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具 灵幻天成
——戴东辉摄影抽象画艺术的美学表达

2018-01-31 23:02鲍丽丽
内蒙古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抽象画摄影艺术摄影

鲍丽丽

(内蒙古文联 呼和浩特 010010)

在内蒙古摄影界,戴东辉是一位学术修养深厚而艺术风格卓立的艺术家。18岁开始接触摄影艺术,之前主要立足于写实,出版有《天鵞》《遗鸥》《大漠胡杨》等多部作品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以匠心独具的方式和脱古创新的勇气,把摄影与绘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摄影抽象画艺术。第一次接触此类作品,让人感到既新奇又疑惑,新奇的是如何制作,同时又对其归类属性感到疑惑,究竟是定义为摄影作品?还是定义为绘画作品?这些问题,激发着我对摄影抽象画艺术一探究竟。

提到摄影抽象画艺术,自然绕不开另一个相关联概念,就是抽象摄影艺术。抽象摄影艺术用摄影的方法来表现非具象的纯粹视觉形式,它是“现代主义摄影中发展较早、成果较丰富的一个支流。抽象一词,本义上讲,是指那些强烈表达主观感受,完全脱离客观形态的表现领域,20世纪的抽象摄影基本上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来的”。说到底,抽象摄影还是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创作方法也都包含在各种摄影技巧中。而与抽象摄影艺术不同的是,摄影抽象画艺术则是在摄影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后期数码制作,对照片中的要素进行提取和减除,从而将摄影作品变成抽象的数码美术作品。两者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只不过前者属于摄影,后者属于绘画。具体来说,摄影抽象画艺术的蓝本是摄影,但后期制作是运用数码绘画技术对图片进行综合处理。通过对图片的编辑、合成及功能色效的显现,融合运用色彩明暗、色差对比、色偏调校,将每个图层个别调色、编辑、遴选需要的部分,最后合成为抽象画作品。为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底稿一开始就运用非写实的方式进行拍摄,如多重曝光、变焦方式等,但后期同样使用数码技术进行二次抽象,呈现出一种全新思维形态与独特视觉效果。可以说,摄影抽象画艺术在影像载体的基础上无限地趋近于抽象绘画。

从某种角度看,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画”,因为它有“画框”,需要构图经营。反之,摄影的视觉特性也影响着绘画,因此摄影与绘画保持了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系。戴东辉倚靠自己深厚的摄影功底,从优秀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有创作灵感的作品作为再创作的底稿,利用数码绘画的构图与色彩,让平面空间延展出多维视觉效果。画家借助画布、画笔和颜料,他则借助相机、电脑和后期软件。他给摄影抽象画艺术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是借助摄影暗房,而现在的电脑就相当于数码暗房。过去没有电脑时通过药水将胶片几次进行反转与多重曝光,最后出来艺术效果,而现在也有这些程序,只不过转换成数码工具并借助绘画元素来完成。photoshop里有很多工具,理论数据就是胶片、正片、负片,进行三原色、三补色的互补。其作品整体来看,三分靠摄影、七分靠抽象创作。如果再细分的话,他还有一套自己的“三三四”理论。前面的“三”是拍摄素材;第二个“三”是指自己的思想,即素材拍摄好之后,准备创作前,要对作品进行构思,将自己的审美思想、摄影理论、绘画理论等综合考量进下一步的创作中,必须有意识的去思考作品将会达到怎样的抽象效果;“四”是指后期功底,即运用数码技术进行作画,按照构思将摄影作品进行取舍、转化,综合运用色彩、正负反等技巧,通过数码手段使具象事物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物象的外观。他不拘泥于完全的有形、也非完全的无形,而是在创作中寻求介乎两者之间的效果,提供一种模糊的暗示与隐喻,正所谓“花非花,雾非雾”,为作品的理解提供了多层面、多角度的解读可能。

