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教育的再认识

2018-01-30 13:34许晓丽
考试周刊 2017年45期
关键词:学习观改变有益

许晓丽

摘 要:如何让外语教育更加有效,一直是我这几年来经常思考的。直到听了张连仲老师的讲座后,我才开始重新思考对英语教学的定位。张老师提倡的不仅仅是有效,更是有用且有益!如何在现今的社会中培养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才,才是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让英语教育变的有效、有用、有益!

关键词:有效;有用;有益;改变;学习观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英语教师不应该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还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呈现教学知识,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并最终让他们获得成长!在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对英语的认识要有突破,作为教师,更要改变三观,更进一步!

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

张连仲老师说,我们是“先生”,我们比学生都先生了几年。很多的孩子在幼儿园开始就在学习英语,可是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孩子们就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作为“先生”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是很可悲的!很多父母都这样跟孩子说:“把英语学好是很重要的,不掌握英语就是未来的文盲。把英语学好就能出国留学,找到更好的工作。”家长的这些话常常让我反思: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一、 改变语言学习观

教育者应该具有大视野,应把微观课堂与人的终生发展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更要超越英语,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更要辩证的看待语言学习观。要让学生持续性地感兴趣,要让学生有Yes, I can.的感觉。Language is a life skill.当今社会不缺英语的好学者,更多缺少的是能和国际交流的人才。在张老师的讲座中,讲到了一位来自山东的“铁嘴钢牙”外交官,那就是李肇星。他被美国传媒认为是“强硬派”。他对外说:“我的英语可能有山东味,但是你们必须listen to me,我来自孔子的故乡,我讲的是两千年前的英语。”张老师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必过分要求字正腔圆的口音,我们要通过改变学习观来为祖国培养能与国际交流的人,学英语后能够有效进行思维表达,来评论中国的故事和观点。现如今的中高考也是向着这个要求,考试命题内容要从考出学生的合格性、等级性的限定中跳出来,力求兼顾能够有利于学生发挥爱好特长、服务于学生的优势展现,兼顾题目的开放性、时代性、基础性。改变语言学习观是势在必行!

二、 改变课堂教学观

大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如果今天我们照过去的方式教,那就是剥夺我们小孩的未来。”我们现今课堂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有用性,也就是对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从关注有效(教师行为和外在目标)到关注对学生学习的有用(学习和思维能力),再到关注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有益(素养和品格)。

1. 改变课堂教学观需强调语用

现如今课堂教学以及做题的方向都在强调语用功能。单选题占分比将越来越少,这样更加强调语法在语境下的使用价值。正如《新概念英语》中,我们不仅是阅读背诵这96个小故事,在小故事后的题目中,传递了语言学习概念和信息,在做多选题的时候,这些题目让学生学会了choose, make choice,从语法的grammar to grammaring。这对中国的大多数孩子来说,现在追求的是用学会的语用结构做更多事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多提倡语用功能!

2. 在课堂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首先,对阅读教学,要读文本,不只读文字,要读语篇,不只读语言,不要单一的咬文嚼字,不要总想着清扫新单词、句子的含义以及语法功能;其次要区分文体;再次要识别主题,要弄清楚考查的能力:读信息要点、读主旨大意、读思维逻辑,要用自己的思维,不要自己的观点。美国结构主义学家哈里斯认为,语言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已定的链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语篇中存在的各种逻辑关系,从而让学生学会从语篇的角度来整体把握语言知识,人物发展等语篇编排的谋篇布局。

三、 小学阶段——改变教学评价观

小学阶段是教学英语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正確的认识。如果我们没有在教学中揭示语言的美好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生动的语言去肢解再让孩子咀嚼的话,这样的语言学习只能看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1. 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再认识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初步预感和思维能力的启蒙培养,锻炼孩子在语境在的自然反应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尝试使用的积极性。我们应将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着重语体验性活动(参与、体验、多媒体、多种互动、表达训练)激发孩子们潜在的思维能力训练。张老师讲述了某所学校将情景剧排练作为孩子期末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们表演舞台剧,其中一个孩子负责演一朵会打开的花,在故事的安排中,需要打开开关使之绽放,张老师不解地问:“负责开花的孩子也能通过考核?”这位学校的老师的回答是:“当然通过,孩子运用了listening ability,知道什么时候将花打开,他能听懂是前提。”

2. 小学外语教育的“四字”经

小学外语的“四字”经中,很好的表达了以上观点。首先是蒙,启蒙的蒙,我们要做到启而不发。张老师说也可以理解成第一声,让孩子蒙一下,允许孩子犯错。第二是情,情先与理,我们也可以理解,先讲语境后看语法。第三是行,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要以活动为主,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第四是成,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要让孩子们感受到Yes, I can.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全程听完张连仲老师的讲座,顿时受益匪浅,张老师用贴近我们教学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让英语教育从有效走向优效,使之有用有益!知不足方能进步,我们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那看不见的潜力和创造力一一激发,让我们把风筝放飞在有限的天空中,让那些有翅膀的小鸟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飞翔!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观改变有益
独处有益
烘焙有益心理健康
做有趣有益的游戏
新环境下高中英语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论语》学习观综述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基于人才成长的高职大学生学习观研究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静坐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