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瓜裂枣”如何进行价值再造

2018-01-31 02:46
农家参谋 2018年5期
关键词:鹿特丹皮革果蔬

在超市的果蔬区与农贸市场,常常上演这一幕:消费者拿起一个水果或是蔬菜,先看看“颜值高不高”,费尽心思,精挑细选,最后只把那些外形看起来十分完美的果蔬放入购物筐内。你是否想过,那些被你挑剩的“歪瓜裂枣”最后去了哪儿?那些没有卖出去的烂水果最后去了哪儿?

一家卖“丑蔬果”的超市

每年,全球有3亿吨的食物被白白扔进垃圾桶。为什么?据联合国的一项报告显示,57%的原因是它们长得丑。这不仅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还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可谓效率低下、浪费以及完完全全的“颜值歧视”。

为拯救这些因其貌不扬而惨遭抛弃的食物,法国第三大超市集团英特马诗推出了一项名为“不光彩的果蔬”促销活动。超市先是以低廉的价格从供货商处购得被零售商“嫌弃”的丑果蔬,再以低于正常果蔬30%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在超市里,这些以往的“丑角”荣升为主角,除了有独立的货架,还有专属的海报以及有趣的广告语,比如,“丑陋的胡萝卜,做汤谁又在乎呢?”和“长相荒谬的土豆,被选为2014年土豆泥小姐”。

同时,为了向消费者证明“外表”不等于“味道”,超市的工作人员还会将丑果蔬现场制作成果汁和汤免费提供给消费者品尝。

活动开始前两天,丑果蔬销售量日均1.2吨,几天时间不到,库存的丑果蔬就被销售一空。这场杜绝浪费的创意营销除了在戛纳广告节上摘得殊荣,更实际的好处在于为超市带来了24%的客流增长量。

一家“丑果蔬”餐厅

2014年夏天,劳赫在美国波士顿开设了一家名为“每日一餐”的有机农产品专卖店,这家店集果蔬店和饭店于一身。劳赫开设这家专卖店的初衷是:把“丑果蔬”变成有魅力的食物。在这里,消费者既可以买到新鲜的果蔬,又能品尝到营养美味的便当。不同于一般便当的是,这里的便当不仅有高蛋白配料和鲜美浓稠的酱汁,还有经过加工处理后,极具营养价值的“丑果蔬”。

这些“丑果蔬”经过清洗、包装后再以超低价格出售。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来说,他们终于有能力吃上新鲜美味的蔬菜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穷人中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良的问题。

“人们在挑选牛油果时,对有疤或者形状畸形的‘残次品’连看都不看。”劳赫解释道,“只有在两种特殊情况下时,人们才会勉强接受‘丑果蔬’。第一,消费者对‘本地出品’的产品情有独钟,无论产品好坏,只要是家乡产的,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其产生信任;第二,人们在农场采摘时,会本能地认识到大自然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也就能坦然接受相貌丑陋的果蔬。”在了解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后,劳赫将“每日一餐”的内部布置得和农场十分相似,以便人们更能接受“丑果蔬”。

一家“收购”烂水果的公司

在荷兰鹿特丹市中心,每个周二和周六都会举办全欧洲最长的露天集市,各式的蔬菜和水果摊位连在一起长达2.5公里。但每一次集市过后,也都会有3500千克左右的烂水果被当作垃圾扔掉。

“食物不是垃圾,它们不应属于垃圾桶。”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来自鹿特丹库宁设计学院的年轻人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一浪费问题,他们定期收购集市上的烂水果,在工作室中制出了新兴皮革——“鹿特丹水果皮革”。

从想法到产品,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原材料被锁定在了杧果、橘子、油桃和苹果上,这些水果需要首先经过筛选、分类、去核(籽)、切块、煮沸等一系列流程处理。第一步是处理水果。接着,煮好后的糊状物会被涂到一块特制的表面上,“皮革”自此有了雏形。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干燥,除去了水分,“水果皮”能够被保存很久而不腐烂。

这些年轻人研制出的新型皮革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它们经过了严格的除菌过程,柔韧十足,还可以任意地切割和塑形,品质不逊于传统的动物皮革。

这一产品一经发布便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它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全新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采取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也让减少食物浪费成了一种社会风尚。

设计小组的成员介绍,水果皮革牢固耐用,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制作箱包,也可以用来制作服装、汽车座椅、家具家居等。他们还将继续研发和优化,来满足更多产品及行业的需求。

“我们想向人们展示,面对环境问题,转换思维才是可持续之道。”设计者如是说。水果皮革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可持续”的理念:让生产和消费都少一点浪费,地球就在无形中又多了许多资源。

猜你喜欢
鹿特丹皮革果蔬
皮革回潮
果蔬PARTY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英荷通”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鹿特丹的方块树屋
皮革机制
果蔬的畅想世界
Skin Food人气果蔬系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