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8-01-30 07:31张家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补阳神经功能脑梗死

张家林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民医院内四科 淮滨464400)

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变性坏死,影响脑部神经功能,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易诱发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1]。临床上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其中西药虽见效快但毒副作用大,易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而单纯中药治疗周期长,见效慢。研究表明[2],中西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避免单一用药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以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4例。研究组男43例,女31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5.2±5.3)岁。参照组男41例,女33例;年龄 56~73 岁,平均年龄(65.6±4.9)岁。所有患者经CT或MRI检查,均符合关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 两组均给予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及抗凝、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神经节苷酯(国药准字H20066833)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国药准字H20046388)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进行稀释,静脉滴注,1次/d。

1.2.2 研究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康复技术疗法。补阳还五汤方剂组成如下:黄芪40 g,赤芍、川芎、当归各15 g,红花、地龙、桃仁各9 g。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150 ml,1次/d,1剂/次。神经康复技术内容包括:(1)确保病房环境安静、清洁卫生;(2)指导患者语言训练和肢体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设计、床上活动训练、辅助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训练。训练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并预防并发症;鼓励患者加强练习,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NIHSS分值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为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NIHSS评分下降小于17%;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NIHSS评分下降18%~4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IHSS评分下降46%~90%;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下降91%~100%。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临床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B a r t h e 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研究组组别 n N I H S S治疗前 治疗后7 4 7 4 t P 3 5.6±4.8 3 6.3±5.1 0.8 6>0.0 5 2 4.8±3.1 1 8.4±3.2 1 2.3 6<0.0 5 5 1.2±1.3 5 1.7±1.8 1.9 4>0.0 5 7 8.8±1.7 8 4.2±1.6 1 9.9 0<0.0 5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由于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易引发偏瘫、痴呆、运动或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临床治疗脑梗死以西药结合中医康复疗法为主,其中康复疗法常采用针灸治疗,而中药在康复治疗中的调理作用和辨证施治未得到有效应用[4]。

临床研究认为[5],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和语言训练时,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补阳还五汤为理血剂,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其中黄芪为君药,益气补血;红花、赤芍、桃仁、川芎协同当归活血祛瘀;地龙疏经通络[6]。诸药合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溶解血栓,修复破损的血管内壁,达到降压降脂的目的。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效果颇佳,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艳琴,刘斌,李世英.急性脑梗死病因分型及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7):1247-1252

[2]于昉.中西医结合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87,89

[3]曲方,刘保印,何凡.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8):655-659

[4]何平.针灸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继发呃逆19例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9-69

[5]陆春光,谭秀芬,李东永.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5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3):13-15

[6]赵梅青,季晓东.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04-1304

猜你喜欢
补阳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