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熏陶的戴东辉,具有澹泊旷达的胸襟,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他的艺术观是自我与自然两相浑忘,求悟道于技巧和形象之外。作为在摄影抽象画艺术这个鲜有人涉足领域的探路人,他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灵幻主义”流派。他认为灵幻世界是他在创作过程中大脑激发出的一种幻觉,是灵魂与梦幻之间一种默契的感觉。他的摄影抽象画风格上迥形而重色,力求精炼简约;精神上追求艺术语言的律动和画面的神韵与灵动,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戴东辉不断突破艺术语言的表达和审美样式的再现,在对传统文化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将对佛教哲学的理解融入摄影抽象画作品中,这是其在形而上层面进行的思考,有道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摄影抽象画艺术不受题材、内容、形象等的束缚,超越物象的外在,回归心灵的真实。作者通过数码技术将画面打乱进行重组,目的就是让摄影跳出客体的原态,突破纪实摄影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籓篱,从而变成更为纯粹、更为深邃,视觉上更完美的“画”。抽象化的选用与组合,可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观念性,延展作者对影像的主观意识与影响,更能表达个人的观点、想法。数绘技术的运用,为抽象艺术开拓了新的空间,让图像绘制的方式变得更加自由和洒脱,呈现了作者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情感体验。

内蒙古是中华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进入21世纪,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影响力也日益深远。戴东辉创作的以草原为母题的《草原魂》系列作品是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而作。重点表现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以及草原上的人和动物,蕴含着一种对草原文化的崇尚和对生命对自然永恒的敬畏。他把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都作为创作的源头,如牧民、蒙古包、马、鹰、那达慕大会等。作品色彩鲜艳、浓重,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对比强烈的画面效果,追求奔放热情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形体做大胆的简化、变形,以突出人文精神和草原世界的空灵。介乎于有形与无形间的独特光影效果强烈地释放出个人化的情感述说,寥寥数笔而意趣盎然。《草原魂》系列整体画面热烈而丰富,抽象而具体,从斑驳、氤氲、甚至缥缈的色彩构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充满着激越的艺术追求与灵动的美学意蕴。特殊的画面效果展现出生活的不同侧面以及背后的文化考量,让人从细微之处感受到蕴藏的细腻情感,极具视觉冲击和震撼。

戴东辉的摄影抽象画艺术注重对形和色的分解以及重新设计、整合、协调,从而达到一种至高至纯的艺术境界。色彩的心理作用在于“它引起的是精神的震颤。初始的单因素的感官力量就这样成为一条色彩借以深入人们精神的道路”。在单幅作品《悟》中,不同的色块将画面进行了分割,色彩浓烈而奔放,天空和地面的不同色块把人物封闭在前景之中,但是其仍然在充满空气感的空间中悠然起舞。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不同的光线中变化着,时而引起了视觉的颤动,这种颤动,可使整个画面舞动起来。《幻》画面看似由简单的色彩曲线组成,但其实作品通过独特的构思增强了图像的抽象性,有一种版画的质感,还有抽象油画的意境。尽管画面呈现出的空间是有限的,但其中的线条和颜色并没有被限制住,它们的动势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继续向画面之外延伸和挥洒,使观者仿佛进入一个三维之外的空间,表现出灵幻、玄妙和富有禅意的东方意象美学。综观戴东辉的摄影抽象画作品,虽极具概念性,看似信马由缰的“跨界”与“合璧”却极大地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为在新的文化条件下更深刻地理解摄影及抽象艺术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自己的前进道路,优秀的艺术作品永远不应该作为技术的附庸,而应该是思想与生活的创造者。按照叔本华对抽象艺术的阐释,可以得出“抽象摄影是摄影的最高境界,抽象艺术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的结论。这是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走向个性和自我化的现实结果,也是进行自我创新的能力。戴东辉的摄影抽象艺术本着一种创新思路,以来自艺术家本源的主观思考和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观看经验,它强调思想上的创新,形式上的变化,使摄影作品跳出单一的图像形式,而成为抽象的图说,犹如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大写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因此,无论是从创作理念,还是思维方式,抑或是表现手法来讲,摄影抽象画艺术都有着独立的艺术语言,具有先锋及实验性。

猜你喜欢
抽象画摄影艺术摄影
抽象画教学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收藏抽象画成为潮流,如何鉴赏玄之又玄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有关中学美术抽象画教学的相关反思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林玲摄影艺术
摄影42℃展版