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8-01-30 04:14
中国煤炭 2018年8期
关键词:门头沟区煤炭工业遗产

范 薇 孙 超

(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市石景山区,100042;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家宏观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企业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作为传统工业代表,煤炭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北京门头沟区历史上曾是首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是支柱性产业。然而,随着2005年被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全区先后关闭了270个乡镇煤矿和250多个非煤矿山、砂石厂,实现了从灰色到绿色、从地下到地上的转变。然而,当地留下的煤矿旧址、煤炭开采设备、采煤附属设施等工业遗产却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记忆,它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如果与现代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对煤炭工业遗产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当地政府予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1 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及其价值

煤炭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能激发游客产生到煤炭工业遗产地旅游的兴趣,并能被开发利用为开展煤炭工业遗产旅游的各类元素。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煤炭开采文化,挖掘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1 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构成

根据当前我国煤炭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展情况来看,煤炭工业遗产旅游主要是由煤炭开采类文物、采煤遗址、煤炭工业建筑、煤炭工业城市(区)、煤炭工业非物质遗产几部分构成。具体来说,煤炭开采类文物主要指采煤类文化物件,包括古代采煤产品、设备。例如,位于山西太原的中国煤炭博物馆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观众揭示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成为旅游保护开发的重要资源。煤矿遗址是人类煤矿开采活动遗址,包括废弃煤矿、煤矿开采场地、采煤相关社会活动等场地。例如,北京西部门头沟区的王平镇,位列京西矿务局八大煤矿之一,虽然煤矿已经关闭,现在已经成为北京西部工业遗产旅游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煤炭工业建筑则主要是用于煤炭开采、冶炼、加工、运输等相关工序的工业厂房、矿井、建筑物、矿区之类的物质遗产。这些建筑代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历史,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煤炭工业城市是指以煤炭开采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城市或地区,例如山西省大同市、安徽省淮南市等。煤炭工业的非物质遗产资源主要是指与煤炭开采相关的书籍、工艺、艺术等资源。这些非物质遗产代表了煤炭工业及所在地浓厚的文化渊源,对体验煤炭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2 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的价值

(1)经济价值。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对煤炭企业来说,可以为其找到新的效益增长点,传播煤炭企业形象。游客在煤炭工业区旅游时可以对煤炭工业形成新的直观体验,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煤炭产品的认知和忠诚度,提高企业市场知名度。比如,与煤炭工业旅游相仿的钢铁工业旅游,首钢石景山旧厂址与门头沟新城区、怀柔、延庆等区县合作建立的首钢工业游中心,推出了“现代钢铁工业之旅”等工业遗产旅游,每年接待旅客超过数十万人,收入超过数亿元,为首钢集团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煤炭企业和当地政府对相关建筑、设备、遗址的保护开发,有效避免了拆除等二次或多次投资,如济南二机厂炼钢炉和炼铁炉处理费用较高,并需要工业处置相关技术,而通过遗产保护性利用可节约成本,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2)文化效益。煤炭企业外迁或关停后遗留的大量设备、厂房等遗迹都见证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历史,对丰富当地工业文化及历史价值非常重要。因此,对相关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对促进煤炭开采文化宣传和煤炭开采技术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3)环境保护价值。煤炭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既可以避免这些资源沦为污染环境的垃圾,又可以通过保护利用对其进行充分的生态复原,改善周边环境,对当地旅游业和城市形象非常重要。

2 北京门头沟区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现状分析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下辖的市辖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总面积1455 km2,山地面积占98.5%。门头沟区蕴藏着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岩、耐火粘土、花岗岩、大理石等,称得上“乌金遍地下、百宝满山川”。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门头沟区煤矿的储藏面积近700 km2,占门头沟区总面积的一半,是中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

由于门头沟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许多不同规模的煤矿在这里开办,较为著名的有王平村煤矿、大台煤矿、木城涧煤矿等,它们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充足的煤炭资源。按照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首都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这些煤矿面临调整转型。特别是随着京煤集团木城涧煤矿和大台煤矿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关闭停产,门头沟区将彻底退出煤炭采掘业。

这些关停的煤矿留下的工业遗产资源该如何处置?据笔者调查,当地政府和企业对于煤矿工业遗产资源并未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性开发。例如,曾是京西矿务局(现京煤集团)所属的八大煤矿之一的王平村煤矿是停产最早的煤矿。以前村民靠煤窑和采石场为收入来源,现在随着门头沟区要发展生态、环保乡村,煤窑和采石场在几年前相继被关闭,留下了大量的煤矿遗产资源。然而直到现在,这些资源仍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工业设施设备锈迹斑斑,几十年被煤炭染黑的采矿区到处是破败荒凉的景象。究其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2.1 保护和开发意识薄弱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其保护开发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具体来说表现为:首先,我国政府和社会对煤炭工业遗产存在误解。很多遗产所在地政府或企业认为煤炭工业遗产属于落后的被淘汰的物质或文化,甚至很多人将遗产资源定义为高污染、高辐射物质。其次,我国当前对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没有专门性法律,导致其保护和开发无法可依,很多资源只能被付之一炬或移除。第三,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缺少长期规划和制度保障。当前门头沟区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单纯出于经济效益考虑,没有对煤炭工业相关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分门别类及深度挖掘,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导致其保护和开发流于形式。

