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希特勒与他的追随者

2018-01-30 05:12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18年6期
关键词:希特勒魔鬼才华

文/郑朝辉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恶魔,时势还能把艺术与政治扭曲在一起。

当政治大潮无情地裹挟艺术的时候,作为艺术家和艺术的追求者,是政治方向重要还是才华重要?

理想就是生命:有的选择了玉碎,成就了人格。

艺术就是生命:有的臣服于政治,为的是使艺术永续。

基于千百年来不断上演的实例,这似乎是一个永远也辩不清的议题。

20世纪上半叶,这一议题被历史残酷的演绎了一次。

阿道夫·希特勒,本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却鬼使神差地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继而让整个世界在战火中混乱了近半个世纪。希特勒的选择让世界少了一个艺术家而多了一个战争魔鬼。

利益使人贪婪;恐惧使人丧失立场,而麻木则是一种不可救药的心理盲区。

浮士德曾经将灵魂出卖给魔鬼换取青春和爱,那么那些已经在享受荣耀的艺术家呢?

阿诺·布莱克,被马约尔誉为“德意志的米开朗基罗”,他选择了后者,尽管在长达70年的艺术家生涯里他只为政治短暂地服务了10年——这也是他最为高产的10年,但却被永远地贴上了“纳粹艺术家”的标签,虽然在20世纪的雕塑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风格鲜明的作品却只能在黑市和偏远小镇中觅得踪迹。

埃米尔·诺尔德,极具才华的色彩表现大师,德国20世纪初红极一时的画家和版画家,他选择支持纳粹党,却没得到纳粹的支持,希特勒当权时,他的艺术被宣布为颓废而被禁止。他的艺术生涯大起大落,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被希特勒和纳粹理想所背叛了,另一方面他也成为了德国战后的集体心灵蓝图。

事实上,当时德国许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都倒向了极权主义,有意无意地充当了纳粹的工具。

猜你喜欢
希特勒魔鬼才华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魔鬼也温柔
魔鬼鱼,翻啊翻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
刺杀希特勒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
英国曾计划劫持希特勒
希特勒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