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2018-01-30 07:31李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松解术足踝患侧

李营

(河南省驻马店段庄孙全贵骨科医院 驻马店463000)

人体的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踝关节属滑车关节,可沿通过横贯距骨体的冠状轴做跖屈及背屈运动,一旦发生损伤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现阶段临床治疗足踝部损伤的方式主要为手术结合术后康复训练,但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在足踝部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实施关节粘连松解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41例行手术治疗的足踝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2.6±4.8)岁;跖骨骨折21例,跟骨骨折8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11例,双踝骨折1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关节屈伸锻炼以及适当的负重练习,在此基础上应用关节粘连松解术。

1.2.1 中药热疗 热疗方剂采用软坚散结洗剂和活血散瘀洗剂。软坚散结洗剂组成:生天南星30 g,王不留行20 g,木鳖子、白蔹各15 g。活血散瘀洗剂组成:赤芍、川红花各20 g,大血藤25 g。对切口愈合良好、皮肤条件好,能够耐受高温的患者采用中药热敷;对皮肤状况差、无法耐受高温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中药热敷:药物打碎后,用75%酒精浸泡3 d封包,将中药奄包蒸至50℃左右,置于患者患侧踝关节处进行热敷,垫放棉垫保温,1次/d,20 min/次。中药熏洗:药物加水2 500 ml煮沸5 min后暂停加热,患者取仰卧位,将其患侧踝关节对准熏洗窗,离药液相距30 cm进行熏蒸,水温降至适宜温度后将患侧踝关节浸入药液中,1次/d,20 min/次。

1.2.2 关节松解 关节松解分为早、中、晚三期。(1)早期:为患者拆线前,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主。自足踝部向上依次揉捏推压至小腿处;由足背向足底有节律地上下滑动损伤部位邻近的小关节,注意避开损伤部位;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胫前肌以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患者俯卧位,足踝自然垂于床边,医护人员两手分别握住患足和患侧踝关节上方,缓慢背伸踝关节。(2)中期:为术后3~7周,X线检查有骨痂形成,以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为主。反复多次揉捏患者踝关节、小腿、足背;牵拉跖趾关节、踝关节;握住患侧踝关节,有节律地前后抖动踝关节。(3)晚期:为术后8周后,以牵拉、抖动踝关节为主。弹拨患侧跟腱;有节律地滑动损伤部位邻近小关节及跖骨、距骨、跟骨等;在患侧踝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进行各方向的主动运动或阻抗运动。

1.2.3 冷疗 松解治疗后用冰袋对患侧进行冷敷20 min左右,直至皮肤感觉轻微麻木,1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跖屈和背屈活动度以及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关节跖屈、背屈活动度以及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踝关节跖屈、背屈活动度AOFAS踝与后足功能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踝关节跖屈、背屈活动度AOFAS踝与后足功能比较(±s)

A O F A S踝与后足功能(分)治疗前治疗后时间 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踝关节背屈活动度(°)t P 2 1.3 3±5.1 2 4 0.1 1±5.2 4 1 6.4 1 4 0.0 0 0 1 2.4 5±3.2 1 2 6.3 2±4.1 6 1 6.9 0 2 0.0 0 0 3 7.4 8±6.0 5 6 3.0 8±6.2 8 1 8.7 9 8 0.0 0 0

3 讨论

足踝部解剖结构复杂,肌肉、肌腱组织较多,韧带结构复杂,且关节活动度较大,因此该部位的损伤是临床发生率最高的疾病[2]。西医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足踝部损伤的主要手段,但术后需经过长时间的固定,患侧关节活动严重受到限制,极易出现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影响预后[3]。如何解决足踝部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关节活动障碍是现阶段康复治疗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4]。

本研究在西医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足踝部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实施关节粘连松解术以改善和预防患者术后关节粘连及肌肉萎缩等不良情况。在手法松解关节前对患侧行局部中药热疗,通过生天南星、王不留行、木鳖子、白蔹、赤芍、川红花、大血藤等多种药物共同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有效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关节紧绷[5]。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手法松解治疗,对踝关节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松解后进行冷疗能够有效缓解松解治疗后的局部水肿或出血,避免关节组织再次粘连,促进患者关节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所有患者关节跖屈、背屈活动度以及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说明足踝部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实施关节粘连松解术,康复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向映霞.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4):80-81

[2]王昭.中医正骨松解手法用于踝关节术后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6):66-67

[3]杨光毅.中医正骨配合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5):93-94

[4]潘宏赵.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方案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5,35(2):148-149

[5]吴祥.踝关节骨折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61-62

猜你喜欢
松解术足踝患侧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研究
儿童足踝部复合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护理27例
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