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卡而却卡铜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2018-01-30 17:38郭桂兰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5期
关键词:岩群水口北东

郭桂兰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

该区作为特提斯洋偏北区域活动陆缘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发育陆缘弧,同时还发育弧盆系,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均有分布,且保存相对完整,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形成大型矿田的地质构造背景条件[1]。该区区域上经历了四大构造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具不同的构造-岩浆-成矿地质背景。

1 地层

该区主要地层有金水口岩群(古元古代)在普查区偏北方向及南侧区域上零星分布,以及滩间山群(寒武-奥陶纪)群,盐酸盐岩分布在其上部,基性火山岩分布在其下部,世鄂拉山组(晚三叠世)在山坡前缘以及卡而却卡沟口区域零星分布,与金水口岩群(古元古代)呈现不整合接触的状态。主要有夹火山角砾岩和安山岩与玻屑晶屑角砾熔凝灰岩(流纹质)岩石所组成[2]。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山前谷地区域,主要由粉砂、亚粘土、冰碛泥砾等共同所组成。

2 构造

区内主要为单斜地层,构造不发育,向北东方向进行倾斜,总体呈现北西-南东向展布。由于构造作用导致某些地段呈现南西方向倾斜[3]。区内断裂构造呈现北东向及北西西向展布。

2.1 北西西向断裂组及其特征

北西西向断裂为该区的主要断裂特征,存在很多相互平行,主要由被西西向断裂组成,向130°~160°进行展布,向北东方向进行倾向角度在50°~70°范围,展布方向上呈现平移断层切割(北东向),存在明显的多期次活动特征。金水口岩群(古元古代)以及花岗闪长岩(中三叠世)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三叠世)是断裂间的主要地层及岩体,滩间山群(寒武-奥陶纪)在一些地段中出现。区内存在非常突出的断裂挤压,主要呈现压扭性特征,区内主控矿构造即为该组断裂。

2.2 北东向断裂组及其特征

该区野拉赛一带北东向断裂比较突出,与北西西向断裂进行比较,其规模结发育程度明显较小,有断层破碎带(10m~50m)在断裂中形成,间隔性劈理在周围花岗岩中发育,呈现305°∠65°的断面产状,主要为脆性逆断层。

3 侵入岩

(1)中三叠世侵入岩。在区内非常具有非常突出的中三叠世岩浆活动,发育有很多的侵入岩,岩性主要为浅肉红色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灰色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肉红色中细粒),与成矿存在紧密联系的为灰色花岗闪长岩以及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粗粒),侵入体中发育明显的暗色包体,同时具有熔融状态,具有非常突出的流动变形特征,显示岩浆混合作用比较突出。也是区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以至于各种包体在岩体中广泛发育,同时其熔融特征比较明显,能够变形流动,滩间山群(寒武-奥陶纪)与二叠纪侵入岩是其主要的围岩特征,晚三叠世侵入岩在其中进行侵入,同时存在较为突出的破坏与吞噬情况,和围岩呈现界线清晰的侵入关系。

(2)晚二叠世侵入岩。钾长花岗岩(灰白色中细粒)以及含石榴石二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细粒)是晚二叠世侵入岩的主要岩性特征,在岩石空间位置上表现为同心环状分布状态,因岩浆作用在印支期的破坏与后期阶段的改造作用的影响,破坏了其完整性,呈侵入关系接触于围岩滩间山群(寒武-奥陶纪)与金水口岩群(古元古代),同时还存在一些断层接触的关系。前者较为清楚,存在非常突出的接触变质与岩枝穿插等特征。金水口岩群是其主要的围岩,但其存在很多形态,及大小规模不等的大型捕虏体,并在眼体重进行散步,在岩体上部呈现顶垂体形式进行漂浮。

(3)晚三叠世侵入岩。晚三叠世阶段没有了强烈的岩浆活动,主要英云闪长岩(灰色中细粒)以及石英闪长岩(深灰色中细粒)和闪长岩(深灰色)所构成。

4 变质岩

区内存在明显的多旋回构造演化特征,因此,区内发育非常多的变质岩,同时这些变质岩在其后期阶段,受到程度不一的的变质作用改造,不仅存在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与吕梁期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绿片岩相变质岩系(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与加里东-海西-印支期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还发育绿片岩相动力变质岩系(不同构造层次动力变质作用),与印支期以及加里东期和晋宁期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5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结晶基底在古元古代时期形成,同时历经一个多旋回长期次的构造演化过程,受其影响区内的铜、铅、锌、铁、金等多金属矿与该区构造-岩浆-变质演化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区内的主要构造岩浆旋回主要为中生代和晚古生代两个时期,区内成矿与之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矽卡岩型-热液型成矿类型是该区主要的铁多金属矿类型,铁多金属矿与铁锌矿和铁铜矿是区内的主要矿种组合,并呈现成群分布的特点,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的影响非常突出,由于该区深大断裂(昆中)以及次级韧脆性断裂带(北西向)活动的长期影响,造成深层岩浆活动比较突出,导致热液疏导系统和聚、容矿空间在此区域上形成,为区内成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昆中断裂,不仅活动时间长而且深大切割,具有非常大的延伸,对该区岩浆岩以及区内地层的活动空间与展布方向控制明显,区内矿产均受其控制。北东向以及北西向次级断裂在与东西向主构造相互交接的区域上,对橙卡昂提供了非常有的容矿空间。

6 结语

综合认为,该区的找矿前景非常优越,尤其是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成矿系列对该区找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类型是今后的主要的找矿类型,对于中酸性岩体边部凹陷带区域应当加强寻找,主断裂及次级断裂及斑岩体的研究,另外区域上对与泥盆系岩浆作用有关的钨锡矿和金水口岩群地层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以及祁漫塔格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与早中泥盆世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矿也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岩群水口北东
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完成增容改造和并网发电
东天山星星峡地区星星峡岩群的划分、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张北—围场地层小区红旗营子岩群变质岩时代及接触关系探究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太古宙:岩群之诗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水口、水口环境与风水(下篇)
千年沧桑话水口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光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