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创作与人物内心外化初探
——以排演先锋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为例

2018-01-31 23:02
内蒙古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化舞台灯光戏剧

琦 颜

(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系 乌鲁木齐 830001)

我在本科学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期间,经常听到很多导演系老师和同学对学生写出的剧本提出“不适合在舞台上演出”的评判。在最近热播的汇集了中国半个演艺圈演员的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著名演员宋丹丹和章子怡也提出“(剧本)没办法演”“缺少人物内心的外部动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剧作家没有把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外化的舞台方式体现出来。那么当手执指挥魔术棒的导演拿到此类剧本、进行二度创作时,在做好前期研读剧本分析剧本的基础上,通过缜密思考,对剧本进行艺术化的加工。这时,导演的创作不再使用剧作家原有的文字符号系统,而采用更复杂、更丰富的舞台演出艺术的形象系统,融合“空间”的造型艺术和“时间”的听觉艺术进行创作。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动作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表演”是动词,指的是演员的动作。任何一个动作都具有隐性的心理动作和显性的形体动作这两个方面。演员的外部肢体动作可以直观地表达人物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等。人物内心动作也同样重要。戏剧是演给观众看的,公演过的戏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人物内心的外化方便观众理解剧中人物的命运,与之感同身受。那么导演该怎样外化人物的内心动作呢?

戏剧是综合的艺术,它涵盖了诗歌、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导演要对每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调试、整合,使它们和谐统一。2010年在北京蜂巢剧场演出的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此剧由林蔚然编剧,张慧导演,讲述了一个已婚男人马通圣诞节带小三陶乐斯回家,被换班回来陪马通过节的老婆钟大夫撞见的故事,深度挖掘出爱情、责任、婚姻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从男人、女人、第三者这三个角度逐个分析我们的爱情将情归何处。本人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对《请你对我说个谎》进行压缩改编,并担任导演排练演出。下面将结合本人排演此剧的体会与所学所感,将导演艺术化的加工分为以下五种方式进行论述。

一、人物内心由舞台动作体现

通过引导激发演员的舞台动作,以演员的舞台动作体现人物内心活动是导演工作中采取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外化人物内心的一种方式。在戏剧表演中,肢体动作与心理动作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形体动作以心理动作为依据,心理动作则要依靠形体动作来体现。观众可以通过演员在舞台上完成的外化的、直观的行动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因此导演需在二度创作中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同时引导演员以正确有效的外部舞台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以外部动作呈现人物内心动作就是笔者所说的人物内心外化。

我在导演《请你对我说个谎》时,要求马通对第一次去他家的陶乐斯做了以下三个动作:第一个动作,给陶乐斯换上并不适合她的男士拖鞋,设计这样的动作是因为马通担心一旦他老婆回来时起码不会立刻被发现;第二个动作,马通给陶乐斯脱外套时取下陶乐斯粘在衣服上的头发,这个动作表示马通怕陶乐斯的头发沾到别的地方日后解释不清;第三个动作,马通藏起陶乐斯的鞋、大衣、皮包,这个动作的目的就很明显了。一系列的舞台动作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自马通的内心活动。首先马通带陶乐斯回家感到刺激,这是他与钟大夫平淡生活中的调味剂,虽然知道这是不道德的但还是无法割舍这份新鲜感,害怕被发现所以做了一系列反常的举动。这一连串的舞台动作非常清晰地表达了马通把小三带回家的兴奋,又怕被老婆发现而忐忑的内心动作。所以导演要深度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引导演员进行舞台动作。

二、人物内心由舞台调度展现

舞台调度——舞台上人物位置的移动、调整。舞台调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它更具选择性、目的性和设计性。舞台调度的作用在于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人物的转身表示心存疑虑怀疑,或是不认同。舞台上两个人物的面对面交流与非面对面交流,虽然只有人物面向的差别,但在表现内心活动上有着天壤之别。舞台上人物的面对面表示相互信任,非面对面交流表示有所隐瞒。再从舞台调度基本规律来讲,舞台可分为表演强弱区域或主次两部分演出区域,演员从表演强区转到表演弱区表示人物内心强弱的变化。诸如此类,具有设计性的舞台调度都有着其自身的特殊含义。

在《请你对我说个谎》中,马通喝下过量安眠药倒在沙发上时,坐在他旁边原本你侬我侬的红色陶乐斯及时躲开,钟大夫箭步冲上去抱起马通。这个舞台调度的安排从侧面交代了钟大夫作为妻子对丈夫的担心和陶乐斯作为小三的不靠谱。两个人物的两种调度对比出她们对马通的态度:妻子可共患难,而小三只能共享乐。再者,在本剧结尾片段,藏在柜子里的陶乐斯听到钟大夫怀孕,夫妻二人准备出去庆祝时,她不顾一切冲出来请求马通对她说“我爱你”,即使没有真爱过,即使欺骗她。这时的马通也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为男人他既渴望有安定的家庭同时又渴望生活的激情,所以马通无论是面对妻子还是小三都无法真诚地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只能背对着舞台上的两个女人艰难地说出“我爱你”。上述两个舞台调度以除台词之外的方式告知观众人物的内心动态,使人物的内心明朗化。

三、人物内心由舞台音响传达

音乐的伟大在于即使语言不通,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在无形当中感受作曲家的内心。音乐本身具有抒发情感的功能,把音乐这门艺术交融在戏剧中必定非同凡响。舞台音响是指舞台环境运动物所发出的声音,而导演必须从更宏观的角度选择舞台音响。[2]戏剧演出的根本任务在于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而舞台音响效果可以渲染人物性格的鲜明性。舞台音响在戏剧中承担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配合演员的表演,让音乐准确传达演员扮演的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时音响就成了配合演员传达导演想法的一种道具。所以导演在用舞台音响传达人物内心时,必须在完全熟悉剧情理解人物内心状态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音乐来传达人物的心理活动,让舞台音响与人物内心融为一体。

