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初管理初探

2018-01-30 02:44王宇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5期
关键词:初探管理

王宇

摘要:创业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付出无限的努力。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要成就伟大的创业梦想,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多人形成合力,组成一个团队。创业团队的出现适应目前激烈的市场环境,只有一个创业团队的“养成”才能实现整个团队的梦想。创业之初,组建了团队以后,还需要制定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战略,这些在创业之初都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创业之初;管理;初探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087-01

2015年初,“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13次提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经济新常态”。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跻身挺进创业大军,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大家也意识到,创业需要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好的创业团队、好的企业文化、好的营销手段。

一、创业团队的养成

是否持有公司股权是衡量创业者与打工者的本质区别。对于创业者来说,通常先投入资金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然后才能从企业未来的收益中获得回报。根据创业背景的不同,创业团队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个人创业

个人创业对应的是一种自由职业的模式,既不增加社会负担,又能够做自我感兴趣的事。很多智力型、创意型、咨询服务型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这种类型。个人创业最好能有相对稳定的产品或服务接收方,这样便于创业者个人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并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

2.单独创业

单独创业是指公司由一人独自投资发起成立,但并不意味着做个体户式的创业。这种创业的前提是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高,具有所进入行业的行业背景与人脉,初期创业者能够完成主要的业务工作,能够快速招聘到所需的员工,毕竟公司要进一步发展,员工的力量将至关重要。单独创业的优势是企业决策简单,把股东潜在分歧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单独创业的弱点是创业资源有可能不足,决策容易错误,也容易导致独断专行的弊端。

3.合伙创业

合伙创业是当今创业的主要形态,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组织化运作的企业,组织能高效运作的合伙人团队,使每个人的能力发挥最大化,从而发挥协同互补效应。合伙创业的关键是合伙人中的领导者,领导者是一个合伙制企业的灵魂。且创业团队只能在一个核心下开展工作,有多个核心的创业团队是不稳定的。这一方面即是股权构成的比例问题,领导者必须绝对或相对控股,这样才能保证核心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对领导者领导力的考验,领导者的业务能力并不一定要绝对突出,但是作为团队领导者,其人格魅力、感召力和坚持态度必须是所有创业者中最突出的,这样才能真正凝聚整个团队的力量。合伙创业的优点在于能力互补且风险共担,创业合伙人都具有促进企业成功的不同方面的关键能力,这也是合伙的前提。同时,合伙人必须要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价值观。

4.融资创业

融资创业在创业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今天相对容易实现。这种方式本质上从企业设立之时起,其创业团队便由两部分共同构成:一是只投入资金的投资者,二是全身心投入的创业者。对投资者来说,未来的最终期望是升值突出。对创业者来说,通过投资人资金的引入能帮助其尽快实现创业的梦想。这种模式通常对创业者有非常高的行业背景或者独特创意的要求。优点是能有效降低创业的风险和个人经济的压力,但缺点是公司发展步伐與决策收投资者的影响很大。通常这种企业需要保持快速的发展步伐,一旦脚步放缓,则很有可能导致双方严重的分歧。

创业团队的组建很多时候是渐进明细的过程。所以企业在创立之初,便要考虑到今后的股权变更与扩展问题,有意识地考虑今后团队的变化,并预留部分股权空间给未来的优秀核心人才或者关键的资源引入。当然这种扩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新人或资源的加入一定能给企业带来或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距今不到30年的时间,但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及理论对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也是创业公司起飞的关键。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可以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来说。

精神层面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确定企业的愿景、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重要指导。

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是规范和管理企业的重要标准。又可以分为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和企业风俗。企业制定的各项用人制度,能保证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行为层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的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直接影响。高级管理者带头做榜样,为员工树立良好的典范,从而激励员工产生上进的行为。

物质层面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精神层的载体,往往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主要包括企业的办公环境、雕塑、内刊、宣传栏等一切可见的能够体现公司文化的东西。

三、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战略就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现有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任务和总体战略,分析现有企业文化的差距,提出并建立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企业的发展要想走上快车道,就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低成本战略通常非常有挑战。低成本往往是规模化效应带来的结果,大规模生产对于初创企业是未来而非现状,所以通常不现实。初创企业除非能以更低的成本,做出市场上不合理高价产品的替代品,既具有性价比,否则很难快速建立低价的优势。

差异化是和创新紧密相关的战略。差异化要求做出与众不同的,能带来独特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只是创业企业成立和发展的机遇所在。尤其最近20年来的互联网时代,大量的有别于传统时代的产品和服务被创造出来,带来市场一轮又一轮的洗牌,本质上都是市场差异化迭代的产物。

聚焦是特别适合创业定位的战略。企业初创时,时间、资金、精力等各种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都非常有限,一定要专注于做最有价值的工作。现在市场上成功的企业,往往在创业之初都能体现出专注且小而美的特征。

当今时代是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即VUCA时代,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敏感性。突出地反映在战略周期不宜过长,计划经济时代那种5年甚至10年的长周期计划在当今时代已经很难适应。建议5年以上的目标,更多的是以愿景和使命方式体现,创业者需要更加关注1-3年的中期战略,以及每季度或半年的短期目标。

猜你喜欢
初探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