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思路研究与讨论

2018-01-30 17:38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岩土勘查

王 斌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735000)

工程的开发是一个大工程,或多或少都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当前又由于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单位为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环境保护问题上受到极大的威胁。地质灾害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环境遭受迫害对人们的生活更会带来极大的不便与不利,因此在岩土工程开发的过程中,重视环境治理和加强工程的管理对灾害防治至关重要、不容忽视,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岩土工程事业的发展和造福人类。

1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种类介绍

(1)滑坡。滑坡形成的原因众多,主要是由于河流冲刷、地震、地下水活动和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从而使斜坡上的土体岩石顺坡度滑下的一种现象,在岩土工程开挖过程中,如果挖破脚和蓄水排水工作落实不到位也会造成滑坡。在大多数情况下,滑坡一般在江、河、地势高的峡谷地区、山区公铁路边坡较为常见,这些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治理。

(2)崩塌。崩塌是由于陡坡上的岩土体有裂缝分割,导致土体根部是空的,这样便会由于失去稳定性而使部分土体发生折断或者局部移滑从而脱离母体,出现向下倾倒、翻滚和堆积的现象。而造成崩塌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挖掘矿产资源、开凿道路、修建水渠等强烈震动的情况发生。

(3)泥石流。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长期降水冲刷导致山坡上的泥土发生松动,从而导致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洪流汹涌而下,这是一种具有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弃石和对森林树木乱砍滥伐等导致的。

(4)地面变形。地面变形主要有三种,即地面沉降、塌陷和出现裂缝。当前我国发生地面变形的城镇很多,而引起地面变形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第一是对地下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所导致的;第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导致的;第三是对地下水大量抽取所导致的。

2 造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因素

(1)地形地貌因素。在影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纵多因素中,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可见一斑。根据专家的有关数据表明,地形地貌对岩土工程地质危害的影响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而且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在进行岩土工程时要综合考虑该地的地形地貌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又强制进行岩土工程施工,那么最终必将会导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可以说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因素,其有着很大的不可估算性,但是其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考虑岩石工程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时不能将自然因素忽略掉。同时,由于我国科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天气情况越来越不稳定,而天气气候作为岩石工程地质灾害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对环境问题而言关系重大,更应该加以重视[1]。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可控制的因素,但同时对灾害的形成又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日常生活中,影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开矿、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这些行为都会使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受到损害,而且岩石本身是有一定压力的,这样无疑推动了岩石原有状态的打破速度,进一步增大岩石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地质灾害如果在自然条件下没有外在推动因素是很少会发生的,因此发生地质灾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施工和过度开采所导致,人为因素可以说是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影响因素。

3 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讨

(1)加强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加强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不仅是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关键,同时也是岩土工程能够得以正常开展的固本之基。因此为了做好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水在自然状态下的分布情况。这时要求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前,对地下水的状态分布要做一个全面而仔细的调查,从而保证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不影响工程的基础部位,确保施工的正常性和建筑物能够处于正常的环境状态下[2]。②了解地层结构和岩土成分情况。这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地下水位的特点变化、特性和活动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并对这些调查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免突发状况的发生。③查找相关资料。要想做好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除了实地调查以外,为了排除意外因素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去查询有关地质环境的书籍资料,从而分析实地考察中没有发现的又可能会产生的潜在灾害隐患,进而得出一个全面的地质勘查报告。

(2)加强对先进科学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当前我国在各方领域的科学技术都已经有了明显程度的提高和瞩目的成就,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更应该学会利用身边的现有技术资源。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集合地质环境影响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和研究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止的先进科学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手段,同时还可以利用当代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设备,对岩土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进而减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3]。

(3)加强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问题,除了在技术上和施工时要有所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重视预防保护工作。因此为了做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选择在生物防治上重点进行,其主要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种草护坡等。加强生物防治工作应该作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对策之一,相关部门应该对生物防治策略给予高度重视,并且真正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生物防治的优势。

4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处理好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完善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应该对此问题提高重视度,不断探索防治的新技术和方法,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保证灾害防治工作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综上,相信通过努力,不仅岩土工程能够高质量快速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能得到很好改善,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岩土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