2.2 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性较差

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作为新型旅游项目和经济增长点,是以煤炭工业遗产为依托,但是当前这种保护性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资源的接触层面较窄,整合性较差。例如,门头沟区很多煤炭企业或煤炭工业遗产所在地没有将遗产资源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结合在一起,造成游客在这些遗产资源景点的综合体验性较差,无法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同时,很多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配套设施不完备,导致很多产品缺乏专门性设备或设施,安全问题较为明显,导致游客对相关遗产资源望而却步,影响了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的质量。

3 北京门头沟区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策略

煤炭工业遗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我国煤炭产业转型时期的整个过程,蕴含丰富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环境价值。因此,门头沟区政府和煤炭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提升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质量。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呼吁全社会参与

(1)对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详细审查登记。门头沟区政府应该积极组建相关部门或专门的煤炭工业遗产普查机构及遗产标准划定机构,对相关资源进行保护和再利用。资源登记应该对煤炭工业所遗存的建筑风格、历史材料、保存状态、分布等进行实地调研、编号、图像记录,以建立完整系统的遗存资源档案。

(2)制定专门性法规。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文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对煤炭工业遗产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并没有针对性保护。因此,门头沟区政府可参照相关法律,借鉴国际经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更加明确详尽的法规制度,并将相关内容落实到部门,平衡资源保护和开发间的关系,以法律法规保障遗产资源保护开发效果。

(3)提供资金支持。为保证遗产资源的保护效果,门头沟区政府应该将保护、开发的费用纳入到财政预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对煤炭企业或遗产保护企业提高财政政策优惠,如降低利率、减免税收等,以获得资金支持,对相关资源进行适当利用开发。

3.2 企业打造市场品牌,拓展产品类型

(1)煤炭企业作为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最主要推动力,必须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与本企业相关的工业景观、煤炭开采类建筑、煤炭产品生产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重新设计和开发。煤炭企业要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及企业特色,在煤炭工业发展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其个性内容,以旅游产品为核心,以营销为手段,努力拓展其市场影响力,打造或提高其在旅游市场的品牌效应。如王平村煤矿可以充分发挥其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和周边旅游资源,将工业旅游与观光旅游及人文旅游相结合,与百花山、妙峰山、京西十八潭以及京西古道等知名旅游景点联袂打造出极具吸引力的短线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2)煤炭企业可以和门头沟区政府、旅游机构、文化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向全国其他已经进行煤炭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兄弟企业学习,从文化创意视角探讨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模式,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例如,1953年投产的海州露天矿是当时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2005年7月,该矿因煤炭资源枯竭而闭坑破产,然后被改造成面积达20万m2的矿山主题公园。创建煤炭工业主题公园,推出与煤炭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人文项目,可以让游客获得更多的煤炭文化信息,增加文化满足感,进而形成对煤炭企业和煤炭工业的深度认知。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与游客互动的游艺项目,如让游客体验煤炭开采设备、煤炭产品加工工艺,甚至可借鉴VR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让游客在现场感受煤炭工业的历史感和参与性。总之,门头沟区煤矿企业可采用煤炭主题公园、煤炭博物馆、煤炭主题游乐园等开发形式,因地制宜,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满足游客参观煤炭工业基地的心理渴望,提高游客的工业旅游体验质量。

(3)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开发适合冰雪运动的场馆或场地。门头沟区的部分煤矿,其周边地形地貌适宜建设高山滑雪及相关项目,周边交通方便、水源好、基础设施完善,能够与周边村镇和门头沟的沟峪文化相关联,打造一个集生态修复、旅游、体育项目于一体的特色基地,实现产业“黑转白”。例如,木城涧煤矿的煤矸石山和煤仓经过整修可以建设为滑雪雪道,利用芬兰的囤雪技术改变北京少冰缺雪的现状,达到四季训练的要求,进而可以转型打造为集滑雪装备研发、滑雪文化、滑雪培训、滑雪休闲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国家级滑雪训练产业基地,特别是能够解决国家队运动员在国内备战冬奥会场地严重匮乏的现况,为国家滑雪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提供便利条件。此外,也可成为公众滑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总之,煤炭工业遗产资源改建奥运相关项目不仅对企业有益,同时所在地区的配套设施、交通、安保等相关设施也会得到提升。

4 结语

在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煤炭工业遗产资源必将成为未来煤炭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北京门头沟区政府及煤炭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从法律、制度、产品、营销等各方面入手,将煤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化处置,为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门头沟区煤炭工业遗产
门头沟区总工会机关党支部开展机关进社区共建活动
门头沟区第五届技能大赛园林养护比赛圆满结束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遗产怎么分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千万遗产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