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的确定及应用研究

2018-01-30 02:44刘亚红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5期
关键词: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刘亚红

摘要:财务工作的展开成效是确保事业单位的运转能达到预期的关键,本文将首先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的记账基础和依据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内容重点研究会计的记账基础及内容的确定办法,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确定;应用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87-0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展开也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必须能针对这些单位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来确保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开展能更好的规避和控制风险。结合这些内容,针对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的确定方法和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在介绍会计记账基础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展开论述。

一、事业单位会计记账基础相关概念及内涵

我国事业单位的运转应能在为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服务或其他公益性服务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并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務管理部门来完成财政支出及会计方面的工作。对于这样的需求来说,事业单位并不是独立于市场经济存在的,而应加入到市场竞争之中来,只有这样,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更为和谐,人们的生活也能更有保障。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事业单位特性确定具体的记账基础,并将记账基础应用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转过程来说,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将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渠道,也有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而为了达到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合理分配支出的目的,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笔业务账单都应被作为记账基础的依据。在这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将管理重点放在对国家财政拨款的记录上,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展开的透明度,提升社会公平性。

二、确定方法

会计业务操作中包含了大量的会计科目、账目等,但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这些内容并不一定全部适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在实际工作开展之前确定会计的记账基础和内容。本文主要对权责发生制及收付实现制进行介绍。

(一)权责发生制

从定义上来说,权责发生制主要是指在收入费用时应确定这一项收入是否属于应收账目或是否具备得到收入费用的权力,已经支付的费用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支付费用的责任与收入费用的权力都应被计入同一时期的会计账目之中。在后续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这些内容将被作为具体的核算依据。通过这种方法的应用,同一时期的账目支出将能更迅速的抵消掉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而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的效率。

对于具体的应用范围来说,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公益服务、商品销售、员工薪资等都可以通过权责发生制来完成会计记账工作。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权责发生制能有效简化不同部门之间核算工作展开的复杂性,同时也能减少财务工作人员在费用账单核对过程中的工作量,进而达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效率的目的。

(二)收付实现制

相比较来说,收付实现制的应用方法要比权责发生制简单的多,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来完成会计记账工作的。在对收付实现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的财务人员应注意具体收取现金的数目以及现金的真伪,并对支出现金的数目进行核算,确保会计账目的准确性。

由于现金业务并不能完全代表事业单位的盈亏情况,因此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有限的,结合现状来说,这一类账目和成本核算主要应用于事业单位人员费用及内部物资购买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之中。通过收付实现制的应用,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零碎账目将能得到更好的记录和管理,进而确保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的展开能在全面性上满足要求。

三、应用策略

(一)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的应用

结合我国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性,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可以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收入核算。财务人员可以结合相关的收据凭证和现金使用凭证来完成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应确保记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此来保证通过会计记账账单能针对事业单位的现金流动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由于长期的缺乏内部控制,我国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存在大量因为其内部原因而导致的财务风险,结合收付实现制对事业单位现金流向进行管理,相关人员将能更好的分析出事业单位内部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2.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确保事业单位的运转能在经济效益上满足需求的关键,由于收付实现制是在现金指标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这一记账基础的应用能有效预防预算的抄表,同时,收付实现制工作量较小,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更具效率。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也存在以下缺陷:

1.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采用了物资集中采购制度及财政拨付资金集中支付制度,这些新型制度的使用导致短期内事业单位内部将出现现金收入及财政支出费用的大幅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的应用难以针对事业单位实际的资金流转状况进行记录,进而导致会计记账账目的作用难以发挥,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有效展开产生影响。

2.部分货币资金的收支仍需要使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处理。事业单位中存在大量已发生但仍未支付的财政债务,针对这些债务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而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程序,仅将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来作为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些隐形债务将会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带来极大的风险,这些风险的突然发生必然会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这些内容,在事业单位中应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的应用

结合上文中的内容,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主要具备以下优势:

1.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收付实现制无法全面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当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和现金状况,计提折旧、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记录和管理。相对应的,通过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都将得到很好的体现,进而提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基于收付实现制所得到的财务报表无法全面的体现出事業单位的财务状况,因此自然无法及时的预估风险并进行预防。对于这一点来说,权责发生制能辅助财务管理人员及时发现事业单位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并针对这些内容提前制定预防办法,进而从根本上降低这些风险对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影响。

3.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权责发生制能够覆盖到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会计科目,因此,财务人员通过对这一记账基础的应用也能更好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而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为了确保上述优势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展现,相关单位应能做到以下要求:

1.结合事业单位特性确定权责发生制实施办法。事业单位与市场上的普通企业之间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因此,为了确保权责发生制能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发挥作用,事业单位必须能结合其自身特性及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这些内容来完成具体的财务管NT作。

2.构建好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基础。结合现状来说,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仍在使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同时,权责发生自身也比较复杂,因此,为了确保权责发生制的实施效果,事业单位应在其内部建立完善的成本价值体系,并通过相关配套制度来健全事业单位资产评估内容,全面杜绝会计账目与实际资金状况不符的现象。

3.针对权责发生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同时针对实务操作与基础理论两方面进行培训,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员工能树立起权责发生制意识,进而更快的将权责发生制应用到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之中。

(三)费用记账基础的应用

费用记账基础是在收付实现制及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对支付及归属两种会计科目的核算和分类,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明细及业务资金往来状况等都将得到很好的展现。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事业单位后续预算管理以及财务防控等工作都能更为有效的展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以及费用记账基础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收付实现制必然会逐渐被淘汰,权责发生制将能在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则应在原有基础上针对权责发生制制定更为完善的实施办法和制度,并通过培训过程的开展确保这一会计基础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