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从江县南加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8-01-30 03:56赵详聪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7期
关键词:金属矿矿化花岗岩

梁 丰,王 浩,赵详聪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七总队,贵州 贵阳 550000)

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区,贵州省在近年来,已经发现了多种类型的金属矿床,不仅矿化类型较多,而且种类齐全。为了进一步对贵州省的矿产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将结合贵州省从江县南加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实例,对放射性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进行分析[1]。

1 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

(1)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本区域的地质勘查结果表明,本区域属于超酸性强过铝(SP)花岗岩,属陆壳改造成因。通过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本区域的金属矿产于花岗岩体内部断裂构造带中,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属于金属矿床—硅质岩脉和石英脉型两种。因此,借助U-Pb法,对本区域内金属矿进行测量,年龄值为56Ma,而本区域的矿石采用同样方法测试,年龄值为60Ma。说明黄铜矿的成矿年龄接近,通过对现场矿床进行勘查,发现黄铜矿和铀矿存在共生组合关系,而且产于同一组方向的断裂构造带中[2]。基于以上分析,综合推测从江县南加地区的金属矿形成时间大致相当于中新生代。

(2)空间分布规律。根据野外老硐观察和构造解析发现,金属矿主要集中产于北西向断裂硅化带中,其次产于北西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汇部的次级断裂及褶皱中。金属矿的容矿岩体主要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和硅化石英岩两种。矿化富集一般规律是:当花岗岩岩富含硅、碱,铝过饱和时,放射性金属含量较高,一般达22ppm。因此,本区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为金属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往往在近地表富氧的条件下,金属元素易于迁移。

(3)成矿作用过程分析。①矿源场:通过南加地区花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证明了本区的矿体直接产于花岗岩体内部断裂带,区内超酸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是金属矿的主要矿源场。②中介场:主要是通过对成矿温度、成矿流体及成矿机理进行分析,在成矿温度方面,通过俾门矿床内与成矿有关石英脉测温,大致划1个低温成矿域,5个成矿阶段。在成矿流体方面,根据矿物类型分布特点与脉石温度推测成矿流体来源于地表流体,为浅成低温热水成因。在成矿机理方面,富含U元素花岗岩,根据包裹体测温,表明成矿温度低,即对应成矿深度较浅,因此上部矿体被大量剥蚀,形成富金属矿碎屑[3]。③储矿场:本区域金属矿成矿时代较晚,首先富含金属元素花岗岩体形成初始富集。其次,来自大气中的富含O2和CO2气体参与成矿作用,通过深大断裂进入岩石内部裂隙,由于地温梯度与构造能量作用,使流体成为富含O2与CO2的热液。在热液迁移过程中通过水-岩反应,热液不断萃取矿体中的金属元素,形成富金属热液,并在特定位置发生矿物质卸载形成金属矿体。

2 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1)金属矿找矿前景的方法选择。针对本区域的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采用地质单元法进行分析预测。在进行分析过程中,根据金属矿体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已知矿床(点)和找矿标志等要素,将矿区划分为A、B、C三类。

①A类找矿远景区:地质工作程度最好,区域满足成矿条件,矿产资源潜力大,且已经有相关矿点,为金属矿矿产首选开发区域。②B类找矿远景区:地质工作程度中等,已投入普查以上工作区段,有已知矿床产出,具有一定工业开发价值。区域成矿条件较为有利,矿化标志明显,有一定的区域或深部找矿远景,可望获得中型以上规模的矿床,同时交通条件较好,投入一定的勘查后,能够开发利用的地区。

③C类找矿远景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有已知矿点和重砂化探异常分布,通过一定的地质勘查工作后,有可能发现工业价值的矿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基本有利,有较多找矿标志。

(2)施工工程见矿情况。通过本次勘查工作,在俾门-舒家湾重点工作区中共施工了13个探槽、3个钻孔并清理了1个老硐,工程见矿效果较好,在施工的13个探槽中,有11个探槽见矿,2个达到矿化,清理的老硐中矿体厚、品位高且延伸较好,施工的三个钻孔虽然见矿不佳,但证实了舒家湾断裂及其上盘次级断裂确实存在并向深部延伸。

(3)矿化类型。通过本次施工工程发现,本区金属矿与构造作用相伴随的热液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受硅质脉控制。铜矿化类型为金属矿-硅质脉型,矿化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硅化破碎带内部,主要呈单脉状、透镜状。选区范围内硅化带分布范围广,主要沿断裂分布,受构造控制,形成断裂硅化蚀变带。矿石呈块状结构,由于矿化带异常带均处在氧化带,因此金属矿的次生矿物在所有的异常带中均能见到。

(4)矿化异常分布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根据地面伽玛总量测量数据,反映出金属矿矿化带、异常带基本沿断裂破碎带分布,表明区内金属矿与构造作用关系密切,该区域上异常形态呈块状和串珠状,主要分布在舒家湾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硅化蚀变带中,整体上异常和偏高场沿舒家湾断裂展布。通过伽玛总量测量工作可知,异常主要集中在舒家湾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硅化蚀变带中,舒家湾断裂为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5)构造。本工程区域内构造活动极其强烈,区内主要存在高武断裂、舒家湾断裂以及俾门断裂等,这些断裂切割深,规模大,延伸远,能为金属矿的活化、运移、富集提供良好的运移通道和赋存空间,因此该区形成中型矿床的潜力巨大。

(6)岩体富U。吉羊花岗岩体,含U量高,活性金属多,在俾门-舒家湾金属矿重点工作区伽玛总量平均值达到37×10-6,且吉羊花岗岩体分布面积广,具有较好的金属成矿潜力。

综上分析,俾门-舒家湾工作区工程见矿效果较好,例如LD01,矿体厚、品位高,经过初步的勘查,对区内的金属矿床类型、矿化异常分布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有初步的认识,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提供热液通道及赋矿空间,岩体富含U元素,分布面积广,因此该区具有找寻中型U矿床的潜力,评定为B类找矿远景区。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从江县南加地区的金属矿进行分析,研究了其成矿规律以及找矿前景。通过本次勘查工作,并经工程验证,圈定了4个金属矿体,矿体呈透镜体状产于断裂硅化蚀变带内,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一致。估算金属矿资源量达到中型金属矿床规模。为在今后探索构造深部的含矿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金属矿矿化花岗岩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花岗岩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类的Na2O和K2O含量变化特征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复杂地层取芯技术在多金属矿区应用取得突出效果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