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乡村自治问题解析

2018-01-31 18:59
时代农机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西部劳动力民主

唐 哲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农村区域发展中,虽提倡乡村自治政策,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实施的是乡政村治的的政策。在农村治理过程中,要正视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实状况,适应省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发展方向,响应国家统一号召。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村治理向民主管理的方向发展,逐步将农村治理问题发展为乡村自治模式。

1 我国目前农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的经济状况较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来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外来资本和外来劳动力的不断涌入,所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就进入了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很大的原因是国家政策和地理区域等因素的影响,外来资本和外来劳动力大量缺失,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过快,经济发展水平也发展迅猛,这就为乡村治理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优渥的福利条件;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服务和经济福利。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也阻碍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呈消极影响。

(2)农村地区非均衡的发展对乡村基层民主治理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中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乡土性和封闭性风气比较明显。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中西部地区的有效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和素质较高的高学历劳动力,因经济原因,大量流出,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农业生产发展也相对缓慢,乡村治理资源的流失,就使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乡村治理出现了“弱势化”的发展模式。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已经基本实现由现代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实现了现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乡土性风气也逐渐被代替,村民和村干部行为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也对乡村治理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东部地区村民和村干部较于中西部地区村民和村干部,民主意识更强,经济自由度相对更大。乡村治理资源的丰富,促进了经济发展的不断强大。

2 非均衡发展下乡村自治的治理结构改革

由于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相对也出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乡村治理等治理结构,促进了政府和人民群众自治的良性运行。而实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自治良性运行的纽带主要是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方向引导着乡村治理不断走向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的发展方向,潜移默化地使“乡政村治”的治理方式变革为“乡村自治”模式。

乡村治理的主体为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以及村民个体。目前,乡村治理缺乏充足的治理资源,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乡村治理的绩效也不尽如人意。同时,各种乡村企业组织的发展,也在乡村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改善乡村治理的绩效,就是乡村治理改革的发展方向。

顺应我国时代的发展,乡村治理过程中,应采用“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在民主、法制的时代模式发展下,集合多种社会力量,加强乡村基层的民主自治建设,实行民主自治的发展模式,为乡村社区的实际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乡村治理改革中,要改变农村组织能力的低下,不断优化乡村社会组织结构,促进农村组织的快速发展。农民组织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抗拒市场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基层民主运动的有效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乡村治理的改革必须重视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和基层社会的发展状况,只有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提前制定预备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发挥各种资源力量进行合作治理,开创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治理之道。

猜你喜欢
中西部劳动力民主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