14.

[4]崔唯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问题[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2):44-54.

[5]崔唯航.重估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1):5-10.

[6]杨洪源.思想批判与建构的具体语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再考察[J].哲学研究,2017(7):22-29.

[7]鲁品越.祛魅与颠倒:两种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根源——兼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奠基性意义[J].学术研究,2014(12):1-6.

[8]章新若.实践、辩证法与新唯物主义——对马克思哲学变革性的再考察[J].求索,2013(10):89-92.

[9]周世兴.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3-50.

[10]周世兴.“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J].教学与研究,2016(1):18-24.

[11]潘惠香.从“哲学”到“实证科学”:马克思研究立场转变的当代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48-51.

[12]潘惠香.从“哲学”到“实证科学”: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J].学理论,2015(16):75-76.

[13]牟成文.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新唯物主义”之“新”[J].学术研究,2017(8):1-5.

[14]白刚.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1):10-14.

[15]崔唯航.重估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1):5-10.

[16]吴苑华.由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走向实践唯物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本质内涵和真精神[J].理论探讨,2015(6):55-62.

[17]卜祥记,赵得生.“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划界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7(1):21-31.

[18]刘福森.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三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J].哲学研究,2012(6):19-24.

[19]刘福森.哲学的理论特质:马克思哲学不是什么[J].江海学刊,2013(2):13-23.

[20]杨志臣,蓝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历史事实[J].东南学术,2017(1):51-57.

[21]康渝生.从“现实的个人”到“真正的共同体”———新唯物主义的人学致思理路[J].理论探讨,2017(3):66-71.

[22]牟成文.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新唯物主义”之“新”[J].学术研究,2017(8):1-5.

[23]王晶雄.论新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超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1-38.

[24]潘峻岭.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0-45.

[25]刘临达.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的权力观念[J].江苏社会科学,2017(2):100-106.

[26]孙要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学习时报,2017-2-24(7).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马克思像
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唯物主义的终结与超越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对旧唯物主义之“旧”与新唯物主义之“新”的再思考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