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

2018-01-30 03:21群学君
农民文摘 2018年8期
关键词:陶侃现代人情书

陶渊明的曾祖父叫陶侃,从基层做起,一直做到东晋的大将军,晚年位极人臣,统摄八州军事——八大军区司令员他一个人兼了,皇帝特别批准他可以带着宝剑上朝。他的曾孙陶渊明却一辈子都是小官,给人打打下手,而且都做不长,三五个月就不做了,回家喝酒种菜。

但到了今天,估计知道陶侃的人,不到陶渊明粉丝的零头。究竟谁是人生赢家,还真不好说。

人生是一个长期的博弈链,很多人在人生起跑线上看似一手好牌,最后被打烂了,就是因为目光太短浅,永远只看到眼下的东西。实际上,你越觉得只有当下得到的东西最重要,就会越焦虑,越没有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用陶渊明的话说: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反过来说,人有了一个稳定的价值观,有了长线的人生追求,生活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你会发现,云开日出,俯仰自得。获得这种“稳定的价值观”,路径很多,很靠谱的一条,就是历经时间洗礼保留下来的那些经典,比如最著名的唐诗宋词。民国时候辅仁大学的学者顾随有句名言,他说: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

什么叫稳定的价值观?对于人们来说,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平等,宽容,懂得爱。

什么叫懂得爱?五代的吴越国王钱镠,是大盐商、大军阀,是个粗人,但他写了一封千古情书,一千年睥睨多少文艺青年,情书只有九个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陌上”就是田埂上,山花烂漫,意思是“春天来了,大自然真美好,我真想和你一起远足和踏青,欣赏大自然美景”。“可缓缓归矣”——但是想到你要到娘家办事,怕你没办好,还是慢慢归来,这就叫款款深情,这就叫给你爱的人以自由。这样一个粗人,其实是古今第一等的大情圣!

一个常接触那些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的诗句的人,一定是个懂得美的人,是个丰富、多元、立体的人。

在这个时代读古诗,未必对现实生活有什么直接影响,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这种“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则无疑是现代精神的本质。

(群学君)

摘自搜狐网

猜你喜欢
陶侃现代人情书
陶侃惜谷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情书》(海报)
节俭的陶侃
陶侃运砖头
智珠
大将军小细节
暖暖的等
写给电影人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