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发热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30 07:31彭旦明杨词平伊凡王小青赵诗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鳞屑凉血银屑病

彭旦明 杨词平 伊凡 王小青 赵诗云

(1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南昌330046;2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江大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南昌330029)

寻常型银屑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其表皮反复出多层白色干燥鳞屑,病程长,医疗费用高,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医学界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应用中药蒸汽产生的可控发热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患者共33例,为2015~2017年在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均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但脱落病例3例。其中30例入选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平均约35.6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约5.6年;接受治疗时间在秋季11例(9、10、11月),冬季12例(12、1、2月),春季 4例(3、4、5月),夏季 3例(6、7、8月)。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2]相关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皮损面积在25%以内,近1个月内未接受系统治疗,未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精神病等疾病,自愿参加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坚持治疗。

1.4 排除标准 患有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1.5 治疗方法 患者均于治疗期间接受凉血解毒汤(主要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紫草、大青叶、金银花等)蒸汽发热疗法,实施热疗3次/周,连续3个月。相关指标每个月检测1次。发热疗法实施方法:将中药凉血解毒汤加入控温蒸汽熏蒸床的热水中,形成温度可控的中药热蒸汽,温调节蒸汽温度50~53℃,整个发热疗法实施约1 h。当熏蒸床内温度达到37~40℃时让患者进入,同时将连续测温记录仪温感器含于舌下,持续记录体温,维持体温上升1.5~1.8℃,即体温保持在 38.5~38.8 ℃约 40 min,密切关注患者发热期反应以便进行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离开熏蒸床后卧床休息约1 h。治疗注意:治疗前2 h内不能服用降压药、注射胰岛素等药物,发热期患者汗多应补充水分,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外用药,饮食忌辛辣刺激及鱼虾蟹等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忌烟酒、熬夜。3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1.6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皮肤状况,按改良PASI评定积分[4]。皮肤红斑、浸润、鳞屑、皮损面积评分按0~3分、瘙痒程度评分按赵炳南[5]的0~7分。

1.7 疗效判定 据根治疗后改良PASI积分下降程度判断疗效,将疗效评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痊愈:疗效指数改善≥90%;显效:疗效指数改善70%~90%;有效:疗效指数改善50%~70%;无效:疗效指数改善<50%或加重。同时观察记录皮损单项症状的评分及改善时间。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

1.8 不良反应 记录不适症状及出现的时间、是否服用其他药物、能否恢复等。患者停药3个月后随访是否复发。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热疗法治疗前后改良PASI分及瘙痒积分值比较 治疗30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70.00%;治疗1个月后,患者瘙痒积分、改良PAS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3个月后,患者瘙痒积分、改良PASI积分继续显著下降(P<0.01)。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改良PASI分及瘙痒积分值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改良PASI分及瘙痒积分值比较(分,±s)

注:经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

时间 改良PASI积分 瘙痒积分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13.37±2.02 9.69±1.97*6.89±2.16*4.26±2.36*4.53±0.95 2.98±1.16*1.95±0.87*1.06±1.15*

2.2 治疗前后皮损各项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1个月后,发热疗法对改善鳞屑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 2~3个月后,发热疗法对改善红斑、鳞屑、浸润、皮损面积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在鳞屑改善作用强而快。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经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

时间 红斑 鳞屑 浸润 皮损面积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2.39±0.89 1.78±0.64*1.26±0.72*0.85±0.31*1.65±0.46 0.86±0.35*0.61±0.52*0.31±0.43*1.76±0.52 1.26±0.59*0.91±0.51*0.46±0.58*3.00±0.39 2.58±0.41*1.97±0.52*1.36±0.63*

2.3 治疗期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期约20 min内会感觉呼吸不畅、闷热难受等不适症状,但离开熏蒸床后症状渐渐消失;有个别患者当发热超过39.0℃后,出现胸闷、头晕头痛欲呕、口角麻木等症状,降温后症状渐渐消失;1例患者在进入熏蒸床前服用降压药,结果发热疗法治疗过程中出现降压过低,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2.4 随访复发情况 停药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共有4例复发,究其诱因1例可能是因为熬夜,另1例可能是连续1周工作加班过于疲劳,还有2例可能与食用鲫鱼、虾蟹有关,其余26例未复发。

3 讨论

银屑病的病机复杂,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分为“血瘀、血燥、血热”等证型。目前认为“血瘀”这一病理状态贯穿银屑病始终,是影响发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因素[6~7],发热疗法的凉血解毒汤中桃仁、红花、当归均能破血逐瘀、活血化瘀,配以紫草、大青叶、金银花凉血清热解毒,可清血中之热毒:诸药合用可达到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的功效,从而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状况。发热在临床上常见,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一个症状,它由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刺激机体白细胞等产生内生致热原,后者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进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认为其是病理性产物。但由于发热是机体经长期进化发展形成,有学者认为它属于自然疗愈的一种应答反应,除了公认过高的发热(>40.0℃)有害于机体之外,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以及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这些都有利于患者抗病能力提高。如何利用机体发热促进疾病好转,这是一项新的课题。

人体体温是通过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来决定的。通常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肌肉和肝脏,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和血管,借汗液的分泌蒸发,通过辐射和传导来消散热量。采用人工蒸汽发热疗法将人体置于温度可控的热蒸汽环境中,通过身体不断吸收热能促使体温高于正常体温37℃,肝脏进行着强烈的蛋白分解代谢,产热增加,而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机体无法有效散热则导致身体发热,这种物理性发热时间及程度可人为控制,故较为安全。

热蒸汽可促使血管扩张管壁软化,加快药物的皮肤渗透,促进药物的皮肤吸收,加快血液循环,为各组织器官、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分,改善银屑病患者长期处于炎性反应状态导致微循环及代谢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1]杨洪浦,干建强,蔚志仁,等.新银灵颗粒治疗新发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5):281-282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63-76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6-277

[4]孙丽蕴,陈凯,邓丙戌,等.凉血活血胶囊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1):16-18

[5]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200-204

[6]谢欣,田凤,宋潇,等.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7):89-91

[7]杨素清,史喜文,安月鹏.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的四维整合理论病机学探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1):202-204

猜你喜欢
鳞屑凉血银屑病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鳞屑程度与维吾尔医体液(helit)学说关系△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