曹禺先生在《原野·附记》中写道:“写第三幕比较麻烦,其中有两个手法,一个是鼓声,一个是有两景用放枪收尾,我采用了奥尼尔在《琼斯皇帝》中所用的……如果用得适当,这是奥尼尔的天才,不是我创造的,‘你听,这鼓,这催命的鼓!他不是叫黑子的魂,而是催我的命!’”曹禺先生巧妙地用鼓声及鼓声节奏的把控传达了仇虎逃亡森林时的内心动荡和煎熬。

在《请你对我说个谎》中,代表着天真烂漫的白色陶乐斯在遇见马通的时候掉了一颗胸前的扣子恰巧被马通捡起来,就这样马通走进陶乐斯的心中。虽然陶乐斯在陌生的马通面前故作矜持,拼命推销公司的纸巾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内心的躁动却是无法压制的。在排演这段戏时我选用与白色陶乐斯内心相符的,浪漫而愉快的音乐TANGO OF LOVE作为舞台音响,来放大陶乐斯对爱情的渴望并且怦然心动的内心活动,渲染陶乐斯与马通爱情萌芽的开始。音乐轻轻跳跃在马通与陶乐斯之间,使整个剧场弥漫着恋爱的味道。

四、人物内心由舞台灯光折射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戏剧舞台灯光不是单纯起照明作用的,它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灯光不仅要营造逼真的自然环境,发挥着转换时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彼时彼刻心境的渲染和揭示。舞台灯光的变换影响观众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观众的心理反应,使观众跟随人物的情绪发生自身的情绪反应,让舞台上发生的一切更具有代入感。所以对于导演来说,利用舞台灯光来外化人物内心的变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使导演对整个戏剧的构想更为清晰。

在《请你对我说个谎》第二场中,陶乐斯和马通调情时灯光是暧昧昏暗低饱和的光,接着当钟大夫回家,敲门声响起事情即将败露,这时变成明亮高饱和的光。两处灯光的衔接变化恰好迎合了在场所有人物的内心活动。钟大夫回来时陶乐斯本想摊牌的坦然,马通一直以来想隐瞒的事实即将曝光,钟大夫即将面对的打击,都与灯光高度吻合。舞台灯光的变化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多样化与丰富性,更多的是根据剧中人物的内心变化而变化,让人物内心更加外化。

五、人物内心由舞台道具表达

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舞台道具的运用也不可忽视。演员与道具产生关联,即凭借道具完成自我展示来塑造剧中人物。在戏剧舞台上,道具的选用是非常严苛的,只要是戏剧舞台上出现的道具,必定有其特殊的指向性与象征性,所以导演在选择舞台道具时要谨慎对待。导演需要了解道具的象征意义,并且要严格控制舞台道具的数量和次数,使道具发挥其特殊作用。在舞台道具的使用方面孟京辉导演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在《恋爱的犀牛》中使用西方神话中象征爱情的苹果,物化了马路对明明的爱和明明对陈飞的爱。爱情幻灭,苹果随之被踩碎。恰当的舞台道具在戏剧演出中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

笔者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选修过上戏导演系教授杨关兴老师的“导演时空探析”课,在这堂课中本人排演了影视剧《蜗居》选段正室与小三的较量。杨老师巧妙地安排了摇椅当作舞台道具。当正室拿了一笔可观的分手费给小三时,一直坚信真爱至上的小三内心开始动摇了,小三故作镇定地扶了一下摇椅,摇椅开始晃动,这时的摇椅不仅仅是室内的家具,更是表达了小三的内心动荡,摇摆不定的内心变化。

在排演《请你对我说个谎》中,钟大夫分别递给陶乐斯三种不同颜色的饮品:白开水、咖啡和酒。这三个道具都表达了钟大夫对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感触:白开水代表婚姻的平淡,咖啡代表家庭的厚重感,酒是钟大夫对爱情的热忱。钟大夫明知马通有婚外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用自己的体会将陶乐斯对爱情的幻想打碎,从而离开她的丈夫,也的确让陶乐斯对并不属于她的爱情和婚姻产生了恐惧。陶乐斯害怕爱情被冲得像白开水一样淡,害怕家庭负担似咖啡一般苦涩,相信“真爱至上”的陶乐斯,此时真得怕了。

上述五种外化人物性格的途径可按照媒介分为两类。一是导演通过激发演员来实现外化人物内心,即舞台动作和舞台调度。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演员的身体来完成。二是导演通过调配物体来实现外化人物内心,包括舞台音响、舞台灯光和舞台道具。第二类方式相比较第一类来讲更隐晦,必须结合第一类来表现,并且给第一类呈现添砖加瓦的效果。在戏剧理论中舞台行动、舞台调度、舞台音响、舞台灯光、舞台道具都可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但在戏剧实践中却是不可分割的,是有机的统一体。导演的本职工作就是把戏剧的所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过导演精心的编排、合理的搭配,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作品。外化人物的内心是导演二度创作中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导演在熟悉剧中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选择准确有效的舞台行动、舞台调度、舞台音响、舞台灯光和舞台道具来表达。

猜你喜欢
外化舞台灯光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怎样将舞台灯光的情感色彩融入剧情之中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音乐剧中舞台灯光的应用与表现力探析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汉语外化现象探微
戏剧类
浅析舞台灯光艺术中的情绪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